第122章 诸侯会盟。(1 / 2)

一旁黄忠见刘范对着张仲景行礼,也是立刻对他拜了下去。

张仲景还在消化刘范刚刚所言,便见到他对着自己行礼,吓得连忙将他扶了起来。

随后,张仲景又是抓着黄忠的手,将他扶起,这才开口说道:

“辅政王能有此等为国为民之心才是我大汉真正的幸运啊。”

“承蒙辅政王看得起在下,在下也愿意为您效劳。”

“只不过,纵然是辅政王您下令,想要完成这一愿望,只怕也是千难万难啊。”

刘范见张仲景似乎是要答应下来,立刻问道:“不知先生有何难处?”

张仲景摇头一叹:“先不说世人对于医术的偏见与轻视,就单说教导学生,只怕都很难做到。”

“毕竟,想要学习医术就必须要有医书,可这医书数千卷,想要完全抄写一份就足足需要至少半年的光景。”

“若按照辅政王刚刚所言,至少也要有数十甚至上百名学子一同学习。”

“如此,想要完成他们的书籍抄写,没有个数年时间,根本就无法做到。”

“就算好不容易做到了,只怕那些世家也不愿意让自己家中的孩童前来学习。”

见张仲景说完问题之后,刘范却是哈哈一笑:“若是我说,只需要一天时间便可以制作出千余本医书,仲景先生可信否?”

“若是我说,我随随便便就可以轻易的为仲景先生招来数千甚至上万的学童任由先生挑选有天赋者学习,先生又可信否?”

张仲景闻言,心中顿时一惊。

刘范后面说的话,凭借他辅政王的身份,似乎也的确不无可能。

但是,刘范前面说只需一天便会制作出千余本医书,他却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要如何办到。

毕竟,就算刘范将整个荆州所有识字会写的才子叫来,分工明确,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但张仲景想到刘范的身份,以及他之前的种种事迹,张仲景还是没有立刻开口否认。

反而是抱拳对着刘范说道:“若辅政王真的可以做到此等神迹,张机定当留于身边,已尽绵薄之力。”

刘范听后顿时大笑:“哈哈,好,有先生此言,我就放心了。”

“还请先生稍等我几日,届时,我自会在先生的亲眼见证下实现诺言。”

刘范说罢,便直接转身离开了黄府,命人找来了能工巧匠。

不错,刘范想要制作的正是“活字印刷”。

其实,“印刷术”的早期雏形是为“拓印”,是几年前刘宏命人捣鼓出来的玩意。

事情的起因是刘宏在蔡邕等人的建议下,校正了儒家书籍。

他以七经(鲁诗、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刻石,历时了八年,共成46石,立于洛阳开阳门外。

此经被称为《熹平石经》,是最早的官刻儒家石经,因其立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又称“太学石经”。

石经内容为隶书写成,方平正直,中规中矩,所以也被称为“一字石经”。

而刘范便是要在它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利用大小相同的小石块,在上面提前反向刻好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