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第155章 战争背后的故事【二更,求订阅(1 / 2)

第155章战争背后的故事【二更,求订阅】

屈氏在楚国内是封君,封地便在“屈”,所以叫屈棱一句“屈君”并不算过。

陈慎站在那里,走下车马的时候神色中带着平和与一抹掩藏起来的锐利,他不曾高傲,但站在那里就让人觉着这是一个“贵人”。

屈棱走上前来走到了陈慎的身边,表现得同样十分谦卑,哪怕他知道这一次陈慎是来做什么的也是一样。

越强势的人,见面的时候表现得便越谦卑。

这是常态。

陈慎笑着说道:“冒昧来访,屈君不曾见怪慎便已经觉着欣喜了,如何劳烦屈君在外等候?”

屈棱一边笑着将人往府邸内迎,一边同样是语气带着三分笑意:“文安君来此,若是我不出来迎接,反而是显得我失去了礼数。”

“我知晓文安君为何前来,文安君入内,我们详说。”

府外的风很大,些许鲜血洒落在路面上,很快就有人打扫了个干净。

屋子里面非常暖和,南方本就湿冷,尤其是在这个年岁,所以屈氏的屋子里从早到晚都燃烧着火炉,炉子里面所燃烧着的也不是一般的木柴。

些许香味从炉子中飘散而出,陈慎微微一嗅不由得感慨:“我只在秦王的大殿内见过这种柴木,名为“九乡木”,木头燃烧的时候会散发出淡淡的香味,香味扑鼻但却并不显得刺鼻,乃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楚国果然豪富,屈氏果然富有,竟然能够以此木取暖。”

屈棱一边为陈慎倒茶,一边笑了一声:“文安君过誉了,不过是些许木头而已。”

那炉子中燃烧着的火焰,将“九乡木”以及“绢帛”尽数燃烧,楚国三大豪族家主的屋子里面,取暖用的东西全都是“绢帛”加上这“九乡木”,两者混合在一起,产生的灰烬与烟雾最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算是产生的那些烟火气,也像是青烟袅袅,带着些许韵味。

“文安君来此,所为的事情,棱也能够揣测一二,只是不知道安文君能够给楚国什么呢?”

陈慎看着一上来就直奔主题的屈棱说道:“待到秦国赢得这一场战争的胜利,魏国所占据的楚国城池,全部会归还给楚国,且魏国本身所割让的城池,秦国愿只占据四成。”

屈棱不可知否的略微沉默着。

而陈慎却是说道:“这是秦国能够给楚国的。”

“接下来,是秦国能够给屈氏的。”

他笑着看向屈棱,屈棱也抬起头,两人对视着,陈慎继续说道:“秦国愿意将所占据的原楚国城池中的一座,让给屈氏。”

屈棱微微抬头,看着陈慎,还未说话的时候,陈慎又是说道:“除此之外,还会将这座城池紧邻着的另外一座城池送给屈君您。”

这是三样礼物,分别送给三个不同的对象。

“楚国”“屈氏”“屈棱”。

屈棱嘴角的笑意荡漾开来,他看着陈慎,微微摇头:“文安君啊文安君,早就听闻文安君乃是纵横天下的大才,更是曾跟在商君、苏子、张子身边学习,今日才算是见到了文安君的厉害之处。”

他只是问道:“可是,这两座城池不通过楚国而给屈氏的话,屈氏如何获得呢?”

屈棱没有提及自己,只是提及屈氏。

陈慎同样淡淡一笑:“这两座城市本就是屈氏的不是么?”

“而秦国也愿意为了这两座城池,而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重金购买。”

“钱财我已经带来了,若是屈氏以及屈君觉着不够,还可以再加。”

财物金银向来是无往不胜的利器,秦国即便想要送给屈氏以及屈棱金银也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城池便是一个合适的借口。

一个让双方都不那么尴尬的借口。

屈棱再次问道:“城池归还给楚国后,楚王不一定会要这三座城池,或许也会交给秦国,那秦国可有想法将其“购买回去”?”

这是一个试探。

陈慎当即点头:“当然。”

他笑着说出了一个数字:“这是秦国所能够拿出的钱财,无论楚王要价是多少,秦国都会拿出这些钱财。”

陈慎的语气中带着恳切:“当然了,慎的身体不好,但其余的秦臣来到楚国,慎与王上并不放心他们,所以届时想要通过屈君以及景君、昭君三位的权势将这财物蒂缴纳给楚王。”

“而此次,慎也只会和屈君一人说起购买“魏国中楚国城池”的价格。”

话里面表现出来的意思很明显了,财物就这么多,我只会告诉你价格,至于你能够和楚王谈到什么样子,那就是你的本事,多的是伱的,少了我们肯定会补。

而若是你觉着自己不行,就拉着其余两个封君一起去谈,至于分给另外两位封君多少,那也是你的本事。

屈棱的嘴角浮现出来笑容,他看着陈慎,脸上的笑意和眼眸中的笑意比之前真挚了许多。

他再次感慨的说道:“秦国有文安君,的确可以安国了!”

屈棱看向陈慎说道:“棱便应下此事了,文安君尽管放心的去见王上,王上定然会同意的。”

他微微笑着:“至于其他两位封君,文安君不必担忧,三日后屈氏会举行宴会,只是不知道届时文安君可有时间前来参与?”

陈慎自然点头:“屈君相邀,慎怎么能够没有时间呢?”

“便如此一言为定吧。”

昭襄王十七年春,平都之战打响。

最初的时候,战争都是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对方,而之后便是大开大合的战斗,无人能够幸免。

昭襄王十七年春的时候,楚国悍然宣布加入秦国与三晋之间的战争,楚国将领项燕带着近十五万大军攻伐魏国,想要借此“围魏救秦”,而远在平都的魏公子魏无忌也确实是如同项燕所猜想的呀一样,不得不调配一部分的兵力守护魏国。

而对此韩、赵联军并没有说什么,这一次的三国合盟本就是要共同进退,攻打其中一个,在自然就和攻打其他两个没有什么区别。

魏无忌身为本次战争中韩赵魏方身份最高的人,自然不能轻易离去,哪怕他的国家受到了攻击也是一样。

于是,赵奢带着十万人前往魏国围堵楚国。

十万人的防御,若是没有三倍的兵力休想击破。

但楚国的项燕抵达魏国附近的时候,并没有立刻发起进攻,他只是令大军就地安营扎寨,这是秦国的要求,也是楚王的要求,项燕自己也知道,这十五万兵马他是需要全须全尾的带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