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第168章 “赌”【二更,求订阅】(1 / 2)

第168章“赌”【二更,求订阅】

麒麟玉能够最大程度的让陈昭保持冷静的状态,从他成为秦国的左相开始,一直到现在,已经足足十三年了。

这十三年里,陈昭想过很多种办法,很多种将陈氏变得更伟大的办法,但他都克制住了自己内心的“冲动”以及“欲望”,他需要“忍耐”。

忍耐向来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可这是成功所必须要的一个条件,秦国为何能够光明正大的称王,甚至被周天子所“册封”,而不必像其他的六王一样是“僭越”?

因为秦王的忍耐。

因为秦孝公的忍耐!

孝公为了秦国的未来,足足忍耐了近乎二三十年的光阴,一直到临死的时候都没有称王,甚至开始动摇了自己的信念,怀疑自己是否配称王了。

但他还是忍耐了下来。

他抬起头看着陈昭说道:“那父亲,您决定下注的是哪一位公子?”

是的,昭襄王嬴稷在赢柱之前还有一个长子,那才是真正的嫡长子,而嬴稷也十分满意那个长子,毕竟那个孩子自小就十分聪慧。

而陈昭每日所处理的事务中,有一部分是他的儿子陈肃代替的。

当然了,在这件事情上,嬴异人或许是真的会感谢自己的父亲和大父的。

所以陈昭也在忍耐。

他向赵王请战,征韩。

这位公子自昭襄王三十年六岁的时候前往赵国为质子,如今已经有足足六年的时间了。

“在这长达数百年的频繁战争中,受到最多苦难的,最想要战争结束的,也是底层那些普通的黔首,他们或许没有什么文化,不懂的诗经的美妙,但他们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希望和平的人。”

因为他也想要去赵国。

陈昭点头:“照我看来,太子一直不得志,整日花天酒地,恐怕身体早已经是被酒色掏空了,他的寿数不一定有咱们这位王上长久。”

他要用韩的粮食,来养活赵国的黔首们。

年少成名于咸阳城的陈昭,在辞去司寇位置的时候方才二十七岁,正是即将而立的年纪,那个时候的他胸中怎么可能没有远大的抱负呢?

陈昭声音幽深的说道:“而且,依照如今天下的局势,秦国只怕很快就能够一统了。”

这一点陈昭确实是很无奈,他与嬴稷其实算是同一代人,或者说根本没有比嬴稷大上几岁,可嬴稷如今甚至还能够骑马射箭、身体素质好的要命,但是他的身体却已经开始衰退了。

成为一个挑不出错误之处的“司寇”,成为一个没有任何错误的、在昭襄王手下、在孟尝君手下都能够安然无恙的“左相”。

“人们已经无法忍耐继续持续的战争了。”

而在昭襄王十六年的时候,他再次回到了司寇的位置上,这一年他三十三岁!

但是他忍住了寂寞忍住了不公!

所以,陈昭去游历列国,去积攒自己的力量!

“如今,太子的位置虽然已经定了下来,是“公子柱”,但我觉着王上对于太子并不满意。”

“陈氏不害怕蛰伏,害怕的是付出了一切之后,选错了人。”

一个六岁的孩子在异国他乡,虽然赵国因为畏惧秦国的国力不敢对这个孩子虐待,但他过得也绝对不会是什么好日子。

“一统最重要的条件,不是国力的强盛与否,更不是时间,若是这两者的话,前面孝公鼎盛时期怎么没有一统?”

陈肃微微一怔,而后略微委婉的说道:“长寿?”

“肃儿,看任何事情都不能够只看表面。”

陈昭眯着眼睛,嘿嘿一笑说道:“哪一位公子?”

赵国国内的饥荒、蝗灾、旱灾越发的严重了,又因为之前连年的战争导致粮食的缺乏,赵国国内的普通黔首几乎要饿死了。

他看着陈肃说道:“且,等到公子异人回来的时候,他就与王上有了共同的经历——“在赵国为质子”。”

可从这一年开始,一直到如今的五十来岁,他都一直默默无闻,像是没有了年少时候的才气一样,只是日复一日的处理着手中的事务。

是的,公子异人。

“我觉着,最早也是在太子的玄孙手中才能够实现这一前景。”

这十几年的大义,已经让秦国占尽先机。

陈昭的眸色中带着深沉和严肃,他看着面前真正严肃的陈肃说道:“若是陈氏能够赌对,那么这对于陈氏来说便是一个天大的好事,这意味着未来至少几十年内,陈氏再次站稳了脚步。”

在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蔺相如跑到了廉颇的家中询问他为何要这样,因为想要用韩的粮食养活赵国的黔首,那就必须对韩见城屠城,这样才能掠夺足够的粮食。

陈昭耸了耸肩膀轻松的说道:“可是他已经死了不是么?”

他打了个哈欠说道:“挑选那位公子,既不会令王上太过于紧张,也不会导致最后陈氏竹篮打水一场空。”

陈肃点头:“父亲说得对,但问题是,如今公子异人远在邯郸,我们该如何才能够下注?”

是的,长寿。

陈肃低着头,内心思索着父亲所说的话,片刻后幽幽的叹了口气:“父亲您说的对。”

从嬴稷日常处理的事务不仅没有减少,甚至还增多了就可以看出来这一点。

但问题是,那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