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一斛浊酒【求订阅】(1 / 2)

天下人不知道谁是英雄,但是他们勉强能够分辨出谁能够让自己活的更好。

这是在过去的三年时间内黔首们所感知到,而后口口相传的结论,比所有的“流言”以及“宣传”都有效果。

毕竟,人或许会在一般的事情上从众,传一些有的没的话。

但是在生死关头、关系到最要紧的利益、性命的时候,黔首们就会发挥出他们趋利避害的特性,他们只会相信自己熟悉的人、只会相信自己的宗族、亲戚、过了生死的好友。

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的人口开始缓慢的进行迁徙。

南边的黔首们能够逃的基本上都逃走了,渡江、小船、或者一族的人共同商议建造大船、那些贵族以及在当地扎根很深的宗族虽然没有离开,但也开始了“闭门谢客”。

或者将自己的嫡系子嗣等送往其他的地方。

当然,不只是嫡系的子嗣,一些普通的、旁系的不着眼的子嗣也被他们送出。

这并不是故布迷阵,也不是狡兔三窟,而是一种大族世家的天然直觉,他们相信若是真的出了事,一些有名的嫡系一定是跑不掉的,即便是跑掉了也会被敌人追捕。

但是对于某些旁系中根本不起眼的人敌人怎么找?

完全没办法找。

所以,这便是他们能够延续血脉的机会了。

而大族们当然也有独特的藏匿财富的技巧,他们不会将所有的财富都摆在明面上,或者说他们大部分的财富都被掩埋在某些深山老林中,平日里无事的时候绝对不会暴露出来。

在生死关头,那些带着线索的族人会逃离这里,等到一切风平浪静再去寻找,拿回属于他们的财富,之后再次建立起属于他们的家族。

至于嫡庶之分?

都到了家族生死关头了,只要身上流着一样的血液,谁管你是不是嫡庶。

难道你是庶出的,日后你便会改姓么?就会不祭祀自己的祖宗么?

若是祭祀,难道他们不是你的祖宗?

只要你承认这一点,血脉和宗族都没有断绝,那么谁是正统便不重要了。

这便是华夏人十分注重的“香火”和“传嗣”。

“屈氏”与“景氏”便是这样的传嗣高手,在当初秦国大军即将抵达,将一分为几的楚国覆灭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想到了这样的招数,而如今两族的族人在项氏反复立国的时候,聪明的选择了“袖手旁观”。

他们没有复国,而项氏族人当中虽然有人知道这两个家族,但却又碍于“姻亲”的情感上对两个家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楚国、汉国、秦国三国再次争霸,两族的族人又故技重施。

当年他们从家族的“宝库”中取走的,不过是十分之一的财富,而在这乱世的几年,他们又将赚到的一部分钱再次藏入宝库中,宝库中的财富相较于当年只多不少。

这又是他们日后复立的机会。

除却南方楚国范围内的黔首、贵族、大家们在想着逃走,其余两个国家内部的人口都十分稳定。

秦国十分稳定的没有太大变化,而汉国则是稳定的上涨。

每一日萧何、陈平、曹参三人看到这样的上涨数目眼睛中都带着忧虑和激动,忧虑是因为怀疑汉王是否能够养得起这么多的黔首,激动是因为在这个落后的农耕时代,人口便是意味着一切的根本。

有人口才有人耕种国内的土地,才会有粮食;有人口才可以征兵、才可以征调民力服徭役,有人口国内的经济才能够盘活。

没有人的国家,不过是一潭死水。

而如今,汉国这本来是“死水”的地方,则是逐渐的变得“活跃”了起来。

相较之汉国的情况,秦国内陈簪缨与蒙毅两人对视一眼,脸上都带着些许无奈的苦楚之色,他们按着额头说道:“如今秦国治内的黔首虽然不如楚国一样出逃,但却没有太多的人口流入。”

“毕竟在黔首的心中,那位的行为来历历在目。”

“碰——”

蒙毅咬着牙锤了一下桌子,他发出愤怒的声音:“若不是那位,秦国怎么会沦落到今日的下场?”

“他一个人用了一年的时间,便毁了秦国七代人的努力!”

“毁了始皇帝陛下的牺牲与文皇帝陛下的坚持!”

“简直是死有余辜!”

在蒙毅话音落下的同时,他们的身后那扇门发出“吱呀”的声音,而后被打开。

“踏踏踏——”

不急不缓的脚步声响起。

子婴走了进来,脸上依旧温和,像是不知道如今的情况一样:“怎么了?”

“蒙卿怎么生这么大的气?”

蒙毅苦着一张脸低着头,与陈簪缨一同将这些时日的情况一一交代,而后低着头等着挨训。

而子婴则是笑了笑,这两年他越来越有一个皇帝的威严了,他只是淡淡的笑着,而后轻声说道:“不必那么焦虑,也不必那么焦急。”

他眯着眼睛,转过头望向远处的晴空,声音中带着愉悦:“朕有预感,距离那最后一战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若是大秦能够再次获胜,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不仅埋藏在大秦平和之下的隐患能够被一举清空,还能够以全新的面目身体去解决以前的一些“沉疴”。”

“至于人口?”

“待到大秦再次一统,难道这还是一个问题么?”

陈簪缨、蒙毅都走到了子婴的身边,子婴的声音此时已经近乎于呢喃了。

他笑着:“若是失败了”

“若是失败了,还需要担心人口的问题么?”

“大秦能够有朕、有陈卿、有蒙卿、王卿、章卿几人慷慨赴死已然足够了,不要牵连到太多的人。”

子婴回过头,看着陈簪缨、蒙毅问道:“两位可愿随朕一同与大秦殉葬?”

陈簪缨抚掌而笑:“固所愿也。”

蒙毅也是一脸坚定的神色:“臣自然愿意,誓死追随陛下!誓死追随大秦!”

子婴笑眯眯的说道:“陈卿已然是孑身一人了,蒙卿你尽快将蒙氏的一部分族人送出去吧。”

“朕为他们赐姓为“孟”如何?”

蒙毅微微点头:“臣领旨谢恩!”

汉国,暂时的都城,沛郡。

天下近乎三分之一的土地已经纳入了大汉的领土当中,而刘邦则是借着三大势力之一的名头招揽了不少人。

但,汉的势力在三国之中还是属于最弱小的。

甚至楚国的项羽在郡县被数次兼并、最后结束了后,开始隐隐约约想要打大汉的主意了。

这是因为大汉地理位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