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新歌发布(1 / 2)

她先唱了一遍,然后问了一下任秋,以及那位自打来录音棚以后还没有干什么活的齐总监:“两位老师,请问这遍怎么样?”

自动略过她皮了一下的称呼,任秋点点头,笑着说:“唱得很好,感觉可以一遍过。”

然后他又提了一些意见:“有些细节也可以再抠一下,比如这句的强弱对比可以做得更明显一些。”

任秋指了一下对应的歌词。

“那你示范一下?”

“……我不唱。”任秋回避了她的眼神:“你就是想看我破音吧。”

“但是你不示范一下我怎么到你的意思啊?”

看着林夏眉眼弯弯,和小时候想要捉弄他时一模一样的同款表情,任秋认命地叹了一口气,开始唱:“每当你向我走来,告诉我星辰大海。”

唱完以后开始自暴自弃:“想笑就笑吧。”

“没有没有,唱得好着呢!我再录一遍!”

林夏没想到,任秋的高音质量这么高,共鸣也很好,看来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

此刻,齐总监感觉自己好像更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编曲录音人家自己能搞定,还有人帮忙听效果。

不过为了向刘总表示这份加班费他没白拿,他还是尽职尽责地尝试找出几个可以改进的空间。

录音室版本比现场好听的原因就在于,一是有制作人把关,不会出现节奏和音准即兴自由发挥的情况。

二是可以反复录,选最好的版本,甚至可以一句一句拼接,加上有修音师保驾护航,再怎么跑调的人都能在录音室拥有自己的音乐梦想。

任秋录《那些年》这首歌的时候,林夏一开始就打算分成两段录,再拼到一起,降低难度。

不过因为他坚持,最后还是完整地录了一遍。

录完《星辰大海》,还有点时间,她又把《易燃易爆炸》、《岁月神偷》和《达拉崩吧》三首歌给录了。

林夏的唱功很扎实,录音几乎都可以一遍过。

但是这毕竟是她的第一张专辑,她还是反复录了几遍,准备选一版最好的。

专辑这个概念是唱片时代诞生的。

当一张碟正好能承载十二首歌左右的时长时,它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一种范式。

然而,到了数字音乐时代,攒十几首歌,出一张专辑的性价比实在是太低。

除了能自己写歌的创作型歌手,很多歌手现在已经不出专辑了,而是选择直接发单曲、唱。

顶多发一张五六首歌的,也就是迷你专辑。

不过专辑质量仍是衡量一个歌手水平的金标准。

在蓝星上更是这样。

在这里,只有出了专辑才会被当成一个正式的歌手,才有被评价的资格。

林夏的第一张专辑是试水之作,既是为了补偿粉丝,也是通过免费,在她热度最高的时候,让更多人听到她的歌,抢占市场。

因为一张专辑里的歌多多少少要有些联系,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整个大杂烩。

所以目前的歌,《赤伶》和《囍》她准备放在下一张国风专辑里,《夜曲》会收录在以后出的纯音乐专辑。

录完歌瘫在酒店床上的林夏,开始思考这张专辑剩下的六首歌该放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