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1 / 2)

唐俭直言不讳,语气坚定:“万年县侯,我要购买温元棉花。”

两位仙缘深厚的故友重逢,此番是为了三军修士炼制御寒法袍之事,恳请阁下施以援手,能否通融一二?

张家圣心中微讽,眼中流转一丝讥诮之色。

“唐道友,掌管天下财赋的仙官何曾亲临讨价还价之地?”

唐俭顿时感到一股压力,心头明了,这显然非一般请求。

张家圣再次开口:“这棉花并非凡品,乃是来自神秘桃花源的新异灵植,每回交付于你,皆令我自觉耗费过多灵力。”

“何故户部尚书大人独未垂青于我,连片刻的关注都不赐予?”

“但愿你能投来一眼关注,让贫道感受到被看重之意。”

唐俭沉默片刻,只能苦笑。

“罢了,那便言归正传,五万件法袍所需的灵棉,需三十万枚上品灵石为代价。”

“成交!”

唐俭此刻只觉自己身为仙界户部尚书,竟沦落成了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存在。这世间稀有的灵棉唯有张家圣手中握有,且乃新异种,珍贵异常,价格稍高亦属正常。然而他给出的价格,张家圣竟然爽快答应,其中必有蹊跷。

望着苍穹,唐俭心中哀叹,仿佛看到了命运的深渊。突然间,他明白了,这背后隐藏着的或是仙帝的深思熟虑,或是为了那位身世隐秘的弟子铺路敛财。

转念至此,方能理解先前张家圣出价之狠,以及仙帝毫无犹豫的原因。原来,在他们眼中,自己不过是个应时而用的棋子。

张家圣并未察觉唐俭内心的波澜,反问道:“唐道友,贵派是否掌握了炼制御寒法袍的仙术?”

唐俭微微摇头,张家圣则热心地提出:“那贫道便遣门中精通制衣之术的弟子传授给你们。”

唐俭心生警惕,遂问:“传授此仙术,另计费用否?”

“唐道友,你这般疑我,实在是对我张家的轻视。”张家圣佯装痛心疾首。

“老夫不敢轻视贤侄,只是想确认制衣仙术传授是否需另付报酬。”

“唐道友,你果真是轻视我!身为皇室子弟……咳咳咳,贤侄,请先告知是否需额外付费。”

“唐道友,我视你为忘年之交,你却想借此机缘沾我张家之光?此举实乃轻视于我!”

唐俭险些失控,愤懑之情难以言表。

见状,张承乾暗自点头,对张家圣心生敬佩,悄声赞叹:“大哥神技,佩服!看来唐尚书已无法抵挡了。”

果不其然,唐俭满目绝望:“罢了,那就如此决定吧。请你派遣弟子将炼制御寒法袍的仙术传授于仙宫尚衣坊,至于所需费用,悉听尊便。”

张家圣黯然回应:“唐道友,我原以为你是我知音,谁知你竟不理解我的一片真心。”

唐俭咬牙切齿,心中冷笑连连,知音?哼,他张家圣哪里知晓人间温情,行事处世皆是陷阱重重,面对朝廷事宜,从未有过半分仁慈。

张家圣淡笑着道:“我桃花源门下弟子,人人皆擅长仙衣制作之术,任由唐道友挑选授艺之人。”

唐俭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坚若磐石,决心不再受其言语诱惑。口中淡淡应道:“此事容后再议。”

张家圣长老悠悠一叹:“乡间修士,怀揣振兴家族之志,无奈缺乏晋升仙途的机会啊。”

原来,你想为村中弟子谋取仙职呢。

此事倒非难事……

唐俭心念一转,巧妙回应。

工部那些仙阶虚职……咳咳,闲置的仙位多如牛毛。

唐俭心中急切,欲尽快脱身,直言道:“户部之职已然难以企及,此部门主管天庭税收与仙籍簿册,门槛颇高。”

“如此这般,老夫便在工部为你疏通一二,你看三个仙职如何?”

“至于具体的仙位,老夫不敢妄言,还需视工部现有空缺而定。”

张家圣震惊地看着他:“唐兄,你当我是贪图仙职之人么?”

唐俭不屑地投去一眼冷蔑。

不再多言,老夫此刻怒意已无法遏制。

便是鄙夷你,看你又能奈我何?

张家圣摇头叹息:“你又误解我的意思了,我只是希望你能代为恳请唐尚书大人为我那上官唐俭前辈题写一幅真迹。”

唐俭一听,瞠目结舌。

你莫要欺我!

老头子我历经沧桑,岂会上你的当!

张承乾听得一头雾水。

他原以为张家圣是在谋求仙职,未曾料到竟是为此……

张家圣认真解释:“须知我桃花源之中,人人皆能品尝仙兽彘肉,生活富足,说来惭愧……大唐虽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感相较我们仍稍逊一筹。”

张承乾无语凝噎。

兄长,你让父皇题字,只是因为这个原因?

然而唐俭已是瞠目结舌,连连惊叹。

此言诚然圆滑巧妙。

现如今的大唐,的确有些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而桃花源之内,却是人人得以享用彘肉,而且那彘肉居然没有世俗所说的腥臊味。

咳咳咳,老夫仅是出于好奇,绝非贪恋那红烧彘肉的美味……言归正传,提及大唐百姓现今之境况,称其幸福,确有悖于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