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欲驭千里驹,莫阻其食草》中,(1 / 2)

身为臣属,有时过度忧虑之事亦无济于事。

房玄龄不再沉溺于那些杂念,转而向张家圣请教关于灵篆排布的问题。

张家圣对于即将创刊的大唐第一份修真邸报并无过高期待,只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排布要点:

每期邸报须有一处核心所在,借此牵引读者之目光;其次,题目需醒目,字体魁梧,正文内容则可适当删减;最后,则应注意主次分明。

然而,字体大小的问题却让房玄龄颇为挠头。

古时修士,常以灵墨誊录篇章,再由刻篆师细细镌刻。毛笔,便是唯一的书写工具,即便字体缩至极小,在这尺幅有限的邸报版面上仍显庞大。

张家圣早已料到此节,随手取出一支羽翎,蘸取少许灵泉之水,在桌面挥洒自如地书写起来。

字迹规整有力,虽较之毛笔之灵动韵致稍逊一筹,但对于邸报而言,却无疑是最佳之选。

房玄龄眼中的张家圣,形象再度改观,从惊异转为惊叹,最终升**敬佩之情。

谁能料想,一份小小的邸报背后竟牵涉如此众多的考量,而这开创邸报改良先河的张家圣,早在多日前便已胸有成竹地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突地,张家圣眉头紧锁,开口道:“房大人,若非知晓阁下的真实身份,某些言语怕是不便出口。不过,既然今日之事已明,便不得不言。”

“万年县男直言无妨。”

“这第一期邸报的内容,只怕难以引起多数修士的兴趣。”

房玄龄听罢此言,自觉已是相当委婉之词。他审视着眼前邸报的第一期内容,揣摩起目标读者群体的需求。

客观而言,除去那段引人入胜的《隋唐仙缘传》,其余各版块或许只能沦为陪衬。

此外,还有一众喜好钻研典籍的书卷仙人,他们对这份尝试打破朝廷庄重威仪的新式邸报,恐怕不会过多关注,甚至可能引发一片诟病之声。

正是出于这些原因,当初张家圣才会认为魏征这位刚直不阿的人物方能胜任总编之位,凭借他的凛然正气或许能够镇住一些质疑之人。

无奈魏征已然辞官归隐,总编之职遂落在房玄龄肩上,这也是张寂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至于那位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张寂更是深知其人,断然未曾将其纳入考虑之列。

此等费力而不讨好的差事,长孙无忌必会极力推脱。

然而,张家圣却是淡然一笑,朗声道:“房施主,我观你能以活字仙法印术开辟一个特殊的修炼板块。”

雷霆般的思绪在房玄龄脑海中炸开。

仅一句话,无需明言,其中深意已如刀割般刺透人心。

果然是高人,其智慧无疑是凌驾于凡夫俗子之上。

房玄龄沉心敛气,开口道:“万年县男房某欲邀阁下加入《大道日报》之列,不知尊意如何?”

张家圣略作思量,反正自身不过是个最底层的仙爵,无官职在身,有的是闲暇时光。

他心中一动,答道:“不如,我就担任《大道日报》的修真顾问吧。”

房玄龄不解地追问:“所谓修真顾问,乃为何物?”

“即是我在《大道日报》中提供一些修行见解与建议,供房施主参详决策。”

房玄龄口中应承道:“这般也可。”

然而心中暗自腹诽:这小子狡猾如狐,果然出自天庭贵胄之家,心思慎密至极。

此刻,《大道日报》尚未问世,将来能否赢得修行界的赞誉尚且难料。

张家圣此举,显然是要先占得先机,万一沾染麻烦,他便能置身事外。

他成了背后策划者,而房玄龄则成了台前显眼的执行者。

若《大道日报》功成名就,所得赞誉定不及张家圣这位主要策划者的万分之一;若不幸败北,则一切指责皆将落在房玄龄一人头上。

房玄龄心中叫苦不迭,面上却堆起笑容,挥手向张家圣告别离去。

身为一名修行界打工之人,这就是他的宿命。

随后,房玄龄匆匆离开万年县男府邸,直奔太极宫,甚至连试炼所穿的衣服都来不及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