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虚幻账簿(1 / 2)

此刻,张家圣向程处默发问:“二弟,卢国公府是否时常有妖兽作乱?”

程处默大惊失色,低声惊呼:“莫非……大哥你尚未踏入过卢国公府,怎知此事详情?再一看你面色阴沉……”

程处默感到小腿肌肉微颤,自觉不敢像面对一般修士那样随意放肆。毕竟他只是张家圣的小弟,自然要懂得收敛。

张家圣转向张寂询问:“父亲大人,可有兴趣品尝一道灵石炖牛肉的佳肴?”

张寂投给程处默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随后悠悠地道:“自然是有意一尝……嗯?”

忽然间,张寂察觉不对,遂问道:“土豆何物?”

“那便是马铃薯。”

“马铃薯又是何物?”

“其实,就是土豆啊。”

程处默心头一紧,忙道:“父亲大人,您是在跟孩儿开玩笑呢。”

见到张寂的脸色如同铁锅般黝黑,张家圣尴尬一笑,赔礼道:“父亲大人,土豆亦称马铃薯,与其口述百遍,倒不如让您亲眼见识一番更为直观。”

说完,张家圣领着众人来到了一处隐秘之地——桃花源。此处虽已被自家影卫探查了个大概,但仍存诸多未解之谜,诸如那满载青灵石的山洞以及山脉背后的那一片未知平原,正是青灵石的产地所在。至于土豆,则更是无人知晓,即便生长在眼前,亦难以辨识。

香篆燃尽之后,张家圣引领大家来到一片葱郁的田野之中。眼前的作物绿意盎然,高度几乎已超过寻常人的肩头。

张寂满脸惊奇地问道:“这就是所谓的土豆?”

“正是!”

张家圣并未否认,只是点头示意。

张寂又追问:“那么它长什么样子呢?”

张家圣摊开双手回答:“恐怕需等到十一月收获之时方能知晓,这些作物乃是近日刚刚播下,还未结果呢。”

张寂不免有些失望,随口应道:“不过还好,家中尚存些许土豆,可供食用。”

此刻,张家圣的目光紧紧锁定程处默,再度提及:“二弟,你府上的妖兽最近又有动静了么?”

程处默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望着眼前的张家圣,心想着:“哎呀,这时候提这事,陛下在此,叫我如何回答……”

张寂,一心挂念着那神奇的灵植土豆,斩钉截铁地道:“依老夫所见,必定是有哪位仙兽因修炼受阻,愤而自陨。”

一道惊讶的轻鸣声响起。

张家圣被父亲的话惊得瞠目结舌。

“父尊,您的推断实在出人意料啊!”

张寂尴尬一笑,程处默闻听此言,心中暗忖:既然师尊已然这般说,我还惧何哉!

……

太玄卢国公府邸。

程处默带着张寂与张家圣二人趾高气昂地返回家中。

管家一见跟在身后的张寂,瞬间便欲行叩拜大礼。

程处默深知张寂乃隐世高人的身份不容泄露,故而率先开口介绍道:“这是我结拜的大师兄,这位便是大师兄的父亲——李真人!”

“李真人”三字,程处默特意加重了语气。

管家虽非愚钝之人,在卢国公府担任总管之职,自然有些手腕。

程处默再次显露出豪爽之态,淡定说道:“咱们府上的灵兽又因修为瓶颈难以突破,选择了自我解脱,如若弃之不用,岂非暴殄天物?不妨将其烹煮一番,共享其美味吧。”

管家身形微颤,心知这位小国公此举颇有几分挑衅之意。然观其神色,管家顿时明白过来,原来国公是借机品尝那禁食之物,却又不愿因此触犯天条。

于是乎,管家坦然面对,迅速筹备起烹饪之事。

一口巨大的炼丹炉旁,摆放着一条肥硕的灵牛腿以及数枚土豆。待所有材料备齐之后,一场别开生面的修真宴即将展开。

张寂望见那金光熠熠的土豆,不禁上前询问:“此物便是传说中的土豆么?”

张家圣并未回应,程处默则担负起了清洗土豆并切割的工作,随后一同投入炼丹炉中烹煮。直至土豆化作顺滑的土豆泥,灵牛肉也变得酥软入味。

张家圣毫不犹豫地举起筷子夹取一块牛肉入口,“烫烫烫……”口中喊烫的同时,仍将牛肉塞入口中,脸上洋溢出满足之色。

程处默见状,馋虫翻涌,然而尚存一丝理智,此刻国公尚未动筷,他也只能暂且按捺住内心的渴望。

张寂同样夹起一块牛肉品味,不由得赞叹不已,随后对程处默催促道:“快尝尝吧!”

程处默这才放心大胆地品尝了起来,张家圣则认为结拜兄弟如此举止,乃是出于对长者的尊重,并未深思其中缘由。

一锅蕴含天地灵气的土豆炖灵牛,转瞬之间便被三人享用一空。

张寂回味无穷之际,方想起最为核心的问题:“孩儿,这土豆一亩产量如何?”

“与红薯相仿。”

“竟是三十石!”张寂惊异万分,又是这般高产的灵植,看来儿子手中所藏的奇珍异宝的确不少。

“孩儿,你们接着用膳,为父有一件要事需办,这就先行告辞了。”

张寂难抑心中的激荡之情,匆忙离去,留下满脸无奈的张家圣和跃跃欲试再度添煮的程处默……

与此同时,甘露殿内,唐俭风风火火地赶来,并非其本性急躁,实则是因那位至高无上的存在——国公大人太过迫切地召唤于他。

唐俭刚刚步入甘露殿……

张寂便急不可耐地道:“唐俭,速去寻访万年县令,购入一批灵薯种子,打算于长安地域试行栽种。”

“至于这灵薯的培育之法,一切询问万年县令即可。”

唐俭面无波澜地应承:“遵命!”

老夫心中疲惫不堪啊!

却又再度沦为这对迷途父子的棋子。

好歹我也是威震朝纲的度支尚书,怎能如此大材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