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强闯刺史府的高阳公主(1 / 2)

随着这名中年男子将手中的信纸看完,他这才朝着眼前之人问及秦县子如今的情况。

这名秦天的部下闻言,连忙将之前在丹州城外所遭遇的情况以及自家公子的处境皆一五一十的全都说了出来。

那中年男子听罢之后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后便负手向前走了两步后,这才朝着门外大声喊道:

“来人!”

很快,门外的一名亲卫便匆忙的小跑进来。

“见过都尉大人,请都尉大人吩咐!”

这名亲卫恭敬地抱拳朝那名中年男子行礼道。

那名中年男子点了点头道:

“你立刻去让刘校尉来见我。”

“诺!”那名亲卫应了一句后,便立马小跑出了屋内。

没一会儿,一名身着盔甲的武将便从屋外走了进来,径直的走到中年人跟前单膝跪地道:

“末将见过都尉大人!”

那名中年男子微笑着冲其摆了摆手道:

“沐逸啊,你先起身吧。”

“诺”

听到都尉大人的话后,这名刘校尉才应声而起。

看着眼前的这名有些年轻的校尉,刘虎想了想,随后便说道:

“沐逸啊,本将军有件事交代给你。”

没错,眼前这名年轻的武将便是折冲府中的一团校尉,而这名中年男子正是这丹州折冲府的统军,即折冲都尉。

折冲府是唐代府兵制基层组织军府的名称。初唐时期,全国设有府兵制基层组织军府,即折冲府。

全国共设六百三十四个折冲府,为了维护居中驭外的军事形势,唐代军府集中设置于关中。

其中关内二百六十一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体现了“居重驭轻,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政治意图。

其次为河东、河南,南方军府很少。

诸府大都因所在地立名,每个府的管辖区域别有规定,称为“地团”,大小不等,折冲府和地方长官没有统属关系。

但设置都督的州,都督多兼任州刺史,他对折冲府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力。

因此,折冲府与刺史府并无任何统属关系,诸府分属十二卫及东宫六率(见十六卫)遥领。每年,卫士分番上长安,于所属之卫承担宿卫任务。

如调发府兵征防,须朝廷颁铜鱼符及敕书(合称鱼书),由刺史和折冲都尉会同勘对,才能差发。调发全府,即由折冲都尉率领;调发不尽,则由果毅或别将率领。

每年冬天,折冲都尉主持教练军阵战斗之法。正月,折冲府造卫士名籍,名下具注三年来宿卫、征防及其他差遣情况,评定优劣,申送所属之卫。

初唐时期,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有时增至一千五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所属的兵士通称卫士。

每府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别将、长史、兵曹参军各一人,这是府一级的组织。

府以下,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及旅帅;五十人为队,有队正、副;十人为火,有火长。

又因丹州乃是唐朝关内道的一个中等州府。因此,丹州的折冲都尉乃是从四品下的品阶。

而丹州的折冲都尉刘虎,因曾参与了李二陛下主导的玄武门之变的行动,后来从长安的一名基层军官,外调至丹州成为一方折冲都尉。

而刘虎眼前的这名刘校尉便是领了其中一个兵团的校尉,他不仅是刘虎的心腹,他还是刘虎的侄儿。

因此刘虎思虑再三后,决定把他带来。除了锻炼他的能力之外,更多的是想多给自己侄儿一些展示的机会。

因此,那刘沐逸一听,当即神色一紧,赶紧再度抱拳道:

“末将定然竭尽所能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