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县丞邬子胥(1 / 2)

待王捕头进入厅堂内环顾四周一番之后,便一脸面无表情对着众人道:

“谁是秦天?”

秦天闻言,忙站了出来。

"在下,在下便是秦天。"

那王捕头闻言,面色一寒,怒声道:

"原来你就是秦天。你今天殴打何公子一事,罪行已经构成谋杀罪,罪行极为严重,你且跟本官去衙门走一趟吧!"

说完,他便准备让手下押着秦天向门外走去。

刘贾见状,还想劝阻一番,却见一旁的张文龙打断道:

“伯父,最近有人向父亲举报说是伯父你们收取贿赂还逃税,更是有人指控你们私通外贼,不知可有此事?”

刘贾听后,脸色骤变,连忙摇头否认道:

"贤侄,这是诬陷啊!”

张文龙听后,脸上露出一抹讥笑,对着刘贾道:

"伯父,小侄自然是信你的,不过这秦天一事你还是别参与进去了,毕竟这是官府的事,免得给自己招祸,也给刘府招灾!"

刘贾听后,又见王捕头对着自己露出几分意味深长的笑容。仅片刻间,便转头对着秦天抱歉一笑道:

"贤侄,伯父也没法帮你了,你好自为之吧!"

说罢,便转身离开。

秦天闻言,也没有多想什么,只是淡淡一笑,而后便被王捕头让人给带去县衙。

唐朝建国初期,一承隋初,也实行州县两级制。

州的最高长官又由太守改称刺史,是三品到四品地方大员,总管全州事务,有时由亲王遥领。

而县的最高长官为县令,除了长安县和万年县这两个京县为正五品外,上县为正六品上,中县为正七品上,中下县为从七品上,下县为从七品下。

由于丹霞县乃是关内道的一个拥有2000户以上的中县,按照武德年间规定:

户口5000户以上为上县,2000户以上为中县,1000户以上为中下县,不足1000户则为下县,因此丹霞县的县令为正七品的官员。

如今,丹霞县的县令是位名叫杨应荀的县令。

不过,由于前些日子杨应荀去州府拜访上任不久的刺史还未归回。所以,目前县衙内所有的事务暂由县丞代理处理。

此时,县衙大堂。

一个身穿深青官袍的官员坐在大堂上,他正是丹霞县的县丞邬子胥,也算是这丹霞县里的二号人物。

邬子胥望着秦天,心中暗叹:

这小子,竟然是刘贾的赘婿!难怪姐夫之前提亲一事会受阻!

想到这里,邬子胥心中有些不悦。

要知道如果自己的外甥娶了刘贾的女儿,凭借刘贾的财富,自己也算是为以后仕途多了一份助力,而且还能让姐夫一家欠自己一个人情,但是现在却被眼前这小子毁了。

想到这里,又想起自己的外甥张文龙因为这个秦天的出现而失去刘家这门亲事,心中更是恼恨。

"秦天,你可知罪?"

这时,邬子胥沉声问道。

秦天闻言,微微皱眉。

"在下确实殴打了何公子,但此事完全是何公子挑衅在先……”

“够了!”

邬子胥闻言呵斥一声,打断了秦天的话语,

"秦天,本官不管你什么理由,但是你既然已伤人犯下这等恶性案件,本官就要将你抓捕归案,你现在就去牢中先老实的交待吧!"

说完,邬子胥挥了挥手,便让人直接将秦天带去大牢。

虽说他现在身为县丞暂管县衙一切事务,但终究还是有个杨应荀这个县令在。只能暂时先将他收押起来,等后面再来收拾这个小子。

秦天见此,脸色也是一冷。但是如今的他只是个无权无势的弱冠少年,面对这个丹霞县的县丞,他自然也无力反抗。

随即,秦天便是被押往大牢。

这一刻,看到秦天被带去大牢的身影,何青顿觉畅快。

而张文龙像是想起什么,便对着邬子胥道:

“大人,小民觉得这何公子虽是受害人,但好歹也是刘家的表少爷。如今秦天身为刘家的赘婿犯下此等恶性事件,不知是仗着自己是新的身份还是受人指使,恳请大人能将刘家都严查一遍……"

说到这里停顿下,便继续说道:

“前几日,我父亲收到举报说是刘家家主收取贿赂,指控他们私通外贼。”

一旁不远的的刘贾听到张文龙的话语后,脸色大变,连忙解释道:

"贤侄,这绝对是误传啊!我们刘家怎么可能做出如此败类之事呢!"

说完,便又转向县丞邬子胥道:

"大人,您一定要相信小民啊!小民绝对是冤枉啊!"

邬子此刻算是明白自己外甥这是想做什么了,想了想便在心中决定帮助自己外甥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