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勒石记功(1 / 2)

秦天虽然对五姓七望有着敬畏,却没有丝毫惧怕的意思。

在秦天的脑海里,他决心要让天下所有寒门子弟脱颖而出,争取早日改变天下士族把控权势的局面。

所以,当李世民提起五姓七望时,秦天想了想便回答道:

“回陛下,略有所闻。”

李世民听后,微微一笑道:

“哦,怎么说?”

秦天沉吟片刻,组织好措辞后说道:“五姓七望乃天下顶尖豪门,拥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影响力巨大,其根基深厚,底蕴雄厚。他们的影响力遍布天下,影响着天下百姓的命运和皇位的稳定。”

李世民点了点头,示意秦天继续说下去。

而秦天这时也继续说道:

“五姓七望虽是名门望族,有着非凡的政治地位,但对于皇权和百姓来说,他们就是一群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的商纣余孽。他们掌握着巨大的财富和庞大的权势,却视百姓生死于不顾,肆意剥削百姓。所谓仁义礼智信,皆已丧尽,唯剩贪婪和暴戾,令百姓痛恨万分。”

秦天知道,在封建社会时期,尤其是隋唐时代这种身份制社会里。别说老百姓了,就连皇帝都不敢和五姓七望直接发生冲突,不然后果不敢想象。

听到秦天的话后,李世民面色低沉微叹道:

“这群见利忘义,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百姓死活的东西,真该杀!”

李世民的脸色阴郁异常,咬牙切齿道。他身为帝王居然也不敢轻易触碰五姓七望,实在让人气愤至极。

这时,李丽质也走过来对李世民道:

“父王息怒,五姓七望毕竟是传承的世家大族,岂是儿臣随口几句话就能撼动的?您还请消消气吧,别伤了龙体。”

李世民闻言苦涩一笑,拍了拍李丽质的小手,然后对秦天望洋兴叹道:

“上个月,河北数州连续大雨,淹毁田土数千亩。朕命人开仓赈灾,又亲自借钱筹集赈灾款,但效果甚微,唉~”

说罢,摇头苦叹一声。

秦天听闻,内心暗道:

“五姓七望这些世家豪门,可都是只顾自己利益一群的蛀虫,想让他们乖乖的捐钱去救助那些难民,这比登天还难啊。”

不过表面上,秦天却说道:

“陛下宽心,草民愿为陛下解忧。”

听到秦天的话后,李世民眼睛猛然睁大,惊讶道:

“哦,你有何良策?”

秦天拱手道:

“陛下,您可知勒石记功之策?”

李世民闻言,连忙追问道:

“你且细说。”

只听秦天道:

“勒石记功,便是将社会上向朝廷捐赠灾银的善人,由朝廷派官员将他们捐款赈灾的功劳刻在功德碑之上,以便世人铭记。”

说完之后停顿片刻,看到李世民陷入沉思中。秦天便继续道:

“当然,除了将这些人的名字刻在上面外,还需将他们所捐赠的银两数目一并刻上去,这样一来,这些大家族为了所谓家族的颜面和名誉,便会相互之间争抢那第一。这样一来………”

说到这里,其实不用秦天再说什么,李世民也懂了。

“好计谋!”

听到秦天的话后,李世民赞扬道:

“袁先生果然没骗朕,你果然是朕乃至这大唐的祥运之人。”

秦天听后,谦虚的笑道:

“陛下谬赞了。”

“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爽朗的大笑道:

“好!此事我记你一大功,待日后你立功后一并奖赏。”

说完,李世民便站起来,随后跟众人一番告别之后,便带着李丽质离开了孔府。

因为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回到皇宫中召来房玄龄共同商讨这件事情。

李世民走了之后,李恪这才重新打量起秦天,他觉得这个秦天似乎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厉害许多。

两人又是一番畅聊之后,李恪见天色不早了,便告辞离去。而秦天则是留在了孔府中歇息。

…………

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早已命人前去房府,将房玄龄请来议事。

此时,他抱着一名约莫五岁左右,有着婴儿肥小脸蛋,粉雕玉琢的可爱娃娃。

这时,太监王德从门外走到李世民跟前,躬身行礼禀报道:

“陛下,房相到了。”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正想抱着手中的婴儿往外走时。

“陛下且慢,还是将兕子交给臣妾吧。”

一旁的长孙皇后温柔地说道。

“嗯,好!”

李世民将手中的婴儿交给了长孙皇后后,便径直往甘露殿深处走去。

而皇后则把玩着怀中刚出生不久,胖嘟嘟的婴儿,嘴角挂着温柔的弧度。

她轻抚着婴儿肉嘟嘟的小脸,感受着婴儿稚嫩皮肤上的热气,心底涌出阵阵母性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