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风车灌溉(1 / 2)

说完,李世民让人将刚才户部尚书唐俭所说的田地水利一事告诉了后,这才询问道:

“长平男,你身为水部司郎中,怎么看待此事?”

秦天听到李二陛下的询问后,想了想,便走出人群躬身禀道: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可以利用万年县南郊的那条河流来灌溉。”

秦天话音刚落下,太极殿中群众笑声连连。

“哈哈……长平男这想法真不错,可惜难以实行。”

“长平男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这河流之水如何引渠到山上灌溉?”

“就是,若是田地在河边还好说,引渠灌溉十分方便,可惜在山上就不行了。”

秦天对于众人的嘲讽视而不见,只是恭敬地站在原地。他知道,眼前的陛下会给他解释。

果然,李世民便开口道:

“想必你有办法让这河中之水,引渠到山上是吧?”

太极殿中的各位官员听到陛下的话后,皆露出诧异的表情。

这怎么可能?

就算是有办法,那也需要经验丰富的大匠才行啊!这个小屁孩懂什么叫做经验吗?!

秦天看了看四周,发现所有人都用怀疑、讥笑、鄙夷、好奇的目光盯着自己,不由得脸色微红。

但秦天很快又恢复平静,他拱手道:

“陛下,微臣打算采取风车式的灌溉方式,以此改善河流两边的山上农作物生产状况。陛下应当明白,若想将河中之水引至山顶,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灌溉水源。”

“哦?说说看。”

李世民饶有兴致地问道。

秦天便开始滔滔不绝地向李世民,汇报起水风车式灌溉的原理。

李世民听后,顿时来了兴趣,随即问道:

“若照你这么说,只要山上缺水或者水利落后的地方都能用此风车灌溉。”

秦天听后,无奈的摇了摇头道:

“陛下,此风车灌溉有个前提,那就是山下附近必须得要有河流,若是山下无任何水源,那么就不能使用这种方法灌溉山上农田。”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后手指搭在龙椅上的扶手上,轻敲了几下:

“诸位卿家可有什么异议?”

长孙无忌首先站起来说道:

“陛下,臣以为,此议论不过是长平男臆测之意,不值得信也!”

李世民听后,眼神一眯:

“哦?辅机啊,你且说来听听。”

“启禀陛下,臣认为这河流之水灌溉到山上,纯属天方夜谭,根本就没有任何理由!”

“臣附议,臣认为此言简直荒谬至极。”

“此举无疑是劳财伤民,此子实在可恨至极!”

……

长孙无忌一席话,顿时引起满堂哗然。而以长孙无忌的关陇集团的官员,纷纷表示不能接受秦天的观点。

看着朝堂上的众群臣的反应,李世民犹豫了。随即,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的房玄龄。

要知道初唐时期,房玄龄和杜如晦被称为“房谋杜断”。自从杜如晦在贞观四年去世后,房玄龄便被李世民更加倚重。

很多大事,李世民都要和房玄龄等大臣共同议论后,若是遇到不处理的事,李世民都要多次与房玄龄相商,让他来给自己出划一些决策计谋。

此时的房玄龄,见到李世民投来的询问眼神,哪里还不知道他心中的想法。

于是,房玄龄缓步走出人群道:

“陛下,微臣认为,秦天此子本就才学出众,聪慧无比。当初他献上的曲辕犁图后面不也是惠及我大唐的臣民吗?因此,微臣觉得可以一试,若是成功,那我大唐又将有多少良田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