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丹州刺史 公孙胜(1 / 2)

只见,两辆马车在数名身着铠甲的骑兵护卫下缓慢行驶而来。

而在马车之后,还跟着一队全副武装的卫卒,约莫二十来人。其中还有数名卫卒的肩上还斜挎弓箭。俨然一副要远行征战的架势。

“终于出来了!”

秦天兴奋起来,连忙招呼亲兵牵马,自己则向前走了几步等候着那马车靠近。

马车的速度不快不慢,很快就停在了秦天的前方。

马车内传来轻盈悦耳的笑声,一位妙龄少女伸出纤巧玉手掀开车帘,露出绝美的容颜来。

此时,少女正对着车窗的方向,将整张俏脸都露了出来,那双乌黑亮泽的眼眸正好与站在车前不远处的秦天的目光相触。

刹那间,两人四目相接。

秦天微微愣住,心神一动。

但很快秦天便回过神来,冲着马车内的佳人拱手道:

“公主殿下,秦天在此等候多时了,请问公主殿下可准备妥当了?”

李漱也是第一次出宫离开长安城,虽然早已经知道了此番出宫主要是游玩,但真到出发的这一刻仍然感觉到了紧张,此刻看见了秦天,心里也稍稍平静了些。

只听李丽质说道:

“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启程。”

秦天闻言,便点头道:

“既然如此,咱们出发吧。”

随即,便翻身跨上了马背,然后带领众人顺着官道一路朝着东北的方向而去。

……………………

丹州距离长安数百里,由于路途有些遥远,再加上一路上人员住宿及物资补养等,所以秦天等人一共花费了将近半个月丹州。

丹州位于唐朝关内道的一处东北之地,是一座中等的州府,属于关中边地,也是最为偏僻贫瘠的一块土地,但它却有一个特殊之处。

那就是它与河东相邻,是关内道和河东道交界处的一条通道,与河东毗邻。而丹州,就是这条交界处的唯一的城池。

这天,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丹州,这座丹州城。

此时,丹州府的刺史公孙胜带领着诸多文武官员恭候在了城门口,迎接秦天等人的到来。

公孙胜于武德年间考取进士及第,后任职栾渠县的县令。因在任期间治理得当,丹州百姓颇受益处,遂擢升为丹州别驾兼检校刺史。

由于去年,丹州政绩突出,公孙胜又是一个好干实事的官员,再加上公孙家族在朝堂里多方游走。

故,公孙胜不但从丹州别驾擢升为一府之地的刺史,而且由原来的检校一职正式成为真正的刺史。

公孙胜在丹州可谓是呼风唤雨,只手遮天。虽然公孙胜平常行事低调,却依旧让他声威日隆。

唐朝初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州的最高长官为刺史,其官职根据各州县等级划分为从三品下—从五品下。

又因为丹州是关内道的一个中等州府,因此,丹州的刺史便是正四品官员。

当然,在刺史之下,还有别驾、长史、司马以及参军这四名辅佐刺史的官员。这四者皆为唐朝刺史的属官。也泛称为从事。

其中,刺史府的别驾辅佐刺史,总理众务;长史多为幕僚性属官,但亦能掌一州兵权;司马位于别驾、长史之下,用于安排贬斥之官;参军辅佐长史参谋军务。

至于六曹,则是类似跟朝廷的六部一样,分管各地事务,比如田租,户籍、赋税,兵役、粮饷等等。

此时的秦天骑在马上,一眼就看到了这丹州的刺史公孙胜。

只见他穿着浅绯色官袍,头戴官帽,双目炯炯有神,一副精明相。看起来倒像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

公孙胜远远地看到秦天一群人过来,便率先走了上来。他并未直接与秦天打招呼,而是来到马车前,恭敬地对朝着马车内的人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