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事不宜迟(1 / 2)

"那么除此之外呢?"

"我们部门目前掌握的信息,大概有七八成都能够与此相对应。"

钱尚书叹了一口气:"对于我们尚未标注的一些矿产资源和农作物品种,根据文章所述并结合当地的地理特征推测,大部分应该都是真实的。"

"他的计划是否有可行性呢?"

"涉及到一些钱财粮税以及建设花费的问题,牵扯到户部收支,需要户部刘尚书来进行评估,我不敢随意发表意见。"

钱尚书接着说:"不过,文章中提到的关于采矿、水利、土木工程、道路桥梁等方面,已经全方位地考虑周全,真可谓是字字珠玑啊!我都自愧不如!"

"是这样吗?"

宋徽宗沉默了一下,点头回应:"明白了,辛苦大家了,你们先下去休息吧。"

"微臣有个不情之请,恳请陛下答应。"

钱尚书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提出请求。

"你说!"

钱尚书说:"这位考生拥有如此罕见的大才,百年难得一遇,恳请陛下将其调入我工部任职,哪怕是直接让他担任侍郎也是可以的。"

工部侍郎一脸困惑:"等等!这位考生的文章精彩绝伦,妙笔生花,如果去了你们工部,怎么能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呢?"

礼部尚书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急忙说道:"恳请陛下将此人调入我礼部,让他教导百姓,这才是圣人的行为准则。"

"哪有这样的道理!你们礼部每次都抢人也就算了,现在我放下老脸亲自开口要人,你也有脸来抢?"

钱尚书愤怒不已,捋起袖子,义愤填膺。

"这……别人你可以随便要,但这人绝对不能给他!"

礼部尚书毫不示弱,也挽起了袖子。

"各位不要太着急,这天下的官员任命、考核、升迁、封赏、调动等事务,好像都是归吏部管的。"

吏部尚书冷笑一声:"这年轻人思路清晰,洞察秋毫,正是我们吏部急需的人才。"

"简直是荒谬!你们吏部要这样的人才,分明是浪费!"

"就是!吏部那些事情,给条狗也能做得很好!"

"叶尚书,亏你还读圣贤书,这样的国家栋梁之材你也敢占为己有?哪里还有什么大局观念?"

"胡说八道!"

宋徽宗听着,脸上表情越来越难看。

蔡京也默不作声,只是叹了口气。

"够了,你们在皇帝面前失态,像什么样子?"

余深看到宋徽宗的脸色愈发难看,赶紧插话说:"六部上下应当同心协力,即便遇到国士之才,也不能如此明争暗斗,让人看了笑话。"

"余太宰说得对。"

宋徽宗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念在你们一心为朝廷选拔人才,今天就不追责了。回去后各自闭门思过。"

"遵命!微臣领旨!"

三位尚书低头丧气地回答。

"陛下,微臣还有一个建议,恳请您批准。"

余深忙说。

"讲!"

"微臣认为,此人虽然极具才华,但如果进入六部,恐怕会引起是非,反而滋生隐患。"

"那你认为该如何安排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