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奇变偶不变?(1 / 2)

会议两项关于人口增加的提议,能尽快落实的,自然是晏知县张贴的济民告示。

“村长,官府张贴的济民告示效果显着!”吕乐松坐在村口前,一边忙碌的登记着前来谷溪村百姓的信息,一边给王毅汇报。

在一百两银钱的开路下,晏知县的动作很快,将济民告示张贴到了县城、乡村等地。

而谷溪村的人口,在迅速的增加。

王毅点点头,问道:“这半个月,有多少人前来谷溪村定居?”

“目前登记的,有三千七百多人!”吕乐松说出了一个大概的数字,自官府张贴了济民告示,谷溪村每天都有上百人前来。

如今的谷溪村,已经超过了五千人的规模,房屋早已经住不下了,不得不新建。

不过,此后每日前来谷溪村的人数慢慢减少,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依照吕乐松的估计,济民告示最终能将谷溪村的人数,增加到一万两千人左右。

“凡来到谷溪村的百姓,有没有不愿意定居的?”王毅问道。

吕乐松笑道:“倒是有些人不愿意,但听说了在谷溪村定居的各种好处之后,都改变了主意!”

当新来谷溪村的人,听说了在分到田地收获之前,无论老幼,每天都能三顿饱饭,哪能抵挡的了这种诱惑?

虽然要劳作,但他们没来谷溪村之前,每天劳作量更大,尤其是租种地主家田地的人,那可是要被地主当成牛马使唤的。

在谷溪村参与劳作,往返有轨道马车接送,开垦田地还有畜力帮助,比他们以前的生活,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而且,他们还得知今年夏收之时,分了田地的村民,平均每人得了九石多粮食,那可都是归自己支配,可把他们羡慕坏了。

“好,你先忙!”王毅见吕乐松忙的不可开交,也不好继续打扰,转身离开。

谷溪村人口大规模增加,王毅对人员的安排有新的规划。

新加入到谷溪村人,被安排去开垦田地和建造屋舍。

早已定居谷溪村的人,大多数被安排进制盐作坊和交通队,少数聪明好学的,则是安排进军工作坊。

随着加入开垦田地的人员增多,谷溪村的田地开垦数量快速提升。

当然,制造农具的开销也在增大。

好在制盐作坊增加了不少人手,盐的产量也迅速增加。

贾阳在完成了与谷溪村的第一笔交易后,非常守信的前来支付了货款。

此后每三日,贾阳便会带着上一次的货款,前来谷溪村付账,然后拿上一批盐贩卖。

从一开始的每次拿货十石,到如今的每次拿货几十石,数量一直在增加。

贾阳为了防止被债主找到,将贩盐的生意交给了其两个儿子,还开辟了一条新销路,他自己则负责付账和拿盐,并对外改了名字。

谷溪村的发展,又回到了王毅的设想状态。

关于接引饥民的事情,王毅探知清楚了路线,开始了道路的修整,以及建立客栈,还有就是打造四轮马车,方便转运饥民。

当王毅在交通队提出制造四轮马车之时,许多工匠们都是提出了质疑。

“大人,四轮马车虽然载重更多,但转弯却是没法像轨道马车那般,更比不上两轮马车的灵活。”一名工匠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