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烽烟四起(1 / 2)

李世民与诸位大臣交杯换盏喝的尽兴,连时辰都忘了,还是长孙无忌提醒“陛下,此时天色已晚,该回宫了。”

“朕该回宫了啊,那就到此结束,咱们走。”说罢,李世民晃晃悠悠的起身,长孙无忌赶紧唤来护卫搀扶陛下,李世民还一直强调没醉。果然是来自后世的酒,皇上喝了也是一样的调调。

在护卫的搀扶下,李世民回了立政殿。

“陛下怎此时才回来,如此大的酒气。”

“观音婢莫非嫌弃朕?”

长孙皇后看着满身酒气的李世民也懒得与之争辩。

李世民见长孙皇后不说话,“观音婢,你可知,今天柳尘表现多么优异,房玄龄,杜如晦,都求着朕,把柳尘派与他们手下做事。把朕都给惊艳到了,写的一手好字,更是作的一手好词,给朕出的主意也是上上之策,有理有据。可惜了,这小子不肯入仕。”

长孙皇后听到李世民夸赞自己外甥惊喜溢于言表,可是听到这小子不肯入仕,长孙皇后便眉头一皱。

“二郎,为何尘儿不愿入仕?”

“观音婢有所不知,这小子夸起人来也是让人飘飘然,他说朕有这一帮文臣武将辅佐,定能开创一番盛世,之后却说自己也没什么本事,说是傍观者清当局者迷。”

长孙皇后一听顿时急了。“二郎,尘儿是在藏拙吧。”

“朕岂能不知?但尘儿有一个理由,让朕不得不相信他。他说他能治愈你的气疾,所以朕只好作罢,等他治愈了你,也不晚。”

李世民话音刚落,长孙皇后就剧烈的咳嗽起来,李世民赶紧起身伸手拍着长孙皇后的后背。

“观音婢莫急,莫急。”拍了片刻,长孙皇后有所缓解。

“二郎,尘儿他,他担心我的身体,妾身的身体妾身知道,怎么可能治愈?二郎你也找来了孙思邈也未曾治愈,尘儿怎么可能?这孩子一片孝心,妾身知晓,可,怎能因为妾身耽误了孩子的前程,这孩子跟他娘一样,凡事净想着本宫,儿时妾身不小心做了坏事,姐姐总是偷偷拦下,想尽办法护着妾身,如今他的孩子也这般模样,妾身怎能坦然处之?妾身本是他的姨娘,怎能让他这般付出?”长孙皇后越说越激动。

李世民赶紧轻抚其后背,“莫急,朕知晓,你放心,尘儿不是说了,药膳一个月便能治愈,一个月后即使尘儿治不好,朕也把他安排与玄龄或如晦手下当差。观音婢,不必担心尘儿前程,有朕在呢,时辰不早了,你赶紧歇息。”李世民说罢,便扶着长孙皇后躺下。

翌日,早朝刚开始没多久,长安南城门外来了一匹快骑,嘴里喊着,八百里加急速速让道,长安街道的百姓无不侧目而视,这是哪里又出了事儿?此时的柳尘,正在路上往宫门走去,给长孙皇后送药膳。

听到身后传来八百里加急,赶忙吩咐人把车马赶至一旁。快骑快到了宫门处,便手持令牌,护卫急忙撤开身子。

柳尘看的一愣,暗暗思索,贞观元年?哪里出了大事儿?想了许久也未想出来。

‘叮咚,宿主,大唐因为你的穿越,而改变了些许历史,你没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所以不要想了。’

‘系统,这么说岂不是历史被我改变了?’

‘不,宿主理解错误,历史没有被你改变,你可以理解为副本,当然这个副本也会有历史,但是是平行时空,而不是原有的历史走向,如果是原有的历史走向,你什么都做不了,天道恢恢,疏而不漏。’

好吧,此时的柳尘明白了一些,自己所作所为不会改变原有历史,所以自己穿越到了平行时空。不管是哪里,反正都是大汉子民,柳尘这样想着,走向立政殿长孙皇后寝宫。

此时太极殿外,传信兵已到达门外,令牌一亮,便飞奔进了太极殿,“报陛下,陇右道,河东道,淮南道三地发生叛乱,叛军已攻陷地方官府,地方形势刻不容缓,请陛下即刻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