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一个目标地:酒楼(1 / 2)

乘坐牛车的速度,也就比走路强一点,但好在能够省了脚力。

老太太怕姜荼坐得不舒服,特地让赵氏从家里带上一个草垫子。

此刻,这个草垫子放在姜荼腰后,让她可以往后躺,不至于挤着肚子。

旁边还有一个身强体壮的二嫂扶着,姜荼感觉挺舒服的。

由于出发前,老太太就对宋大江两口子交代过,到了县城不要问为什么,总之是姜荼咋说就咋做。

所以,赵氏和宋大江心情都很轻松,一路都在闲聊着。

唯有姜荼,她在心中不断地复盘几个方案。

既然这件事事关重大,姜荼自然不会只有一个计划……

牛车摇摇晃晃地走了两个时辰。

终于,在晌午之前抵达了县城。

三人坐了那么久的牛车,下肢着实有点麻痹,下车缓了好久,血液才流通。

宋大江便与那赶车的师傅交涉。

“陈师傅,我们回去的时候,再去你们县城的总行找你哈。”

陈师傅憨厚地点点头,“如果是明天回去,我应该还在。”

临河乡的那家牙行是个分行,总部在临安县。

而这租车的买卖,便是交了钱拿到牙行开出的凭证,到了目的地(其它有同一家牙行分行的地方),再以手中的凭证来让牙行送自己回出发地。

当然,也有一种租车方式是单程的,单程会便宜些。

若是要去没有分行的地方,比如从临河乡去府城(县城这家牙行在府城没有分行),那么抛开路程长短的因素,价格也会更高。

而且是按日收费的,无论单程还是往返,钱都一样,此外也得包车夫的住宿、饭钱,外加车马的饲料钱。

所以,尽管黄静秋的事情很紧急,姜荼也没法雇车送她去府城。

那么高的成本,她家承担不起。

黄静秋身上值钱的东西也早被搜刮干净,她当然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站在临安县城外,望着那座城墙,姜荼的内心五味杂陈。

前世,有北边来的流民在临安县城门口求助,可是县令怕灾民会扰乱城内秩序,命人将城门紧闭,根本不准他们进城。

流民越聚越多,到后来形成了一股股山匪势力,他们最开始只是抢粮,抢钱,慢慢地发展为闯入村子打家劫舍,烧杀掳掠,到最后更是抢人、吃人,无恶不作。

宋家庄的人之所以能够下定决心背井离乡,就是因为周遭众多的山匪势力,无形中似乎将他们包围了。

多亏他们村子位置偏僻,四周有大山遮挡,平时又穷得不显山不露水的,才没被山匪早早盯上。

但县令关起城门假装一切太平,让山匪势力越来越大,普通人要么加入山匪要么死。

而落草为寇的人,往往都抛弃了良知,有人为讨好贼匪主动献上妻子,有人为能够被山匪接纳而杀了家人、同村村民,有人为了苟活于世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并邀山匪一起品尝……

人性的恶,在灾年直白而赤·裸·裸地呈现,令人窒息,令人绝望。

于是宋家庄里还活着的村民一致同意,逃离临安县这个魔窟!

只是所有村民都没有料到,大灾之下,世间哪里还有净土?

如今想起前世的经历,姜荼的心依旧沉痛,压抑。

因此从进城起,她就一直很沉默。

宋大江和赵氏察觉到她的变化,以为是今日这事很难办,便不由得也跟着紧张担忧起来。

加上第一次进城,两人都颇为不自在,落在别人眼里就是有些畏畏缩缩的。

于是过路的行人难免用轻蔑的眼神打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