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应聘(1 / 2)

坐在车上我紧锁眉头一言不发,晓夏仿佛看到了我有心事,关切地问道:“怎么了王东?看你不开心的样子。”

于是,我将学校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她听完后安慰我道:“嗨,这有什么了,学校挣的又不多,你换个工作不就好了?”

我有些惊讶,“晓夏,你也是这样想的吗?前几天,常哥在闲聊时提起了我目前的工作状态,他建议我考虑一下换一份工作,当时我虽然内心有些动摇,但终究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晓夏轻轻地点了点头:“嗯,王东,你换吧,我支持你。”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对我来说却有着无比的力量。它让我感受到了你的信任和鼓励,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拨通了常哥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他熟悉的声音,我告诉他:“常哥,我想好了,我听你的建议换一份工作试试。”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释然。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我可以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了。

常哥在电话那头听我这么一说,立刻笑得合不拢嘴:“哈哈,兄弟,你说得对!市这里的wr确实是一流的,机会r,发展空间r。”

我被常哥这种中英文夹杂的说话方式逗笑了,不由得称赞道:“常哥,你现在说话可真是越来越时尚了,真是紧跟时代潮流啊。”

常哥听后笑着解释道:“哈哈,干我们这行的,必须要这样。中英文结合,既显得专业,又能让沟通更加生动有趣。”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笑出声:“常哥你可真逗。不过话说回来,你这一招确实挺管用的。”

常哥笑着说:“王老师啊,你一会儿给我发一份你的r过来吧,这两天你就等我的消息了。”我答应着,挂断了电话。

挂断电话后,我开始认真地整理起自己的简历来。毕竟已经好几年没有写过简历了,我得好好回顾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和项目经验,记得上一次填写简历还是在人才市场,那时工作简历一栏都是空白没有内容可写。现在不同了,经过多年的打拼和积累,我已经有了丰富的职业经验和技能,可以洋洋洒洒地写上两篇纸了。

回顾这几年的学校教学生涯,我深感其中的价值和意义。但突然之间要放弃这份稳定的工作,确实让我感到一丝可惜。然而,人生总是充满了选择和可能,我思考着是否能将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和知识转化为一种更有价值的创业项目。

在一次深思熟虑后,我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何不将我在教学中摸索出的独特教学方案进行总结,并尝试寻找愿意投资的人,共同创办一所培训学校呢?我拥有现成的教材和教学课件,对从招生到就业的整个流程也了如指掌,完全有能力将这个项目完整地做下来。现在,我唯一缺乏的就是资金。

这个想法在我心中愈发强烈,我坚信它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于是,我开始行动起来。在完成简历的同时,我投入了更多的时间撰写项目立项方案和风险评估书。在这份详细的文档中,我清晰地阐明了接下来要做的项目内容、我所拥有的资源和优势、项目的发展前景与投资金额以及最终所能产生的预期收益。同时,我也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如何规避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经过几天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此时此刻,我怀揣着满心期待与憧憬,静静地守候着来自公司的那封珍贵无比的面试通知函。也许,这一次应聘之旅不仅能让我获得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更有可能成为我实现心中那个宏伟创业蓝图的重要契机。

然而,面对常哥向我提议的劳务派遣方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婉言回绝。因为我深知,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并非这种临时性、缺乏稳定性和发展空间有限的工作形式;相反,我所追求的是一个能够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并不断成长进步的广阔舞台。

没过多久,一家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型公司便主动与我取得了联系。这家公司让我感觉十分契合自己的项目需求,毕竟它们同属创业领域,理应更能体悟和珍视我的创意理念及其潜在价值。然而事与愿违,现实情况远非如我所愿。

当我跟那位老板做完简短交流后,便直切正题向其详述起我手头的项目来。此时此刻,这位老板似乎对我饶有兴致,全程面带微笑注视着我,直至耐心听完我关于整个项目的阐述方才慢条斯理地开口道:“依我之见,您此番前来似乎并非谋求职位,反倒更像是寻求合作契机。不妨直言相告,对于阁下的项目计划,本人实难产生浓厚兴趣。倘若您能将此项目提前数年呈现于我面前,或许尚有可为之处,但时至今日再来运作这一项目未免为时过晚。”稍作停顿后,他接着表示:“当然,我如此言说并非意味着从事该项目无法盈利,而是个人志在进军未来产业罢了。不知阁下能否领会其中深意?”

我默默地聆听着他的话语,心情逐渐变得沉重起来。尽管我竭尽全力去领悟他口中所言的"未来的产业"具体意味着什么,然而却始终如坠云雾,找不到确切的答案。或许是察觉到了我脸上流露出的迷茫与疑惑,老板主动将话题更加深入的展开:“不知道你是否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呢?就好比当你在某家餐馆品尝到一道令人惊艳的美食后,满心欢喜地想要与他人一同分享这份愉悦;又或是在逛街时偶然间觅得了一家独具特色的服饰店,迫不及待地想要把它安利给自己的好友们。只可惜,现实中缺乏一个能够让我们集中发布这些感受和意见的大一统平台。”

听到这里,我不禁陷入沉思。的确如此,环顾当前市场,尚未出现一款融合餐饮、购物以及生活体验等多种元素于一身的共享平台。不过对于这一需求,我个人其实并无太多兴趣。毕竟,我并非那种热衷于四处散播自己生活琐事之人。在我看来,此类需求恐怕更契合那些酷爱社交、乐于分享日常趣事的人群吧。

于是我坦诚地表达了我的看法:“您的想法很有创意,但目前市场上确实没有这样的软件。不过,我个人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老板听后笑了笑,似乎并不在意我的态度。他继续说道:“我明白你的看法。但你知道吗?我接触过的很多技术人员,包括像你这样的程序员,都对这个需求并不感兴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市场不存在。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需求,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来满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