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被停课(1 / 2)

今天,我班里迎来了一位新转学生。根据其他同学的传言,这位学生是从温老师那里转过来的,原因似乎与温老师的教学风格产生了冲突。

我自然也很好奇,这个学生究竟有何特别之处,竟让温老师感到如此为难。

每当讲解到一个全新知识点时,他总会流露出满脸疑惑之色,并用那种迷茫无助且略带渴求意味地眼神凝视着我,宛如一只迷失方向亟待指引归家之路的羔羊一般,似乎正在竭尽全力向我传递某种求救信息……

课后,我主动找到了他。

“同学,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会被温老师安排到我这个班吗?”我问道。

他略显犹豫地回答:“王老师,其实我在原来的班级里并不受欢迎。同学们都对我有些敌意。”

“是因为什么呢?”我追问。

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像是要把心中的烦闷全都吐出来一样,然后喃喃说道:“可能是因为我太爱提问了吧。每次上课,我总是有很多问题想要弄清楚,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频繁地质疑,使得温老师觉得课程无法按照原计划顺利进行下去......”

我回想了一下课堂上的情况,虽然他的问题确实很多,但我认为这并不影响课程的正常进行。于是,我进一步问:“那你这么喜欢提问,是因为老师讲的内容你听不懂吗?”

他摇了摇头说:“不是的,王老师。我只是不太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所以,我总是想再确认一下。”

我点点头,接着问:“那么,课后的练习你能独立完成吗?”

他思考了一会儿,回答:“大部分都能做。”

我恍然大悟,说:“我明白了,你的提问可能是出于对自己理解的追求,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可能因为在课堂上频繁提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进度,引起了其他同学的不满。那么,我有个建议,如果你对某个知识点不确定,可以先记录下来,等课后单独找我询问。这样既不会耽误大家的时间,也能满足你求知的需求。”

他听了我的建议,点了点头说:“好的,王老师,我会试试看的。”

尽管那位同学已经向我保证会尽量控制提问的频率,但接下来的课堂上,他依然频频举手。我理解他的求知欲,也认为他的问题都是经过思考的,没有重复,因此这种情况我尚可接受。

然而,班上的其他同学却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有些学生开始公开指责他,认为他的提问打乱了课堂秩序。更有甚者,提到他是从温老师班上转来的“问题学生”,并煽动其他同学一起要求将他“请”出班级。

这位同学的言论竟然得到了不少同学的响应,一时间,要求将他驱逐出班级的声音此起彼伏。

我深知这位同学的提问并未严重影响到课程的进度,只是稍微拖慢了一些。为了平息班上的不满情绪,我站出来安抚大家:“请大家冷静,我们的课程不会因为这位同学而受到影响。他提出的问题也许正是其他同学心中的疑惑,只是没有勇气表达出来而已。我已经和他沟通过,建议他尽量将问题记录下来,课后向我提问。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

在我的安抚下,班上的气氛逐渐平息。我注意到,这位同学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努力克制自己,几次欲言又止。我示意他可以将问题记录下来,并在讲课时特意回顾相关内容,以便他更好地理解。

就这样,一节课顺利结束。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询问他是否还有疑问。他告诉我,经过再次阅读教材,他已经理解了大部分内容,只是还有几个不太明白的问题。我耐心地为他解答,并半开玩笑地问他:“你这是不是有点强迫症啊?”他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回答:“是吗?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我趁机建议他尝试调整学习方法,减少课堂上的提问次数。他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并表示会努力改正。

经过几天的磨合,这位同学真的改掉了频繁提问的习惯。我以为事情就这样圆满解决了,没想到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

这位同学觉得自己的改变让自己更加愉快,于是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的叔叔。他的叔叔从小一手带大他,对他宠爱有加,此次上学也是他叔叔出资支持的。听完侄子的讲述后,叔叔勃然大怒,直接找到学校校长。

在楼道里,他大声质问校长:“你们学校的老师为什么区别对待学生?为什么要歧视我家孩子?把温老师叫出来,我要和他算账!他联合班上的同学欺负我家孩子,这件事没完!还有其他老师,我听我家孩子说了,只有王老师帮了他,其他老师都欺负他!”

这位家长的愤怒在校园里迅速传开,其他老师纷纷对我投来异样的目光。之前与我有过摩擦的几位老师更是趁机煽风点火,将矛头指向我。他们似乎认为我因为上次的争执而记仇,这次是故意联合这位学生的家长来报复他们。

校长费尽心思将那位愤怒的家长劝走后,办公室里的气氛并没有因此而缓和。其他老师们纷纷向校长施压,尤其是伍老师,他站在众人前面,情绪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