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退婚(1 / 2)

卫老夫人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这……恐怕……”

她看了一眼周仓,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昭姬乃是我卫家未过门的儿媳妇,怎可随意让王大人带走。”

“哼!老夫人,你莫要不识抬举。”周仓冷笑一声,声音低沉了几分,“你卫家的儿媳妇?当初她为了求我家主公给卫仲道那小子治病时,甘愿做我主的侍女,你们可曾想过她是你卫家的儿媳妇?”

“既然如此,明日我便派人将蔡姑娘送来,换走卫觊。”周仓一边摆手一边起身,做出一副就要离开的样子。

“周将军,请留步。”一听到明日便要带走卫觊,卫老夫人面色一僵,连忙上前,想要挽留周仓。

周仓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冷冽地看向卫老夫人:“老夫人,就不必送了。”

“误会,误会,周将军,误会了。”卫老夫人急忙解释,“周将军误会,我刚才所说话的意思了。”

“那你是何意?”

周仓的目光稍微缓和了一些,他看着卫老夫人,似乎在等待她的下文。

“周将军有所不知,昭姬与仲道的婚约乃是亡夫与蔡大家所定。”

“既然亡夫已故,这婚约自然也就不算数了。”

周仓听后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卫老夫人的话。

“还望周将军稍等,我即刻命人写下退婚书。”卫老夫人趁热打铁赶紧说道。

此言一出,周仓的眉头微挑,没想到这卫老夫人竟有如此魄力,做起事情毫不拖泥带水,这一点确实令人钦佩。

周仓点了点头,沉声道:“老夫人果决,在下佩服。退婚书一旦写成,这桩婚事便算是了结了。只是,卫仲道与蔡姑娘那边……”他顿了一顿,似乎在斟酌用词。

“无妨,我儿那边我自会向他解释。”卫老夫人打断了周仓的话,“至于昭姬那边,我会亲自书信一封给予蔡大家说明情况。”

随后又对身后的婢女吩咐道:“快去准备笔墨!”

婢女领命而去取来文房四宝,一盏茶的功夫,卫老夫人便将退婚书已及一封书信拟好,交到了周仓手中。

周仓接过退婚书和书信,仔细看了看内容,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将其装入竹筒后。再次向卫老夫人行礼,郑重地说:“老夫人,本将就不打扰了。这两份文书,我会亲自交到蔡姑娘手中。”

“那就有劳周将军了。”

周仓再次点头,将竹筒收好,转身离开了卫府。

看着周仓离去的背影,卫老夫人露出一脸喜色,此时的她心情无比愉悦。

一方面保住了卫觊,一方面赶走了蔡琰。

若卫觊真的随王铄去了长安,谁知道王铄会对他做什么。

在卫老夫人看来,等王铄一走,到时候她找人在太守府那上下打点一番,这安邑城还不得是他们卫家说了算。

至于剩余的王铄所谓的精神损失费,那是不可能给的了,这辈子都不可能……

当周仓回到府中,立刻将退婚书和书信交给了王铄。

汉末时期,纸张尚未普及,且价格都相对较高,因此书信并没有和现代一样用信封来封装。

写书信时,通常会将纸张卷起来放入竹简,然后用丝带或绳子捆绑住,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书信在传递过程中不会散开。

“主公,这是卫家的退婚书与交予蔡大家的书信。”

王铄接过两份文书后,周仓继续补充,“拴绳子的是退婚书,拴丝带的是交予蔡大家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