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许父的荒唐 全家买单(1 / 2)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许愿一家已在风风雨雨中度过了五个春秋。而父亲与癌症抗争的日子更是长达六年之久,生活质量不减反增。然而,到了第三个年头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父亲一直服用的吉非替尼靶向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肺部肿瘤中的最大一个增长了1,更为严重的是脑部的肿瘤不仅数量增多,而且个头也变大了。血脑屏障难以打破的问题终究是显现出来了。

在过去的三年里,许愿除了负责办理购买靶向药所需的各项繁琐手续外,还负责每月或每季度给父亲复查挂号,而陪父亲去医院复查等事务都由母亲承担。这样一来,许愿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她经营的网店生意越来越红火,收入也有了显着提高。尽管如此,她偶尔还是会被召唤回家充当父母之间的调解人。对此,她早已习以为常,甚至感到有些麻木。

然而,父亲病情的恶化使得原本逐渐适应现状的许愿母亲再度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面对不厌其烦前来咨询的许愿母亲,柯主任无奈地说道:“我跟你解释专业术语你听不明白,用通俗易懂的话和你说你还是不理解……所以还是让你女儿来吧!”

许愿仔细地聆听着柯主任对父亲病情及后续治疗方案的介绍。简而言之,目前需要更换药物,使用能够穿透血脑屏障的奥希替尼取代原来的吉非替尼。此外,父亲还需再次接受全面的基因检测,以明确该药物能否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即便能报销,费用也将比之前高出约一倍。

除此之外,柯主任提议对许愿父亲的脑部进行局部放射治疗,仅针对较大的肿瘤部位。柯主任告诉许愿,他已与许愿的母亲沟通过此事,但她对放疗非常抵触。原因是她在互联网上查阅到的信息全是负面的,例如放疗会导致变傻、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等。柯主任认为许愿的母亲并不信任他所说的现代医疗设备的精确度和技术已有显着提升。出于无奈,他只好请许愿的母亲通知许愿前来,希望由他亲自向许愿解释清楚,然后再由许愿自行向其母亲转达。当然,最终是否选择放疗,决策权仍在于许愿的父母,他仅仅是提供一个专业的建议而已。

许愿仔细聆听了柯主任的一番解释之后,深感进行放疗确实非常有必要。然而,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仍然是先行更换药物。令人遗憾的是,基因检测的结果却未能如愿以偿——所有指标均呈阴性。这意味着,在无法报销医疗费用的前提下,每月所需支付的药费将高达余元,而每年则大约需要耗费28万元之巨。

许愿暗自琢磨着,如果能够成功突破血脑屏障,仅依靠服用靶向药物治疗,那么区区一百万资金恐怕最多只能维持三年半左右的时间;倘若无法实现突破,又或是药效稍逊一筹,则每次放疗后的费用即便经过报销,仍需花费约两万元上下。初步预估下来,如果病情持续恶化,最快可能每隔半年便需接受一次放疗。

面对如此棘手的状况,许愿已然无暇顾及其他,唯有步步为营、见招拆招了。她竭尽全力地将医生所言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耐心地向母亲阐释其中原委。反观父亲,却依旧摆出一副漠不关心、置身事外的样子,恍若患病之人与他毫无关系似的。

“简单来说,我爸现在脑子上有一个最大的肿瘤是1,放疗是有损伤的,趁现在小的时候放疗,那那里的损伤就是1,它可能还会长,但因为我们趁现在把它放了,它缩小了,我们只要把这1作为基准,保证它在1的范围内,快要到了就放疗,那这个损伤就一直不会超过这个范围,而且我们吃的药的耐药性也会来得晚一些。但要是等它长大了再放疗,那么损伤的范围也会随之变大,也就是说会伤到更多的脑组织,那时就真的会影响到思考、语言、肢体等等功能,也会有脑水肿的风险。现在肺部已经不是我们最需要担心的地方了,我们最应该重视的是脑部。”许愿竭尽全力、不厌其烦地向母亲解释着医生所说的话,希望能让母亲明白其中的含义。然而,尽管她费尽口舌,却依然能够明显感觉到母亲对她所言并不信任。母亲似乎更倾向于相信她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那些令人心惊胆战的言论。

无论如何劝说,母亲始终坚定地表示不同意。面对这一局面,柯主任只能无奈地安慰许愿道:"其实你也不必过于焦虑,我并不是要求你父亲立刻接受放疗治疗。我之所以提前让你们有所了解,是因为......接受放疗终究是无法避免之事。毕竟,现在已经更换了药物,而奥希替尼恰好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够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你们不妨先尝试服用这种药物看看效果如何,一个月后再回来复诊。如果脑部肿瘤出现缩小迹象或是不再继续发展,那就证明药物起作用了,可以暂时不必进行放疗;当然,如果肿瘤有恶化趋势,那么放疗将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我现在之所以和你们谈论这些,仅仅是因为我有责任让你们清楚了解情况。要知道,脑水肿可是相当危险的病症啊!"柯主任神情凝重地说道。

许愿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心中满是对柯主任认真负责态度的感激之情。不知为何,她心底涌起一股强烈的预感:这款药物必定会对父亲产生显着疗效。于是,她将此事告知母亲,并建议暂时搁置放疗计划,待一个月后再行复查。然而,关于药费无法报销一事,许愿选择隐瞒下来,以免母亲担忧过度。母亲误以为今后每月的药费仅需增加一倍即可。

然而,真相终究难以长久掩盖。一个月过去了,母亲执意陪同父亲前往医院复查。原本,许愿希望亲自陪伴父亲,但母亲内心深感愧疚,认为拖累了女儿,坚持不让她一同前往。许愿说自己不放心,这次陪他们一起,下次她就不去了,母亲无奈只能顺从其意愿。

令人欣慰的是,检查结果良好。父亲肺部和脑部的肿瘤均呈现出缩小趋势。正当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意外发生了——在门诊办公室里,一名初来乍到的实习医生毫无顾忌地说道:“价格昂贵的药物确实有其价值所在啊!尽管无法报销,但也是值得的!”话音未落,柯主任便意识到不妙,想要阻止却已来不及。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刺破了看似平静的局面。

许愿母亲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看向许愿,眼中充满了疑惑和质问。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药费不能报销?你不是说只是增加一倍吗?”母亲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