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端倪隐现小楼前(1 / 2)

少卿令 锦衣夜行 1648 字 2020-06-11

送走赵苍崖,吴景辰也就借机与五寂禅师攀谈,打听崔华霍的情况,便听禅师道:“那小子天大的本事,能从千面娘子手中脱逃!我原本算定他被羁押之处,赶到才发现他早已自行逃开。我既与你说定,便绝不会有差池,这才一路追赶,追了二百里地,快出京畿,才找到他!”

吴景辰心中百味陈杂,原也知道崔华霍性格忠厚,为人却十分坚韧,黔州车马劳顿,从不曾听他抱怨过一句,一路只任劳任怨,什么难处都能对付得了。而且他虽然甚少出手,可武功也不输给刺客,当日大理寺前,他曾以一己之身,击败三名刺客围攻。

只是要从高尝修剑下保住性命,要从刺客的囚禁中寻获生机,要被一众刺客沿路追杀两百里地,其中何等艰难,吴景辰不敢想,也想象不到。

“赵师叔,他伤势好些么?”

五寂禅师眼瞧着吴景辰自幼长大,对他就十分了解,也不跟他拐弯抹角,便道:“他伤势远不打紧,倒是家中惨祸,叫他消沉了几日。”

吴景辰心中一颤,才颤声道:“他……怎样?”

就见五寂禅师摇头感叹,道:“我在京中多年,也算有些眼界,就从不曾见过这般坚韧的汉子,更不曾见过这等汉子落泪。他对发妻之情,着实令人感怀。任我良言相劝,一时也难有好转。肉伤好医,情伤难治,丧妻之痛,便该多体谅些。”

闻听这话,吴景辰只得沉默点头,自晓得伉俪之情。崔寺丞家婆娘虽脾气坏些,举止粗鲁,对他却是一片真心;此番他赶赴黔中,那婆娘跟他打闹一宿,天亮却也将行囊准备周详,丝毫不曾敷衍,比常如等十几人算计一夜所得还要妥帖,其中所含心意,明眼人都晓得。

婆娘有情,崔华霍自然有义,才在一路上恪守本分,严守礼数,连菖蒲都不敢多瞧一眼,心心念念都是自家发妻,一回京便不顾舟车劳顿,着急回家相聚。这等心意,也对得起他婆娘,许他俩不是浓情蜜意,却也真是在过日子,吴景辰自晓得他丧妻之痛。

摇摇头,吴景辰只喟叹道:“只求赵师叔多关照他。”

五寂禅师笑笑,道:“你要强得紧,从不肯说个求字,否则陈师弟遇难,你早该来找我。罢了,那人当为栋梁,要撑起李唐气数的,我自当用心,哪用你提醒?倒是你这小子,老大不小,还打着光棍,是要出家么?”

这话就触动吴景辰心弦,才叫他想起回京数日,还不曾拜谢三公主出手相助。也非是他薄情,也非是他无意,实在是诸事繁杂,盖过了儿女私情。

只瞧他两家飞红,禅师便心中有数,才道:“他在我府中,你大可放心。反倒是宫里,最近不怎么太平。你若有空,便进宫多打探些消息,上月初三,说是闹贼,可没听丢了什么东西!”

吴景辰闻言一怔,便晓得五寂禅师虽在民间,却有浩大盛名,与宫中也有往来,就能多听多想。只是他一心沉迷造物,淡泊名利,很多事懒得听见,也懒得思索,能提点自己这句,就是此事要紧,才要放在心上。

赵苍崖棺椁出城,一行人不好再送,这就回转城中,各自无言。

次日清晨,吴景辰便往宫中递去锦书,求见公主,当面拜谢她赐予粮食粮种。公主自是欢喜,武后也不多干涉,这就有宦官领他进了别院,拜见公主,才听公主喜极而泣,道:“寺卿,你瘦了!”

这话原本不合礼数,也不合时宜,吴景辰却觉得心中一暖,叹道:“吴某何德何能,多得公主挂牵。只因这几日诸事繁杂,未能拜谢公主赐粮,还望公主恕罪!”

三公主仔细打量着他,确定他的确平安无事,这才含笑点头,温和道:“若能帮到寺卿,我便知足。但不知黔中如何?”

吴景辰暗暗点头,真晓得三公主体恤民情,便将黔中之事,捡着轻松些的,细细与她说了,又将那粮种的用处与作用,详尽告诉她知道,才叫她放下心来,展露笑颜。

说话间就有宫娥采女奉上香茗点心。吴景辰先前也在立政殿中行走,便觉得少了些什么,才问道:“怎不见服侍公主那位宫人?”

“你说李妈妈?你有心了!初三那天,有贼人混入宫中,意欲行窃,恰好被李妈妈撞破。李妈妈有些岁数,便被吓得不轻,后又得了风寒,一直卧床不起。母后怜她孤苦,便赐了宅子给她,着人伺候,叫她安心养病。”

说到初三之事,便正中吴景辰下怀,才叫他问道:“贼人倒是大胆,偷到了立政殿中,就不怕天后威仪。可曾惊动了公主?”

三公主听他关心,便满足道:“多得寺卿牵挂,我倒无事。许是那贼人不晓得宫中厉害,也不熟悉路途,才误打误撞,被李妈妈撞破。母后大为光火,为此责罚了几队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