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端倪隐现(1 / 2)

少卿令 锦衣夜行 1569 字 2020-06-11

大衍府中,依旧一派忙碌喧闹景象,自太宗皇帝赐下府邸以来,这处红尘中的清修之地还不曾如此热闹过。

得益于常如等一众弟子劳心费力,再加上吴景辰三品太常卿及未来驸马爷的身份,对大衍府的翻新改造工程进行得十分顺利,迎娶三公主的诸多事宜也陆续准备妥帖,只待诏书一下,一对伉俪便能喜结良缘。

然而连日来,吴景辰的脸上却没有丝毫愉快或期盼,甚至连紧张和急切都没有,就只瞧他整天阴沉着脸,眉眼间拧着一股子不耐,才将他内心里的担忧与慌乱深深藏住,不叫旁人看出一丝一毫的端倪来。

自从崔华霍走后,监视大衍府的刺客就陡然增加了一倍。那些刺客个个都精通易容潜行之术,从各种角度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本以为万无一失,却不料他前些日子修行有了进步,窥见天人之理,五感已然通灵,只被刺客盯着,就觉得如芒在背,自不会被蒙蔽。

暗中潜藏的刺客越多,所使用的手段越高明,吴景辰就越觉得心中不安,却不是为了自己。现如今的他已经没有太多被监视的价值,无论是那一日向千面娘子低头服软,还是乖乖同意迎娶三公主,都让他表现得十分顺从与安定,原本不需要浪费这么多精英死死盯着他;现如今监视大衍府的刺客无端增加,或许就是崔华霍的行迹败露,便叫他忧心不已。

早在初见之时,他便看准崔华霍命中有一道死劫,原是避无可避那种。数月以来,崔华霍虽遭了几次危难,甚至被连累家破人亡,自身却始终不曾应在那劫数上,便是他尚未遭逢命中的大劫。此番请他往大衍秘境送信,吴景辰就存了助他脱身的意思,打算借大衍宗高人之力,帮他逃脱这无可避免的死劫。

然而这十余日过去,他却似泥牛入海一般,再也没有消息,算算日子,若是一路平安,他早该带着大衍宗一众前辈赶来支援才对。吴景辰心忧之下,也曾几次潜心为他卜算前程吉凶,却一如初见那日一般,只得浑浑噩噩,看不清丝毫因缘际会。

这一日,他又一次兴起卦象,依旧一无所获,正是忧心之时,就听得街面上一通热闹,才瞧见常如急忙忙跑了过来,叫道:“师兄!天后驾临!请师兄速速更衣!”

这才叫他稍稍一愣,随即露出一丝略带玩味的笑容。照理来说,天家圣人驾临臣子府邸,乃是莫大的荣耀与天恩,原该提前降来敕旨,命府中众人倾巢而出,远接高迎,仪轨之繁琐,阵仗之庞大,没有个两三天光景,根本无从准备。千面娘子如今假作武后,自有天威,原不该贸然驾临,就不知她打得什么主意,要做这等败坏礼数之事。

也来不及思索许多,常如这就服侍吴景辰穿戴整齐,并招呼阖府弟子及一应工匠仆役迎接天后圣驾。才来到府门,就瞧见千面娘子率众径直而来,也没个遮挡避讳,直接出现在众人面前,直叫工匠仆役把脸紧紧贴在地上,万不敢冒犯圣人天颜,连带着大衍府中弟子,都低头垂首不语。

吴景辰上前见架,恭敬请着千面娘子往正堂去,正要吩咐人架起屏风幔帐,就听她道:“不必了!君臣相见,何必诸多虚礼?难不成少了帐子,你就说不出话来?”

这一句直叫满堂寂静,才是先前武后谨慎非常,只说自己代表天子,代行皇权,绝不会触及君臣之论,表现出规矩与礼法来。千面娘子如今直言不讳,便真是肆无忌惮,才叫听得懂的浑身冷汗直流,听不懂的也不敢往深处想,一众人只作不闻,这就潮水般撤去。

“你这驸马府准备周详,足见用了心思。我今天来,一是为瞧你准备如何,二则是有件疑难之事,要请你帮忙。”

吴景辰闻言,连道不敢,才道:“君为臣纲。天后吩咐就是,臣不敢不从。”

听他这么说,千面娘子脸上露出冷峻笑容,道:“好,好一个‘君为臣纲’。几日前,有人在路上瞧见形似要犯崔华霍之人,说他一路往东边去了。那厮身为朝廷命官,知法犯法,自灭满门,负罪出逃,败坏朝廷天威,若不将其正法,实难取信于天下。你精通卜算,把握因果,如今晓得他往东去,可能算出他欲往何方,身在何处?”

吴景辰闻言一震,才道:“启禀天后,非是臣有心推脱,实乃臣曾多番卜算崔寺丞去向,皆无所获,许是学艺不精之故。天后信不过臣,可召太卜令演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