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闲语叩开别新天(2 / 2)

少卿令 锦衣夜行 1586 字 2020-06-11

瞧着师叔离开,吴景辰也是叹气,与常如道:“师叔有未尽之言,只怕这京中将乱。你与诸位师弟商量,可安排他们回大衍秘境。陈师叔遇难,你们却是他道统嫡传,若真有祸事兴起,便不能绝了师叔的法脉。”

常如咬牙摇头,道:“师兄多虑了,府中无一人愿走。我等受师父再造之恩,得传师父道统,自然晓得面对,断不会丢下师兄一人。”

“既然如此,我便不多客气。只请诸位师弟,一定多加小心。”

他倒不像五寂禅师那么苦苦相劝,就是晓得大伙儿心念至诚,无需白费口舌,也知道这群年轻人的血性,不是赵师叔一个老人能比。其实五寂禅师年轻时候,也是犟驴一般的脾气,只为了证明道理,白手起家在京城闯出名号,几番拒绝师门帮助,一个人闯下如今基业。

他决定离开,原非被刺客吓住,只是因为多年打拼难逃付之一炬,着实失望,才终于决定放弃,也不愿吴景辰跟他一样,到头来万事成空。吴景辰自能明白他的心意,却不能认同他的道理,始终还没瞧见结果,就有些不肯退缩。

一个是游戏人间看淡红尘的禅师,一个是初出茅庐雄心壮志的少年,互有道理,只得道一声珍重。好在吴景辰失了禅师这一助力,还有府中诸位师弟相帮,总不是孤军奋战,才叫他不曾失了勇气。

回到府中,一众人各司其事,吴景辰打定了主意,叫来常如,道:“如今有件要命的险事,我打算做了。如若事有不测,便是天数使然,你自领诸位师弟,回转山门,替我向师父请罪。”

这一幕场景,常如已不是第一次经历,当日陈远道密召他到书房相商,便说了类似的话语,才瞧他咬牙点头,道:“师兄放心,谨遵师兄之命!师兄若有吩咐,便是刀山火海,我也去得;师兄有了安排,纵是龙潭虎穴,我也不敢拦着。”

这就有些出乎吴景辰意料之外,才叫他瞧着常如,仔细打量,好半天道:“陈师叔没看错人。即如此,我便再无顾虑。”

他这会儿在考虑的,正是昨早武后的要求,便有赵苍崖之事在前,叫他不得不小心些,饶是武后嘴说后悔,却还不知她心中作何打算。

对一众臣工来说,吴景辰与武后商量改朝换代,乃是欺君罔上,大逆不道之举,活该诛灭九族,寸刀活刮;可对他自己,乃至大衍宗一众高人来说,改朝换代,武后登基,乃是天定之数,变无可变,原没有许多君臣道理。

现如今武后蠢蠢欲动,打算提前实现天命,自叫他心中为难,才要趁早做出决断。这一念就要左右生死,他也不敢大意,深思熟虑之外,还要准备好退路,算计周详。

如此,他便到后院崔华霍养病之处,紧闭门窗,站在床头,郑重道:“崔寺丞,我有一事,事关生死,欲与你相商。”

崔华霍倒是淡定,只微微颔首,道:“我已一无所有,生死置之度外,寺卿请讲就是。”

见他如此,吴景辰也不客气,这就将武后的天命,袁天罡的预言,黄罗镇的惨案,赵苍崖的暴死,昨日太液池畔相谈,一一与他说了。话一说完,他便倍觉轻松,仿佛放下重担,才是一直背负的秘密,终于有人能分担,却担心崔华霍能否承受,这就忐忑朝他瞧去。

但见他依旧平静如水,只微皱着眉头理顺这许多秘辛,思忖着前因后果,寻找其中的关联,全没有惊讶或畏惧,似乎一切都理所当然,早在预料之内。

这就叫吴景辰放心下来,晓得自己找对了人,便也不着急开口,静静等候。过得片刻,才听崔华霍呼了口气,道:“原来如此。人都说天机难测,却真有算定一切的高人。只可惜为着一人天命,连累了多少人命丧黄泉。”

这话说得真切,吴景辰也就点头,道:“从来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成就九五至尊之位。天大的富贵面前,君臣父子都算不得什么。如今天后欲逆天而行,就不知要掀起何等风波。”

崔华霍摇摇头,道:“天后在朝多年,掌权也十余载,若要逆天而行,原不必等到现在。朝中不乏有忠臣良将,对陛下一向忠心耿耿,只要陛下还在,自不会叫李唐江山断送在天后手里。寺卿问我,可是有所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