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燃苦艾(1 / 2)

少卿令 锦衣夜行 1568 字 2020-06-11

常如见堂中乱哄哄一片,本没有资格旁听公务的他也赶忙进来,才见众人蜂拥而出,吴景辰面沉似水,便小心道:“师兄,出什么事?”

吴景辰见他进来,才连忙吩咐道:“你也着众人购进苍术艾叶,分作小份,沿街分发,伸手就给,速去!京中恐有瘟疫将起!命众弟子制流云汤服下!对了,叫他们将药方抄写几份,往人多处贴了!只说是强身健体,抵御时疫的妙方!”

只一听“流云汤”,常如就满脸煞白,直吓得手脚都一阵冰冷,连忙叫来师弟安排,才颤声道:“师兄,这流云汤只对尸血毒骨有效,难不成近百年来,又有人炼成这凶物?”

他继承陈远道道统,知道的事情就比旁人要多,听说过数百年前,汉晋之交,天下大乱之时,有外道妖人自称“大贤良师”,实为黄天妖道,立下妖教,行吞符送水,撒豆成兵之事,搅动天下,祸乱苍生。彼时天下瘟疫四起,民不聊生,追其源头,便是黄天妖道炼制的尸血毒骨。

这尸血毒骨,需有彪悍勇将,服下百虫百草,百兽百石之毒,任其游走周身,融入血脉,凭一口怨气封堵五官七窍,将怨毒凝练在周身骨骸之中,借地脉将养数十年,才得功成。毒骨现世,天下大疫,任何血肉之躯,都挡不住这毒骨厉害。

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天妖道凭此物引动天下大劫,散布全国,先毁去大汉朝前后四百年基业,再靠抑制瘟疫的“符水”收买人心,短短数月之间,就拉起成千上万信徒,受他蛊惑,揭竿而起,横扫大江南北。

此等逆天而行,对抗天数之事,自然不得久长。黄天妖道谋逆造反,引来八方诸侯围攻,一时节节溃败;其自身更因为炼制毒骨,损了阳寿,不多久就病死军中,最终未能如愿以偿。

此役史称“黄巾之乱”,既是大汉四百年基业崩毁的先兆,也是群雄逐鹿大戏的开端。时势造就英雄,往后百余年烽火连天,直到得三国归一,魏亡晋兴,华夏正统才落定司马氏之手。彼时多少英雄汉,名留青史到如今,就有一位流云道人,消失在历史之中,暗中传下大衍之道,万世留存。

这流云汤,便是大衍宗开山祖师流云道人所制,专为对付尸血毒骨引发的瘟疫。其用料简单,熬制容易不说,药力更是惊人,只需服下一碗,就能保三个月不受瘟疫侵害。彼时天下百姓,家家熬药,户户煮汤,不过数月就将瘟疫平息,叫那毒骨彻底失了用处。

流云汤四海流传,尸血毒骨便无用武之地。谁能想千百年后,毒骨死灰复燃,流云汤却早被遗忘。现如今毒骨两度现世,瘟疫从黔中蔓延到长安,就叫吴景辰心急如焚,不敢想这瘟疫在京城爆发的后果。

常如自也晓得厉害,不敢怠慢分毫,这就告退,亲自督办此事。一时间,整个大衍府上下都忙活了起来,众弟子抓药熬汤,抄写药方,四处街口去发放苍术艾叶等物,并给过往围观百姓诵念药方,教他们回去自行熬煮,喝了好养生驱邪。

大衍府历经几任少卿经营,早已名声在外,加上陈远道在时,时常算准天时施舍防病的药汤。如此一来,门下弟子也好,城中百姓也罢,对此事驾轻就熟,欣然接受,实际行动下来,比吴景辰想象的都要轻松快捷不少,才叫他感慨陈远道离世数月,犹有恩惠留存,助自己一臂之力。

要说精明,谁也比不得市井百姓精明,谁好谁坏,谁善谁恶,老百姓心里像是明镜一样。若是旁人学大衍府这般举动,大家伙儿多少要存些疑心;可唯独吴景辰这般作为,满城百姓皆信受奉行,口耳相传。不到日落,长安城中便是一片苍术艾草味道,弥漫全城,遍及周遭,甚至大明宫中,都是一片烟雾缭绕。

武后独自端坐在立政殿中,只瞧着窗外烟火升腾,脸上面无表情。殿中宫人早已被她屏退在外,谁也不敢放肆迈进一步,才听她自言自语,对着虚空道:“不该杀太医令,反而走漏了风声。吴景辰这小子,着实厉害,竟被他瞧出了端倪。”

就听一道娇滴滴的声音响起,道:“娘子何必理他,任由他去就是!城中那些贱民,哪配劳动娘子操心?他这费钱费力,不过是空忙一场,纵是猜到什么,也无碍于大局。”

听声音,就见菖蒲头裹描金帕,身穿百鸟衣,一副苗女打扮,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只笑着说了两句,也就瞧见武后脸色阴沉,当即不敢多言,只服侍在一旁。

武后见她,无悲无喜,只冷声道:“蠢货!还有脸说?若非你在黔中失手,他又怎会联想到瘟疫?皆因你贪功冒进,大意轻敌,才走漏了风声,被他瞧见厉害。留着你是你有用,不是叫你耍嘴。找到那姓崔的莽夫了么?”

菖蒲冷汗直流,才听武后语气平淡,一股杀意却直透心底,这就一激灵,连忙道:“还不曾找到,许是死外头了。那人呆傻木讷,无甚本事,娘子无须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