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夏夜月影(三)(1 / 2)

如果她不曾来过,那么,我的人生故事,就将是另一番景象了吧?然而,不管怎么说,那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她是我的邻居,我时常能够见到她。

如果她不曾远走高飞,那么,接下来的故事,我真不知该怎样去设想了。

只是,就像我们不能设想没有宇宙没有地球没有人类一样,人生的每一段故事,其实是没有“如果”一词可言的。“如果”一词就像阳光下的一滴朝露,迟早会消逝的。

哦,不经意间,那段故事的序幕,就在一个夏夜里悄然拉开了。

不错,在那个夏夜里,她首次登场了。

这,这是小街上的一个故事。

我所生活的地方,是岭南地区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街。这小街,怎么说呢,他是一个乡镇的中心之所在。具体说来,比起县城,有所不及;与附近的村屯相比,又略显热闹、繁华。哦,也就是说,它处于县城与村屯之间,是二者的过渡地带。

或许,这样说,依然显得有点不着边际。哦,就从住房的角度,简单说说吧。县城以及那些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到处是一片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在这方面,小街自是望尘莫及的了。而村屯呢,住户多半是独门独户的,还时常有一个或大或小的院子,从居住空间的角度来看,还是比较优越的。哦,就像那两句诗所说的:“青山横北郭,绿树村边合”。显而易见的是,小街有别于城镇与村屯。

小街上的房子,当时一般为老式的砖(泥砖)瓦结构,是一间接一间的。而左右相邻的两处住房,时常有共用一面墙的现象。但就其中的某个住户而言,步入大门之后,就会使前后依次排开的两三间房子。在当地,这样的一间房子,叫一进。因此,小街上的房屋,多半是见长不见宽的,用一些人的话来说就是,你们街上人的房子,就像“火车车厢”一样。当然,一些住户在最后一进房屋的后面,也会有一个小院子。不过,跟村屯相比,这样的院子,毕竟小多了。这样一番比较之后,小街的特点,也就有了点眉目了。

我家所在的小街,严格说来,应该叫老街。她,她由两部分组成:蜿蜒向东的,叫东街;绵延西去的,是西街。我家,在东街。跟老街相对而言的,就是新街了。所谓新街,主要是因为它位于新圩场,是近几年才发展、形成的。新街,位于西街以南,有一条东西向的马路经过。大概是交通条件更为优越的缘故吧,这几年,新街真是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了。如此相比之下,老街就像一个迟暮的美人了。

以前,圩场(集市)是设在西街的。近年来,随着新圩场的建成,即使也就搬到新街去了。我们这一带的人有赶圩的说法,三天一圩。在每三天之中,不是圩日的那两天,当地人称为空日子。哦,在本地方言之中,由于“圩”跟“输”同音,一些心思比较敏感、细腻的人,有意无意之中,都不说“赶圩”,而说“赶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