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阳光下(四)(1 / 1)

不错,大冬天里,能够驱走寒意,给人带来温暖的,是火。

有一些同学,就喜欢做这样的事情:找一个圆柱形的器具(如罐头筒),用细铁线系住顶部,就像拎起了一个可以移动的小火笼,里面再加上炭火的话,确实就可以烘火取暖了。不过,这种方法只局限于个体,“收益”的人较少因而实际意义不大。

比较受人欢迎的自然就是,到离学校稍远的地方去,找些枯枝干草,烧起一大堆火,一群小伙伴围在旁边,烘个痛快,甚至是烘出汗意来。在这种时候,望着那通红的、摇曳不定的火苗,我的眼前,似乎就展开一片花红草绿的原野来,呼吸中仿佛也感受到了一丝春天的气息。我甚至会有这样一种幼稚的想法:所谓“伙伴”,就是一些围在一起烘火的好朋友。

然而,课间一般只有十分钟左右,要想到离学校稍远的地方生火取暖,并不现实。

上面提到,教室南边是一条狭长的泥质小路。认真说起来,这小路,其实还是有一米上下的高度的:小路以南几十公分处,就是一片菜地了。也就是说,这菜地最北端与小路路面的垂直高度,约为一米。这一米左右的高度,就没有一点文章可做吗?

小伙伴们所玩的游戏就是,或是一对一,或是三五成群对四六不等,将对方挤到下面的菜地边上去。不难想象,这样的游戏,对双方来说,机会均等。你挤我我推你的,那姿势或动作什么的,或许难登大雅之堂,不过,倒也说得上是热火朝天人声鼎沸针锋相对什么的,运动量自是不容低估。于是,汗意渐起之际,有些人得手了,成功的将对手挤下了小路;与此同时,有些人失意了,没能在小路边站稳脚跟,只能落到菜地边上去了。

当然,输赢胜负、得失成败还只是暂时的,那些被挤到下面去的小伙伴,多半不肯就此俯首称臣,上来之后就会展开反击,以报“一箭之仇”。当然,那些暂时得势的同学,自然不会轻易就范。这样一来,新一轮的角逐,瞬间就上演了。常常是这样的,就在双方争夺得如火如荼之时,“咚——”的一声,上课的钟声敲响了;正是:

课间小路龙虎斗,势均力敌声震天。

冤冤相报何时了?钟鸣罢斗汗意间。

哦,正所谓“钟声就是命令”,小伙伴们再怎么调皮贪玩,当此之际,也还是“顾大局,识大体”的,深知及时赶回教室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说,套用一下那句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以后的日子里,课间(也就是机会)还多的是,要一决高下,或者说是一雪前耻,也不急在一时。当然,如果往深里说,这挤人下路,说到底也只是一种游戏,如果太认真太较真太偏激,只会自找苦吃自寻烦恼。

是啊,如果撇开那些“输赢成败”,这路边挤人的游戏,给小伙伴们带来的热力与欢乐,当不在那火堆之下;而且,这游戏简单易行,不至于影响学习,值得肯定。

对于这小路南侧的菜地,我又该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