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寒冬(十八)(1 / 1)

这“盛席华宴终散场”,说的大概就是人生的谢幕吧?

从整体上看,《红楼梦》里的这几句诗,显得有些消沉、悲观。然而,不必讳言,它多少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生在世的无奈、辛酸与凄楚来。在尘世间的这一遭,我们本是空手而来的;离开的时候,又能带走什么呢?昨天晚上,父亲临终之时,为什么闭不上眼?他,他是放心不下啊!人一走,就一了百了了,只是,活着的人怎么办呢?

那泪水,固然是为逝去的亲人而流;然而,更多的,恐怕还是为自己而流。因为,活着的人失去了依靠与庇护,于是自悲身世。哦,如果是那些得享高寿的人驾鹤西去,主人家甚至会在出殡之后改贴红对联,也允许客人们划拳猜码,多半就是因为,那些老人家,在世上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他的子孙后代早就可以坦然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了。“红白喜事”这个词,其实就包含着这么一层意思。或许,在那种情况下,是可以笑看生死的。

对于我们兄妹几个来说,以后的日子,无疑是极为漫长而艰难的。说得具体一点,少了一个顶梁柱之后,就靠母亲一个人,如何吃得饱穿得暖,都将是一个问题。我不愿看到别人那些怜悯的眼光,然而,我偏偏就是一个尚不能养活自己的孩子。老天啊,你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如何才能相信命运是公平的呢?

那一座新坟,离我家的实际距离,其实尚不足一公里。只是,就是这短短的几百米的距离,却始终再也无法逾越了。因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哦,如果还真有在天之灵的说法,那么,此时此刻,父亲肯定是目送着我们走在返回家里的路上了,那么,他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交代一番的呢?哦,或许,他现在是在说——

想到这儿,我回过头去。

薄暮下,视线尽头处,我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小黑点了。

几小时之后,前来吃白事酒的客人们,陆续散去。哦,席间,我的一位表伯,领着我的哥哥,到各个酒桌前,做孝子答谢。哦,那些客人们,看到一个十多岁的孩子,逐桌抱拳行礼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这,这是一种礼节,这我知道。哦,我也知道,不管什么样的酒席,都有席罢人散的那一刻。是啊,各有各的事情,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一切,我眼前的一切,渐渐变得平静下来了。

我家的客厅中央,生起了一堆热气四溢的大炭火。

围坐在火堆四周的,是跟我家最为亲近的几个人。在火光的映照下,他们的嘴角似乎都在微微的动着,似乎要说些什么。只是,一时半会儿之间,谁也不曾先开口。

我,我也围坐在火堆旁。其实,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我一时也不至于有什么倦意。这样的一个夜晚,对我来说,那晚眠的时间,还早着呢。

强忍着那要夺眶而出的眼泪,我默默的打量着这个三四十平米的小小的客厅:唉,也就是二十多个小时之前,在这客厅的东北一侧,我的父亲,咽下了人生的最后一口气。那一刻,我心如刀绞、痛不欲生。二十多个小时之后,也还是这个客厅,只是,我再怎么极目搜索、望眼欲穿,父亲的身影,都是不可能再出现的了。唉,此去西北数百米之外的那一抔黄土,就是我父亲最后的栖身之处。哦,如今,如今家中的这一切,他泉下有知的话,还能知晓吗?我的父亲,我,我多么希望,能够在见你一面,哪怕只是电光石火的一个瞬间。如今,我依然是头痛欲裂,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来。哦,这客厅,我家的客厅——

“妹子啊,”只听我的一位舅爹,这样对我母亲说,“你早点跟我讲,孩子他爹,唉,恐怕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