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阳光下(五十三)(1 / 2)

“如果是去洛满,这么快就过彭桥吗?”乘务员叔叔解释道,“这条河,叫做鹧鸪江。这趟列车,是开往桂林方向去的——”

以前也见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说法,不过,我体会不深。如今的这个下午,这位叔叔的一席话,有理有据,听得我叹服不已。说真的,这“鹧鸪江”什么的,我不太熟悉,不过呢,搭错车这件事情,我已经是确信无疑的了。

叔叔的话语,拨开了我心头的迷雾,只是,原本应该说一声感谢的那颗心,霎时却沉重得如同系上了一块大石头!愣了片刻之后,我还是从牙缝里挤出了那句话:“那,怎么办呢?”

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之后,这位叔叔这样说道:“这样吧,再过一阵子,就是鹿寨了。你,你就在那儿下车。夜里九点多钟,有一趟从桂林返回柳州的列车,你再想办法回到柳州来——”他说着,还扫了车窗外的河水一眼,与此同时,还皱了皱眉头。

正所谓大恩不言谢,于是,我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不曾说出“谢谢”二字来。

当然,更真实的应该就是,尽管叔叔所指出的这条路,条理清楚,线索分明,就像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然而,真正要做到,依然困难不小,至少,也将是几个小时之后。

打一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方,一个登山者,身心俱疲之际,就算知道山的那一边就有水源,然而,抬头仰望这边的山峰之际,恐怕依然要倒吸一口凉气。

二三十分钟之前,踏上车门之际,如果仔细看看车窗车牌上的那些文字,就不止于此了。又,在车上隐隐觉得不对劲之际,我只要开口问问,也是可以及时下车的。

只是,人生没有如果;要说有,那也只是“后果”。

自欺,自以为是,就这样把我送到了这尴尬的处境。

其实,好几个小时之后,就算我能够顺利的返回柳州,前景依然是颇为不妙的,因为,什么时候回到小街上,依然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在这几个小时的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