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东番的前世今生(1 / 2)

第六百八十一章东番的前世今生

对台湾的官方文字记载,可追溯到三国年间。

三国时期,吴主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得夷洲数千人还。”这里的夷洲是就今日的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军队抵达台湾的官方记录。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隋炀帝曾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湾)。在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

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南宋年间,将澎湖划归福建路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大陆和台湾的联系日渐频繁。

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元世祖曾派员到台湾宣抚,并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虽然没有直接将台湾岛并入其内,却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

明朝初期仍设澎湖巡检司,直至后来年因实施海禁而废除,并把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后来又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复设澎湖巡检司。不过,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的台湾,在官方的称呼中,叫做东夷,而有书云:东番夷,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洋岛中,起魍港、加老港、打鼓屿、小淡水、双溪口,……皆其居也。

说白了,这东夷就是对这个岛和这个岛上居住的那些土著人的称呼,而在现在这个时代偌大的东夷岛,只怕算上土人,也不过是几万人,还分布在偌大的一片区域内,如此地广人稀的地方,又因为地利之便,成为海盗们的栖息地自然也是无可厚非。

这也看得出来,这苏家别看在江南人五人六的,只怕出海之后,也不是一个什么善茬,要不然,福建广东那么多地方,可以作为他们的商行船队的立足之地,他们却偏偏选择在东番岛上开辟自己的基业。

“红毛鬼,是佛郎机人么?”沈运觉得有这个可能,不过按照他了解的历史,好像葡萄人和荷兰人争斗了一场,应该是有胜负,然后,这东夷就成了荷兰人的地盘。

“是荷兰人!”苏南山的回答,直接粉碎了他最后的一丝疑虑,果然还是荷兰人。

“说说你苏家在东番的情况,已经荷兰人的情况!”沈运有些兴奋起来,这可是一个意料之外的事情。

和倭国九州上的乱局比起来,这东番岛上上简直是干净纯粹的多,澎湖巡检司名义上管辖着东番岛,但是,大明的水师的德行,谁都知道,也就是个名义上的事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