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关山的发家史(1 / 2)

第七百九十九章关山的发家史

说是城池,其实和一个海盗窝也没什么区别,反而这港口是关山月的生财之道,倒是打理的更爽利一点,甚至为了吸引客商,他们在码头上还在努力的维持这治安。

这是关山月想洗白上岸的的努力,他不想一辈子都在海上飘摇,做一个朝不保夕的海盗,此刻哪怕他不是名正言顺的占据着这里,但是,王城的女王一旦要重新掌握权利,派人来或剿或抚的时候,他就有了立身的本钱,甚至可以摇身一变,变成这孛泥的正儿八经的官员。

这个还真不是他的痴心妄想,当年几乎是堪称孛泥宰相的张拿督,出身就是一名海客,到最后虽然难免横死,但是,那也不是因为他的眼光和行事出了问题,而是家门不幸而已。

所谓杀人放火等招安,这也算是江湖人洗白最简单的方式了。

但是,无论如何,在这之前,他都没有想过靠着自己以一己之力,可以对着王城这么平推过去,甚至一统孛泥,别说他没这么想过,他敢保证,就是此刻在孛泥各地占据着自己的地盘的大大小小的那些海客,军头,都没有这么想过。

敢这么想的人,早就已经死了。

孛泥的势力太多,实在是难以出现那么一个强有力的人物,一统四方,最后推翻旧朝,建立自己的王朝霸业,这些大大小小的势力,就好像是竹篓里的螃蟹,那个最先想出头爬出去的螃蟹,总是会毫不犹豫的被其他的螃蟹重新拉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王城的女王,在如今的风雨飘零的形势下,依然可以支持的最重要的原因,有人反对她,就会有人拥护他,那些割据四方的大大小小的家伙,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但是,现在形势明显的不同了,这些外来的家伙,实在是太强大了,有大明人,有番人,他们组成这样的船队,不知道要去做什么,但是很显然,小小的孛泥,绝对不是他们的目标所在,从那个于先生一言不合就调集上千人的番兵,去王城“借粮”,就可以看得出来,在这支强大的船队的人眼里,孛泥只怕连他们前进路上的一块小小的绊脚石都算不上。

关山月的家,大概也是这城池里唯一算得上过得去的地方,对这里,沈运实际上也没报什么希望,看着那用黄泥和木枝糊弄起来的城墙,沈运就知道这城池是一个什么货色了,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他海外抚慰使司战时建造的营地,看起来也比这所谓的城池更有防御力一些。

“大人莫要笑话,就是那王城,其实也比我兴安港口好不了多少,不过是在内城,有一些砖石建造的城墙,在外面,也都是这样糊弄人的东西!”

关山月对沈运的疑问,讪笑着解释道:“这等蛮荒之地,自然比不得大明的繁华,我漳州一个县城,也足这所谓的王城差不多了多少了!”

“漳州地方不错!”沈运点点头,他海外抚慰使司新进的不少官员士兵,都是来自漳州。

“谢大人夸奖!”关山月喜笑颜开,就好像沈运是夸奖他自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