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1 / 2)

第九百七十一章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大半个月的时间,是在船上渡过的,船队冲淡水出发,已经足足快二十天了。

二十天的时间内,船队才离开大明疆域,行驶到大越国升龙府的附近,这个速度,真是不算太快。

其实,这也就是因为从淡水出发,船队一路都是在大明境内,所以才会有这么的速度,堂堂潞王率领海外使团出使海外番国,这的确是算是近年来朝廷对外的一件大事情了,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官员,也从朝廷的正式公文和邸报中,确认了这样的消息,那么,不管是会做官的,还是会做人的,又或是真对这次朝廷的大手笔由衷赞赏的官员们,少不得都来凑一波热闹了。

沿路停靠的几处,都有大量的官员迎来送往,潞王也不是一个低调的主儿,尤其是这次的出行,有了他皇帝哥哥的首肯,变得光明正大了,他少不得也要将这几月的郁闷的提心吊胆发泄出来,这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当地的官员打成一片,听听他们的奉承,接受他们的款待,顺便将自己的形象打造的更光辉一些。

沈运也并不反对在大明境内速度慢一点,哪怕是船队的商船准备好几个月,但是,依然有不少的商船,采买的货物没有到齐,又或者是需要到这些港口将采买的货物送上船来,潞王上岸迎来送往的时候,船队并没有干等着他,对沈运来说无非就是搂草打兔子的事情而已,不多在乎这么几日。

正经是这么庞大的船队出行,每到一处,场面极其壮观,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这对这些沿海的百姓有着极大的震撼,他们只是在故事里或者是传说中听过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没想到在他们的有生之年,也能看到这样的壮举。

这对于百姓们对大明的自豪感已经船队的船员士兵们的事情,都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事情,那么,沈运又何乐而不为之呢?

直到离开了广州,穿过琼州海峡,船队这才慢慢的进入了状态,而潞王的心里,也才真正有了离开大明的感觉。

整个船队两百多艘船只,三艘护航船队的战船打头,三艘护航船队的战船在最后殿后,其余的六艘战船,则是在船队中游击策应,在船队的两侧,是四十多艘商船自带的护航船,这些护航船护卫着船队的左右两翼,将所有的商船和各种辅助船只全部包裹其中,保护起来。

这些商船的护航船只的战力和战船自然没法相比,但是,如果不是遭受国家力量的海上力量的袭击,这些护航船只足有保护整个船队了,当然,双方的海上力量,至少都是得在一个层级的,毕竟这些商人的护航船只,基本都没有装备火器,靠的都是火器应用之前的那些海上战斗的装备和战术作战,这样的战力,在面对西班牙或者是荷兰人的海上力量的时候,无疑就是一帮民船,这个时候,护航战船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他们的存在,除了震慑抱有敌意的任何势力以外,就是直接面对敌人的高端战力了。

整个船队在海面上铺开,哪怕是编队足够紧凑,也是绵连是十多里,船只和船只之间的通讯,除了船只旗号,就只能靠着各种小船充当传讯船,穿梭在其中了,若是风平浪静的日子还好,若是遇见恶劣天气,光是船队里这些船只之前保持编队,就是一件令人崩溃的事情。

所以,一旦离开了大明疆域,沈运就严格下令,整个船队的航线,不得超过海岸线三十里,整个船队的前面,有着斥候船,严格的执行着他的命令,确保船队没有偏离航向,这样的话,即使遭遇到了恶劣天气,有掉队的船只,也能就近靠岸,等到风暴过后,再绝对是回转大明或者是追赶船队。

升龙府是大明对安南国国都的称呼,据说当时安南国李朝的第一任国主,在路过升龙府的时候,看到一条金龙从水中一跃而出,升腾到空中,于是,将这里原来的名字改名为升龙府,并决定在这里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