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山狩猎(1 / 2)

西夏国都兴庆府,东有黄河径直由南向北,西有贺兰山横亘。此贺兰山,绝非贺兰五虎占山为王的贺兰山。

贺兰山最高海拔逾三千米,南北延绵两百多公里,宽约三十公里,山体巍峨壮丽,东面是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西侧地势渐缓,邻接阿拉善高原。贺兰山因地势险要,常常成为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得贺兰山,就可打通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界线。

岳飞曾在《满江红》中提到“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指的就是要像西汉卫青将军一样,踏破贺兰山,赶走匈奴人的侵袭。

贺兰山深处,屈平和李昌佐带领五千余人的兵马,正在蜿蜒崎岖的山道上艰难行走。到了地势陡峭的路段,战马的四肢都不能站下去,士兵们还得合力将战马推着顶着走过去。

只要不陨落山崖,磕磕碰碰都是小事情。

“元帅,现在已经进山第二天了,道路太难走了,按照我们的脚程,起码还要一天以上。”李昌佐说道。

屈平是大宋天下兵马副元帅,如今出兵在外,当然要称呼他为元帅了,只不过指挥权依然在李昌佐手里。就算李昌佐要把军权给屈平,那也要看部将们乐意不乐意,如今非常时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人都没有就军权问题表露过态度。

屈平说:“还好中旬的月光比较亮,我们还可以将就着夜行军。否则晚上又不能点火把,速度会更慢。”

李昌佐看了看天,心中再次地感谢了上天。

李昌佐感叹说:“这走山路,马比人更困难。”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加油吧!”屈平说。

“咦,加油是什么东西?”

“就是加把力,这是我们家乡的俚语。”

“哦!跟做菜多加点油是一个意思吗?”

屈平懒得跟他解释:“你理解得很透彻!”

李昌佐笑道:“原来加把力还可以这样说,有意思!”

“你要是喜欢学,还有更多你没听过的说法呢!”

聊聊天放松一下也好,李昌佐来了兴致,问:“哦,愿闻其详?”

屈平脱口而出道:“卡孟!干八德!坏挺!”

“哈哈哈……”艰难的行军路上,响起了愉悦的笑声。

李昌佐招呼将士们道:“将士们,注意安全,加快速度!”

西夏皇宫。如今李乾顺面临内忧外患,心事重重,整个皇宫都迷茫着灰暗的气息。

宰相陈泰深夜叨扰皇上李乾顺,有要事禀报:“圣上,大事不好了!”

李乾顺刚从睡梦中惊醒:“怎么啦,是不是发现叛军行踪了?”

李昌佐从视线消失,让李乾顺一直茶饭不香。倒是明面上渗入西夏境内的宋军,李乾顺还不太恐慌,因为从南面回援的军队已经在阻击吴玠前进的路上了。

“没错,刚刚得到消息,臣便一刻也不敢耽搁地火速进宫来面圣。叛军竟然绕道攻击定州了!”陈泰说。

这个消息是下午送到兵部的,陈泰一个人是隐瞒

不住的。但能托一时便是一时,陈泰便召集兵部各位大人商量对策,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还是赶紧将消息送呈皇上,请皇上定夺。

李乾顺说:“什么!竟然迂回到定州了!定州兵力有一半南援去了,快,赶快飞马传报,让他们回防定州!”

陈泰说:“皇上莫慌,臣收到消息,便立即派人去调遣援兵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消息?”

“傍晚的时候,臣怕先向皇上禀报,一来一回,路上耽搁时间太多,便擅自调兵遣将了。请圣上降罪!”陈泰早就想好了说辞。

李乾顺道:“爱卿考虑周全,何罪之有?兵贵神速,希望援兵能救援及时。不知定州现在什么情况……”

陈泰说:“定州乃京师北方最后一道防线,虽然目前兵力不足一万,但是城高墙厚,护城河又深又宽,除非叛军长了翅膀,否则就算他强攻,也需费个三五天以上。”

李乾顺还是不放心:“战事犹如风云,变幻莫测,谁能说能准确。龙州、宥州便是前车之鉴,爱卿切莫掉以轻心。”

陈泰便道:“圣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