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携造化而回(1 / 2)

焚戮纪 轻雨青狐 1173 字 2021-04-30

对于自己没有能带走文书乡中的文圣书卷,陈锡康心中并不觉得可惜与遗憾,毕竟做学问这样的事情,还需要真正的读书人来才行,而自己作为一方王者,身上有太多的是非对错,甚至有时候便是自己懂得那些个道理,但依旧要与之背道而驰,违心而行事,所以陈锡康也大概知道为什么那副书卷上的一些文字对自己爱答不理。

不过能带走一页书卷上的十个字,陈锡康已经心满意足了。

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陈锡康觉得,自己带走的十个字就好像真的只属于自己一般,别人就算是见到了,顶多就是借去用用,根本就拿不走一般。

对于自己心中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只觉得有些滑稽之下,陈锡康也没有对老村长问出口,而是心情大好的离开,朝着老村长所说的另外两个地方去了。

虽然率先在香樟中知道了那座天抬山背后大千世界的事情乃是从香樟老村长口中,不过当陈锡康问出老村长等人为什么恪守先祖教训,在漫长的岁月中镇守那么多年依旧对山的那边有如此浓郁的执念。

对于陈锡康的问题,老族长的回答十分坚定与果断,不过老村长实际上却没有讲清楚。

不过现在没有关系了,老村长没有讲清楚的事情,在文书乡出中,身为大儒的老族长学识渊博,又有圣贤之心下,将道理与香火之情都尽数给陈锡康讲的明明白白。

用老族长的话来说,不管山那边当初是出于什么想法抛出这方小世界,又不管山那边对这方小世界抱着怎样的期待,甚至两边已经有数千年没有任何联系,这边的人除去了火种之外,甚至已经不知道那些陈年往事,但若是有能力了,山的那边还是要过去看看的,至于过去之后与山那边的如何相处,去过才知道,因为这片小世界的根,还在山的那边。

当然,五天当中,老族长与陈锡康所说的道理远远不止如此,只是陈锡康挑了最为简单也最为让凡夫俗子都能理解的到底而已。

为什么我们要费这么大力气翻山越岭去山那边,自己好好活着不行吗?

反正如今这片小世界的一切都已经开始踏上正轨,而与山那边已经老死不相往来数千年,所谓的祖地与香火情,早就断了。

对于山那边的事情,若是传出后,天下一定会出现这样的声音,而且还不少,不过陈锡康那时候只想说一句大家都听得懂的话,能听到心里面去的话就行了。

为什么要翻山去到山的那一边?当然是去拜一拜老祖宗了,也只是拜一拜老祖宗,就如同逢年过节,上山扫坟一般,因为那是根。

从文书乡村离开,陈锡康便没有再慢悠悠赶路,而是动用修为后,先是去了有半仙头骨的大同寨,而后有去了有九截龙脊的牛栏山,而表明自己的身份,并且若隐若现的展现了自己在香樟村与文书乡的所得后,陈锡康自然被两个村子中的火种恭敬接待。

虽然在两个村子中见到了半神铜鼓,也见到了那盘踞在九座大山上的九截龙脊,不过陈锡康也只是让两大传承稍微迸发了一些光辉,算是让两大传承醒过来了一会。

陈锡康的机缘在无字碑上,所以这两桩机缘只是对其人的身份示好,并没有跟随其人一起离开,对于此,早有预料的陈锡康自然不意外,而且即便知道这样的两大机缘之后不出意外的话,会被汉帝与夏王各自占有,陈锡康非但没有任何忌惮与嫉妒,反而还有些喜悦。

翻山越岭,一个人固然走的快些,可一群人才能走的远些。

对于天抬山那边的风景,陈锡康想去看看,但是得拉上汉帝与夏王。

听了老族长的话后,陈锡康便觉得,所谓的大道中兴之人与三阳开泰,还是有些道理的。

陈锡康来去匆匆,只在后来的两个村子中各自停留了一天,虽然自己没有能将两大机缘带走,不过却告诉纯子中的火种,之后不久两大机缘的各自造化之人便会相继出现,而对于此,村中守候了数千年的村民们心中自然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