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随风城识妖(1 / 2)

出鞘 祠梦 3503 字 2020-11-24

离开凉国之后,一路皆是顺遂。

这一日,暮色苍茫,瞑烟四合。

一袭锦衣的少年剑客,与小师妹一起出现在随风城城郊外一座小山上。

桥过见村,村过见城,少年站在半山腰,向下望去,约莫还有十几里路就能进入随风城。

方才跟一位上山砍柴的樵夫打听过了,那人说是随风城夜里有宵禁,亥时便不能出入城门了。

眼下已过戌时,李子衿不由地提醒小师妹加快脚步,赶忙到城中过夜去。

春天的夜里偶尔会起风下雨,冷得刺骨。

炼气士需得炼神境以后才能将灵气覆盖于浑身体表,御寒御热,故而如今培元境的少年,尚且不能够真正意义上以天为被以地为席。

明月初升,天色已向晚。

下山途中,小师妹忽然说渴得厉害。李子衿便与红韶二人来到一座小院前,打算想这户人家讨碗水喝。

李子衿轻敲屋门两下,里头的人问道:“谁呀?”

少年赶紧说道:“冒昧打扰,我与师妹二人借此过路,想讨碗水喝,这方圆几里内就只有先生一户人家,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屋里那人又说道:“赶路人抓紧离开,前头就是随风城,你速与你师妹二人进城喝水去吧,莫要在此耽搁。”

李子衿愣了愣,觉得那人约莫是不愿意白给一碗水,又说道:“奔波跋涉,在下实在口渴,愿花银子买先生一碗水,先生可愿意?”

谁料屋里忽然传来一声清脆响亮的摔碗声,乍一听,摔了个粉碎。红韶方才将耳朵贴在门上,冷不丁地给那摔碗声吓了一跳,身子向后一缩。

屋里那人骂道:“好言相劝,你怎么不识好歹呢?!难不成你是个瞎娃子,看不出此地蹊跷?”

李子衿微微皱眉,觉得那人不该如此不近人情啊,自己分明都已经说愿意花银子买一碗水喝了,那人为何还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正值少年踌躇不定之时,身后那头别玉簪的白衣少女忽然惊道:“师兄!那是什么?”

锦衣少年后退一步,抬头望去,果真瞧见那院子上头有丝丝缕缕青雾萦绕,隐隐约约,若隐若现。

几乎出于下意识的反应,李子衿赶紧从包袱中取出一张黄纸符箓,暗自催动灵气使符箓燃烧。

那张黄纸符箓燃尽之后,在地面上的灰烬堆叠成了一个端端正正的“妖”字。

识妖符乃是道门符箓中,被龙虎山道长们广泛应用的一种符箓。高境界修士仅凭双眼便可识妖气、鬼气、魔气。但低境界的炼气士,哪怕亲眼看见那团青雾一般的“不详”存在,也难以判断敌人究竟是妖还是魔,亦或是鬼魅。

但若手握识妖符,向其灌注灵气,使识妖符燃烧,燃尽之后,余烬便会告知炼气士,究竟是妖物还是魔物还是鬼物。

“妖气。”李子衿沉声道。

屋里那人见外头沉默片刻,却又有了动静,试探性问道:“年轻人还不走?!非要等那妖物来取你师兄妹二人性命不成?”

少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先生为何不走?”

那人再度摔碎一只碗,发出噼里啪啦的动静,怒道:“我与妖物斗法三年有余,连一双腿都折在那妖物手中,怎甘心就此离去。就是死,我也要拉着它陪葬!亥时一到,那妖物便会来与我决一死战,你们赶紧走,走啊!”

听完这话,李子衿心中大定,原来是屋里那位先生,腿脚不便,他取下翠渠剑,喊小师妹帮忙拿着剑,然后一掌破门而入,径直走进院子,去往那屋子。

屋里的人听见脚步声,边骂边摔碗,少年却不顾他的叫骂,直接进屋,果真看见一个下半截身子虽有衣物,但却“空空如也”的中年男子,大概不惑之年的岁数,那人卧在床边,掌心一轮宝镜,散发着粼粼白光,许是那一门防身法宝,瞧着有些厉害。想来,那中年男子便是凭借着这轮宝镜,才能在失去双腿之后,还能与妖物僵持不下的吧。

那男子见一锦衣少年龙骧虎步,快速来到屋里,只是朝自己轻轻抱拳:“四海之内,皆是朋友,先生既然腿脚不便,我便背先生入随风城。”

他哀叹道:“我已是个废人,抱有与妖物同归于尽的决心,你又何须被我牵连。眼下亥时快到了,若你自行离去,说不得那妖物还追不上你们,可背着我,如何能够逃得掉?观你气象,也是个有仙根的炼气士,岂不知妖物最喜吸食你这种炼气士的灵气与精元?”

那少年只笑道:“先生所言不错,我自然是炼气士。只是先生有一事没说中。”

李子衿背起那人,快步朝院外走去,在那人疑惑的眼神中给出答案。

“在下还是一名剑客,素喜抱不平。”

瞥见李子衿背着一位中年男子出来,红韶惊讶不已,怀中抱着一柄文剑仓颉,一柄古剑翠渠。在李子衿那句“红韶,我们走。”之后跟在李子衿身后。

只是,少女奇怪的是,为何师兄今日的脚程看起来慢了许多?哪怕是平时为了让自己跟上他,师兄也不会是这种速度。

更别提若是师兄同时提起灵气与真气,加上那“嗖”一下就消失的身法了。

少女还不知道李子衿已经给那门身法取了个名字——折柳。

她总以“嗖”一下来称呼李子衿的折柳。

伏在李子衿背上的那中年男子忽然问道:“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李子衿。”他轻声道,“前辈呢?”

中年男子缓缓道:“鱼杨。”

说完,他瞥了跟在旁边那白衣少女一眼,红韶会意,赶紧说道:“鱼先生好,我,我是红韶。”

那人沉吟了片刻,忍不住问道:“谁给你取的名字?”

红韶伸出一根玉指,指了指一袭黑红锦衣的少年。

鱼杨哑然。

往前跑出两里地后,三人来到一片城郊外那片梨树林。

穿过这片树林,便能进入随风城。

三人知道。

妖也知道。

李子衿却故意在这边,放缓了速度。

鱼杨手持宝镜,看着其上粼粼白光蓦然开始闪耀,他暗道不好:“李子衿!此时将我扔下,你师兄妹二人尚且可以脱身!我会以玉珂镜拖住蛇妖,为你师兄妹二人争取一线生机!”

然而,中年男子的话也晚了一步。

亥时已到。

在三人身后,忽然有个斜影被月光照亮,缓缓拉长,逐渐追上,再之后,是重物在地上拖动,摩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响。

感受到身后的动静,李子衿脚下发力,纵身一跃,飞上一棵巨树枝头,连踩数根树枝,直至登顶。他将那位腿脚不便的中年男子放在树顶上,背靠着树干,而后再度飞下枝头,一把扯住小师妹的肩膀,扶摇直上,将她也安排在树顶,沉声道:“红韶,这位先生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少女紧握仓颉剑,重重点头,能够帮上师兄的忙,她便很开心。

李子衿回过头来,望向从身后道路疾驰而来的那个身影。

青色鳞片,大蛇如龙。

他横伸出手,红韶立刻将怀中的翠渠剑递给师兄。

剑到手中那一刻,人影已经消失于枝头。

鱼杨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拥有鬼魅般速度的锦衣少年剑客,一时语噻,只觉得那少年既然有这种身法,为何刚才不用这身法跑路?

在脚尖“轻点”树梢枝头那一瞬间,少年嘴角一扯,微笑望向那条大蛇。

如龙?

前不久,刚斩一条。

月升,人落。

从空中飞速落下的那个身影,在坠落的过程中,笑言一句“落蛟”。

话到,人到,剑也到。

一点寒光从翠渠剑尖滴落,悬于青蛇头顶。

磅礴剑意倾泻如注,夹杂着几分月色,几许春风,从青蛇头顶凶猛坠落。

青蛇盘尾蜷缩,双眼凝聚出一道灵气光幕,升上头顶,奋力抵抗,与从半空中倾泻而下的那一滴剑芒相互碰撞。

天地间,发出一声巨响。

少年剑客借剑芒之势,宛如驾驭剑气,使身体浮空,借青蛇那道光幕之力,一剑在身前,剑尖朝地脚朝天,左手握剑,右手并拢食指中指,轻轻抵住左手手腕,双手同时运转灵气,以那“横吹两岸柳”的一剑,意起,剑至,神到。

初了未达到金丹境这条硬性门槛,实际上这一式融入了春风剑意的剑芒,组合成全新的一式,这一式,已经堪比金丹剑仙使出的剑气。

青蛇妖本是大山深处的寻常蛇类,只因数年前有仙人御剑飞过,躺在飞剑上饮酒不停,一边饮酒,一边洒酒。那些从随风城城郊外洒落地面的酒碰巧滴落,酒有雄黄,本该驱散蛇类。

然青蛇似乎天生灵动,不但没有被那剑仙洒落的酒吓走,反而壮起蛇胆,硬着头皮,伸出舌头舔了一口。

一滴仙人酒,便让青蛇开辟识海,自此通灵,得以修炼。

起初它也只是偏居一隅,食一些鼠、虫,偶尔躺在山顶,汲取日月精华,吸食天地灵气。随着后来鸿鹄州的灵气越来越稀薄,再如往常那般修炼,修为寸步不进,这才让青蛇开始将视线投到食人,尤其是食炼气士的精元与灵气来。

附近的山野村落,倒也出过几个具有仙根的炼气士,都是些明窍境或者凝气境的小修士,自然不是青蛇对手。也不是没有过那想要为民除害,打算行侠仗义的修士路过此地,打算斩妖除魔。

然而青色机敏过人,狡诈无比,总拣选亥时之后出没,且不会每次都停留在一个村头。若不敌炼气士,便早早溜之大吉,那些修士总不能一辈子都守在随风城外,与青蛇干耗此生吧?

其实鱼杨也是那打算斩妖除魔的炼气士,并且在这随风城外,与青蛇一耗,就耗了三年之久,乃至自己的双腿都折在青蛇手中,苦矣,惨矣。

青蛇头顶的灵气光幕逐渐不敌李子衿那一式声势惊人的落蛟剑法。

它还是只洞府境的妖怪,睁眼看那少年,只看见他是培元境,想着哪怕是剑修,当以洞府境看待,那也不过与它同境而已,想来奈何不了自己。

不曾想那少年一出剑,便“随手一剑”施展出如此凌厉的“剑气”,剑意之重,让青蛇感觉头上悬有一座山岳,压制得它喘不过气来,仿佛下一刻,便会真的有座大山从天而降,将它砸个稀巴烂。

情急之下,青蛇身形瞬间缩小数十倍,最终凝聚成一个人形,乃是一位赤条条的女子。

她佯装苦苦求饶道:“剑仙饶命!奴婢再也不敢害人了,愿替剑仙做牛做马,以报不杀之恩。”

嘴上如此言语,然而少年却能从她眼中看到深切怨毒。

此妖虽已能化身人形,然而心性仍然极差,甚至尚且不能遮掩住自己眼角的怨毒与杀机。

李子衿皱眉,分明死到临头,还故意幻化出女子身形,不着衣物,妄图借机魅惑自己?

此妖诡计多端,狡诈无比,今日不除,日后恐她为祸人间。

念及于此,少年双目陡然睁大,右手骤然发力,将识海内所有灵气凝聚到一点上。

忽闻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