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故步自封的想法(1 / 2)

进入大门就是一片开阔的场地,周围种植了广玉兰、雪松、茶花、杜鹃花等花卉树木。整个厂区就掩映在绿树鲜花之中。

一长溜的厂房整整齐齐地竖立在那里,成东西向排列着。废气,印染污水的排放也都早已经纳入了县市的污水排放网络。

市里决定,让兴阳县加快发展,向西面市区靠拢连接。因为根据市委的计划,几年后,要把兴阳县并入市,作为兴阳区建设。

县委根据市里的计划,也就努力向着市区靠拢,希望早日与市区联合起来,与市区连成一片。虽然现在县和市区的连接点上还存在着一些空白地带,但这些小小的地方随着经济建设的强劲发展,在一两年的时间内,这些空白地带就会被填补上,与市区真正连成一片,成为市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工厂扩建工程的接近尾声,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也就紧锣密鼓的开展了。

根据设计的要求,这一期的新农村全部是两户会三户人家为一个单元的别墅式小区,周围种植高大的乔木、灌木和各种花卉。

图纸的设计是邀请了市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进行设计的。这一次的新建是统一的式样,统一的安排,没有差别,只有入住时间的前后之别。

但是这样一来,就需要很大的面积了。朝阳村原来的地就已经显得很紧缺了,这样一安排哪里还够。

经过村两委会的讨论研究,决定把临近的村子并入朝阳村。就把原来的朝阳村叫做朝阳一村,刚并入的那个村子叫做朝阳二村。

并存的报告递交道县市去了。消息很快的就传了出来。需要并入的那个村子的人们纷纷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就像是得到了什么奇石珍宝一样。

因为他们对村的人们早就眼红了,这次有了这样好的机会,谁家还不会欣喜若狂呢?虽说房产权不属于村民的,但你尽可以世世代代生活实用下去。

维修,水电,煤气等等的一系列配套设置都是村统一供应,村民免费试用的。即使购买其他的日常生活用品,你只要道村里的集体商场里去购买,也是凭票供应的。

除此之外,每年还有自己的劳动收入可以存起来。

不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吗?这不,我们就要吃上免费的午餐了。

生活在村里就是好!一百个好!

因此,村民们都像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一个个都在数遍了指头将佳期待。尤其是即将要并入朝阳村里的那些原先并不富裕的村民更是心如灯花并蕊开了。

这一次的新建是这样安排的,先在空的场地上建上第一批房子,待房子建成后,让原来最先搬入新农村的那些村民搬入新的别别墅。

紧接着,就把已经腾空的那些旧房子拆除后建设新房,建成后就让第二批村民入住。这样建成一批,入住一批,逐步推进,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发展。

这一天,李哲豪进入网络后看到一篇文章后面有很多网友在跟帖,于是也就看了起来。原来这篇文章是关于开国领袖的功过评价。

他先前还想只看不发评论跟帖,可是,他愈看越觉得气愤难平。这些乳臭味干的小人竟敢如此对毛主席如此品头评足,而且出言不嫌,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更有甚者竟然有人在那里胡言乱语了。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些小人简直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指鹿为马!

看着看着,李哲豪不觉怒火满腔,义愤填膺,舞动手指发出了一则评论:

“试问有那个国家的民众会对自己的开国领袖如此的大不敬!?就连被我们骂成猪狗不如的小鬼子们也没有这样去对待他们的领导人。

不肖子孙,数典忘祖到了如此疯狂地地步!这是民族教育的悲哀!教育的失败!古人说,养子不孝不如养猪。

有一位诗人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早就死了。还有一个先贤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发了这段评论后,李哲豪再也没有兴趣去看这样的跟帖和评论了。他觉得与这样无知愚昧的小人们去争论,只会徒让自己生出一腔怒火。历史自有公论,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会还历史一个清白的。不信,咱就拭目以待。

这样想着,当年的一件事情就又浮现在他的眼前,而这件事件又是他经手的。这是一件在当时闹得漫天风雨的事件——强奸女知识青年案件。

在当时,知识青年是一根高压电线,谁要是赶去碰一下,必定会遭到粉身碎骨的下场。当时,李哲豪不是也只差了一点了吗?要不是杨雅美挺身而出,后果不堪设想。

这件事情当初发生在附近的一个生产大队里。一个从上海来的女知识青年刘卫红,跟当地的一个叫钟谷光的青年谈起了恋爱。

那钟谷光当时二十岁,生的白白净净的,衣服文弱书生的样子,一头略显稀疏的头发,梳成规规矩矩的“三七开”,脸上总是带着衣服苦恼的神色,好像有想不完的事。

他是生产队的一个会计。

当时,钟谷光有一个童养媳叫胡晓芬,与他同岁,是他母亲为他抱养的,她也一直把钟谷光当成亲哥哥。

当钟谷光渐渐长大成人时,那胡晓芬也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姑娘。钟谷光的父母便开始议论他们的婚事了。

直到这时,他们这才知道月老早在他们儿时就用一根红线把他们牵在一起了。那胡晓芬对钟谷光是一往情深,可钟谷光却是无法接受这桩婚事。

为了逃避这桩自己不满意的婚事,钟谷光发愤读书,以图学业有成,远走高飞。他初中毕业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城的高中。毕业后恰遇文化大革命,他就成了回乡知识青年。

回到队里后成了生产队的会计。他的父母便又把他跟胡晓芬圆房之事提到了日程。钟谷光坚决拒绝这桩封建式的婚事。

痛父母当面争吵过,背后哭求过,婚事就这样被暂时拖延了下来。可是,圆房的阴影一直在困扰着他。他长年累月深陷在苦闷之中。

开始的时候,刘卫红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只感到这个小会计有点儿古怪。出于好奇,刘卫红边想接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