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章 规划(二)(1 / 2)

刘禅这才想起,正史上,益州群臣上表汉献帝推刘备为汉中王,称刘备为“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这是刘备集团对外宣称的刘备此前的职务、封爵,其中只有豫州牧、左将军、宜城亭侯是东汉政府曾经认可过的,荆、益州牧是群下所推,司隶校尉是刘璋所推,而同样是刘璋所推的大司马并不在其中。该表又云:“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据此可知,称王时刘备才正式以大司马自居。刘璋、刘备两人互相吹捧,所推的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当然不会得到曹操秉政的东汉政府批准。

“孝直先生言之有理,既然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不为曹氏所把控的朝廷承认,那就以大汉天子亲封、曹孟德亲承的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开府治事统军,发号施令,荆益两州军民必心悦诚服。如此行事,不但有礼有节,有法可依,有迹可循,天子乐观其成,倍感欣慰,那曹阿瞒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吃不出。那些居心叵测别有用心的眼红小人,诸如孙权等人,即使看不到我们好也无隙可寻,借题发挥。”

“孝直之言正和我意,我的意见与公嗣相同。”诸葛亮表态道。

“既然你们意见一致,那就正式建立左将军军府,统领荆益两州之军国大事。”刘备语言铿锵有力,拍板道。

刘备有意考察刘禅的才干,问道:“你入成都多时,对益州人才应该多少了解,如公嗣之意,左将军大司马府有哪些干才组成?”

刘禅沉吟片刻,起身向三人作揖行理,说道:“父亲,两位叔父,那斗儿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荒谬之处敬请斧正。”

“但说无妨!都是自家人,不必藏着掖着。”刘备慈爱地望着刘禅,眼里满是期待。

“是的,公嗣你就有话就讲,大胆直说,我和孔明都是你的后盾。”法正笑道。

诸葛亮和法正相视而笑,对着刘禅颔首示意。

“诺。”刘禅顿首,做了一个深呼吸,调整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清了清嗓子,继续道:“军府兼理军事、政事,不可偏废,如今处于战时,父亲必定是一手亲抓军事,直接统领一批重将宿将,如二叔、三叔、四叔、黄忠、卓膺、夏侯博、夏侯纂、张任、吴懿、严颜、霍峻、吴班、雷铜、黄权、李严、陈式、傅彤、张南、冯习、刘封、张著、赵融、宗预、辅匡、向宠、阎宇等。孝直叔父擅长奇谋画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为军府首席谋主,专门负责军机大事,谋划战和,必定能为大汉光复江山,开疆拓土。然父亲已年过半百,孝直叔父身体一直抱恙,为减轻负担,斗儿建议成为军府军机处,负责军事机要,由孝直叔父牵头,汇集胸有韬略的谋主、谋士参与,如孔明先生、郑度、黄权、廖立、彭羕、阎圃、邓芝、程畿、马谡等。孔明叔父乃公认的理政大师,董和董幼宰先生也是个中高手,两人同署左将军军府事。可成立政事堂,由他们牵头组阁,全权负责治政理事管民,确保足兵足粮。以荊州、益州、汉宁之英才充实之,殷观、刘豹、向举、刘敏、赖恭、邓方、刘巴、张裔、杨洪、费诗、秦宓、费观、李恢、杨仪、蒋琬等人可为州郡太守,或军府曹掾,许靖、庞羲、射援、杜琼、杜微、来敏等皆为益州名士,可授以名号官职,扩大声势,以示用人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