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三章 重见(1 / 2)

卒舞 我等天黑 1650 字 9分钟前

来到郡城的第一时间,贺难便给郡贼曹李仕通和捕头鲁鼎送去了邀请,而在散衙之后二人便如约而至,前后脚差了也就一刻钟左右。

两人没有同时过来倒不是为了避嫌,而是工作地点不一样,李仕通一般都在衙门办公,而鲁鼎大部分时间都在巡街。其实到了捕头这种级别也不用风吹日晒都在外面跑,但鲁捕头生性便是个闲不住的人,对他来说在椅子上坐着可比走路累多了。不过也多亏能有鲁鼎这样的人,郡城内的治安那是相当不错。

“嗬,又壮实了。”鲁捕头进门的第一眼就看到了山一般的魏溃坐在门口,而他也不客气,上去在魏溃的肩头捏了一把,如铁打一般的肌肉竟然是纹丝不动:“你们走这一段时间,我可也没少听到消息传到家里啊!”

“都是些真假参半的东西罢了。”贺难笑道,又拉住李仕通的袖子:“要说听,我已经不止从一个人嘴里听说过老李给我做了个牌子供起来了……我说你能不能给撤了啊?”

“早就撤了……”李仕通抹了抹头发,不无尴尬地笑道:“你们这次回来,要待多久啊?”

“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多吧。”贺难答道,刚好酒菜已经上桌,几人便边吃边聊。

这顿饭的确是带着目的来的,不过主要还是和老朋友见见面,否则贺难就多叫上几个人了。李仕通和鲁鼎算是最亲近的,有什么话要聊

的,说给他们听也方便些。

“创办学堂其实也不需要什么资质,一般来讲官府其实都不怎么干涉,只需要将信息报备上来审一审就行。”李仕通摸着胡子回忆道,虽然现在不主管这些,但原来也当了不少年县令,各类事务都有所经略:“前期筹备工作大体都需要些什么,改天我可以给你介绍个懂行儿的说一说——不过我倒是好奇,这学堂建起来了谁来教书?你自己?”

虽然官府才懒得管你找什么学问的人来教书,但对于学堂本身能否长期经营下去却是个大问题,李仕通这么问除了他好奇之外也是站在朋友的角度给贺难出谋划策——贺难本身的学术涉猎可不浅,但问题就是他没有功名,而就算有人愿意把孩子送进学堂里读书,人家也更愿意送到考中了秀才的先生的名下,哪怕是个童生都比你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家伙看起来要靠谱。

“这些我也都有考虑过,学问声望都靠得住的先生的确必不可少,不如您给我推荐几位,我去拜访一下?”李仕通的交际当中文人不少,肯定有比较像样的,贺难找他来指点算是问对人了,而老李也是将这事给承诺下来,当场便说了几个自己比较满意的——其实考中了功名也未能做官的人不少,因为官吏选拔也是从上往下、从前往后层层筛选,这一来二去就会有很多人得等着哪一天有官职轮

到自己头上才行,而家境贫寒不足以供给自身参加再上一级考试的也大有人在,能请得这些人来学堂那对双方都是好事。

而文的聊完了,贺难也没有冷落鲁鼎不是?鲁捕头江湖游勇出身,生平最爱结交豪杰,贺难为马商组建护卫队,其中人选也少不了鲁捕头参谋——不过在盛国的基层官吏选拔当中,武职要比文职宽松许多,哪怕是小吏也要求至少考取秀才,但武职的讲究就没有那么多了,只要身强力壮四肢健全就能去应招做个捕快。

当然,这条路的尽头也不过是像鲁鼎那样的捕头而已,说到底也还是“吏”的一种,要是想谋取官位要么参与武举,要么到前线参军。

所以捕快这一行呢,人事变动就很频繁了——由于要求并不严格,所以慕名应聘的人不少,但这活儿其实也不怎么好干,薪水不高麻烦不少,所以有不少捕快在做了一段时间后便会转行,而其中有两下子的家伙也能挑出一些。

正事聊得很快,剩下的便是私事了,在二人的强烈要求之下,贺难便开始讲述他们这一年多以来的经历,更是令二人大呼惊奇——李仕通还好,他一来岁数大了,二来又是个官迷,只是被这话题带动得有些热血上涌,但鲁鼎却连连痛惜自己退出江湖太早,恨不得再辞去职务与贺难他们再周游一遍。

而讲到就在前些日子,义刀门与斩月宗因赌

刀相斗,魏溃替义刀门夺回禹王刀之时,鲁鼎也是“腾”地起身朝魏溃这个后辈深深一拜——作为过去的义刀门执刀,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魏溃所行具有多大的意义,这几乎就是在破灭的边缘挽救了整个义刀门,也理应享有这种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