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有猫腻(捉虫)(1 / 2)

加明食品加工厂原本是在市中心的,几十年城市扩张这家地方企业渐渐地也就脱离了新开发区,虽然还算在城市中心但和七八十年代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张于然骑着小三轮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加明食品厂门口,她没有工作证进不去,别说现在这厂子的管理还挺现代化的,必须刷卡进入,张于然对家乡的地方企业的印象还停留在小土楼上。

她打了个电话,没一会就有个穿着职业装的女人走了出来。

这人看起来大概三十岁左右,眉眼弯弯的不像是个北方人,脸圆圆的笑起来时面部线条依旧柔和倒是有点江南美女的味道,和张于然这种眉眼略带侵略性的好看很是不同。

余谷没有隐身反而是被张于然抱在怀里,张于然觉得余老师好像还是不太舒服就抱着他给他缓慢地输入灵力。

余谷嗅到一丝腥味,他忍不住多看了这人几眼,他的眼睛闪过一丝绿光。

原来如此。

这人身上有一片那臭鱼的鱼鳞还用红线穿了带在身上也不嫌腥,不过张于然收集自己的毛毛怎么还没去做点东西放在身上,这样外面别的东西也能知道这人是自己罩着的。

张于然看余老师一直在看人家,忍不住想果然好看的事物大家都是喜欢的,“你好,我叫张于然,其实我们和杨鱼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他是逃荒过来的,算是在我们村里长大的,前几天有人过来找他用我的电话打的到了食品厂,现在人已经走了只能是我过来。”

她打电话的时候撒了个谎,说是找她的叔,现在最好重新编个理由要不然若真的是个刨根问底的怎么办?

毕竟要是这人来一句我想看看你的身份证,张于然就得被ko,因为她的籍贯可是吴家村。不得不说现在信息时代想圆个谎话不容易。

“哦,没事,主要是宿舍楼快翻修了,工人翻出了些旧东西不值什么钱,你要是嫌麻烦可以告诉我他们的地址,我快递过去就行。啊对了我叫郑怡明。”郑怡明听了她的话愣了愣,心想也是来找人找不到当然是走了。

“不麻烦,我刚好今天到市里来办事,还骑了车东西不多的话我就直接带走了。”张于然拍了拍自己的三轮车笑了笑。

“不多,就是一纸箱的东西。不过有些旧书有点重,你把车直接开进来吧。”郑怡明对着保安厅摆了摆手,大门口的栏杆就抬了起来。

张于然缓慢地开着三轮车进入了食品加工厂,不得不说这儿可是大变样了,以前的小土楼基本都没了换成了现代化建筑,厂子地面也铺了青石,看着挺干净的。

“这些年变化是有点大。”郑怡明看她有些好奇地打量厂子开口说道。

“嗯,好看多了也更干净了,不知道以前那种奶香饼干和汽水还生不生产,现在超市里都没有卖的了。”张于然忍不住感叹了一句,现在网上挺多卖怀旧小零食的,不过味道差强人意虽然不错但也是没了以前的味道。

“现在很多产品都不生产了,不过我们新研发的水果罐头也不错。现在小孩可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一定喜欢那些东西了。”虽然说打怀旧牌能搏得一时的销量,过一阵就不行,主要是现在人的口味和以前相比差别很大,在记忆里好吃的东西真从记忆里掏出来,哪怕配方不变也不一定好吃了。

张于然点了点头挺赞同这人的说法的。不过说起来挺奇怪的这一路上走过来路过的工人都忍不住看她们两个,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不过她一个骑着三轮车进来的确实有够特立独行的,张于然就当没看见了。

很快就到了宿舍楼,相比宽敞明亮的其他建筑来说这栋五层小楼看上去就有年头了。表面还是八十年代流行的沙石墙面,外面都是细细的沙粒辛亏张于然没有密集恐惧症,这个地方和整个厂子很是不搭调。

张于然将车锁在楼下跟着郑怡明上了楼,旧楼中有种奇怪的味道潮湿和略有些腐臭的味道交织在一起,张于然本来就对空气特别敏感进来之后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抱歉,这儿的灰尘还是有点多。毕竟要拆了也没人住。”

“没事,快点走吧。”

她们上了三楼郑怡明掏出了钥匙打开了楼道中间的一个房间,有些像是她初中宿舍的样,坑坑洼洼的水泥地面一条长板凳和一个桌子,上面黄色的油漆已经掉的差不多了,连铁床都有些生锈了,十分有时代特色。

“他走的时候急,挺多东西没有拿的。”郑怡明不知道从哪搬出了一个纸箱放到地上,“东西都放在这儿了,主要是几本书,还有些私人物品,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张于然稍微翻了翻,看到主要是几本关于机械方面的书,张于然也看不太懂不过其中记了很多笔记,一本书几乎是有半本笔记,已经变成褐色的纸张记录着自己的主人曾经有多努力,张于然想起自家塑料桶里的傻鱼,完全不能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我帮你抬下去吧,还是有点沉。”郑怡明开口说就要伸手接过来,张于然摆了摆手轻轻松松地就将纸箱给搬了起来。

“不用,我在家里种地力气大。”余老师见她要搬箱子快速地爬到她肩膀上。

郑怡明上上下下看了看她,“还真看不出来,你这白白嫩嫩的小孩。”

“还小孩,我过完年就要26了,郑姐你也比我大不了多少。”张于然抱起箱子走路轻松的很,郑怡明这才放心让她搬着箱子。

她锁了门转过身笑眯眯地说:“你该叫我郑姨才对,我过了年就要42岁了。你这声姐叫的我怪不好意思的。”

“真的假的?”张于然经常被人认错年龄,没想到这次倒是反过来了,这人就是说她没到三十岁估计都有人信。

“她身上有那条黑鱼的东西,我看着起码能替她挡三次灾,有这个东西滋养着活个九十岁应该没问题。当然是在不出现更厉害的东西的前提下。”张于然下楼的动作一顿,余老师在她耳边说,“看来这人真和杨鱼有牵扯。”

“我天。”张于然忍不住小声感叹,挡三次灾,这得是什么交情啊?

“怎么了?”

张于然自觉自己说的够小声了,但郑怡明虽然没有听清不过还是听到刚才张于然说话了。

“哦,我就是想问问,郑姐认不认识杨鱼啊,他在我们村里可是个名人,毕竟那个时候的大学生格外精贵,不过后来就没消息了,我还挺好奇的。”张于然赶紧说道。

“你说这个啊,算认识吧那个时候大家都在一个厂里工作,他走后我也没他的消息。”郑怡明的表情明显有些僵硬。

张于然觉得她浑身上下都写了‘有猫腻’三个字。

张于然也不问了起码这一趟让她知道那条鱼没说谎,不过完全看不出那鱼是怎么从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人’变成了条没皮没脸的妖怪,搬着箱子下了楼将纸箱放到三轮车后面,“对了,我们果园里产了一批杏子我给做成杏干了,还有柿饼山楂糕。”她没全给周姚和高邑,本来就是准备作为样品的,都是少量多份。

这次来就顺便给这人一点,郑怡明看起来在厂子里地位不低,也算是交个朋友。

“自家种的不值钱,麻烦你了。”张于然将东西递过去,郑怡明似乎有些走神张于然又叫了一声她才反应过来。

“谢谢。那我就收下了。”别人的一份心意她也不能拒绝。

“郑姐咱们能留个联系方式吗?说不定以后我这有杨鱼的消息了也能和你说一声。”张于然试探地说。

郑怡明笑了笑眼神微动过了一会才说道:“那倒是不用了,就是普通工友,不过可以留个微信。”

“那好。”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张于然笑眯眯地说道:“那我走了谢谢郑姐了。”

“慢点,我送你出厂门。”郑怡明一路将张于然送了出去,张于然开出了一段距离这才找了个能停车的地方停了下来。

“我总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张于然打开手机搜索关键词,加明食品加工厂和郑怡明。

厂长?!

怪不得那个路过的工人都好奇地看着她们。

一些老东西不用厂长亲自交接吧?就这还普通工友?不知道为什么张于然嗅到了一丝八卦的气息。

“嗯确实有猫腻。”张于然将手机一收说道,她下车翻了翻箱子里的东西,除了几本书还有钢笔,老式信纸上面还花着她看不懂的机械图纸,两瓶墨水一块手表和五张旧钞,都是十块的在那个时代应该也算是大钱。张于然看了看继续往下翻还有几身旧衣服,洗的都发白了还挺干净的,估计是有人洗过了晾干后才重新装进箱子里。

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不起眼,却是一个人全部的家当,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也算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张于然不由自主地有些伤感,那一代人吃了两代人的苦啊,这鱼变成人也挑不到个好时候,竟然老老实实工作。难道真像他说的,他是对人失望了才变成现在这样子的?张于然对于那只想要害自己的鱼多多少少有了点同情。

张于然又翻了翻那些书,只见其中一本书的书页后面写着八个大字。

‘为追到对象而读书!’

余谷:“……”

张于然:“……”

得勒,伤感完全没了。

嗯,看来自己想多了,什么好好学习什么天天向上,全都是假象啊。

连趴在张于然肩头的余谷都忍不住发表了一句评论,“这鱼还挺有想法的。”

“嗯英雄所见略同,走吧余老师咱们去订鱼苗。”

这种有想法的鱼还是好好工作吧。

一人一猫上了车,张于然偷偷看了一眼白猫耳后的血迹已经消失了,估计是用了法术。张于然又轻轻地揉了揉白猫的毛脑袋,白猫身体僵了僵不过没有躲开。

撸猫进程又进一步,不过为啥余老师不躲了?张于然带着这个疑惑往批发市场方向开去。

加明食品加工厂中,郑怡明提着塑料袋回到了自己办公室。

她的办公室面积不大不小,里面只有空调,一套沙发和一套桌椅,墙壁是白色粉刷的墙没有半点装饰,看着十分亮堂。

厂长办公室门口有个办公位置,那儿是属于郑怡明的秘书的。

宋秘书见郑怡明回来了从众多报表中抬起头来说了声,“厂长好。”她头发有些乱被扎成了个丸子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着虽然略显邋遢但很是精明的样子。

“跟我进来,我有话跟你说。”

宋秘书快速地收拾好手头的报表,拿起记录工作的黑色本子快步跟了上去。

“新一季的产品设计。”宋秘书不等郑怡明说话就很自觉的递上了计划书。

她们这种地方企业除非国民度本身就高想到打入其他市场基本是不可能的,搞笑呢,地头蛇就‘打死你’。但在本地因为有政策支持他们食品加工厂很不错了,起码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可以自主生产不需要贴牌别的大厂的东西,勉强能说一句地方成功企业。

不过跟着郑怡明这么多年宋秘书也发现了自己这位老板是有雄心壮志的,一直希望打开市场,不局限于本省,不过一直没有成功就是了。辛亏老板也不算激进,攻不进就缓缓再说一直以来损失不算大,这也是宋秘书心甘情愿留下来的原因。

“嗯?你觉得怎么样?”郑怡明接了过来,她们主打的就是水果罐头和各类零食,但现在人都喜欢吃新鲜的,不是那个水果罐头就是硬通货的时代了,怎么保持自身特色并且尽快转型才是摆在她眼前的问题。

“这次的方案主打的是新口味的虾条和薯片,罐头是蜜桃罐头。”宋秘书皱了皱眉头,“密桃罐头是我们的老产品了,这次改变包装的意义很大,设计主要是在保持原来基本特征下创造新鲜感。”

“小宋你也跟我这儿说套话。”郑怡明翻了翻计划书就放到一边了,“我是让你说说自己的想法。”

“嗯,说实话厂长,我觉得这次的方案不太行,不过没有更好的可以用的了。现在罐头的包装成本太高了,改一改总好过现在这样。虽然挺多人喜欢玻璃瓶包装的,觉得这样的罐头才有仪式感,不过就开关和密封性来说不算是最好的选择。”

宋秘书没觉得这个方案好,她也就这么说了。她觉得郑厂长不会因为这个生气。

“你说的没错。”郑怡明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简直是无解,“给我倒杯茶吧,我有点渴了。”

“厂长你还真吃啊,这柿饼自家做的不干净。你要想吃咱们厂里也有做的。”宋秘书给郑怡明倒了杯茶水,看到郑厂长正在观察一块柿饼,圆溜溜的柿饼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糖霜,看着还挺好吃不过一看就知道这是自家做的可能会不干净。

郑怡明细细嚼着柿饼觉得这味道很不同,甜而不腻越嚼越香尤其是一尝就让人知道自己在吃柿子,有柿子本身的香味,不像是现在的食物吃草莓你能尝到苹果味,总是有稀奇古怪的工业糖精味道,郑怡明默默地吃了一个柿饼,又去拿了些杏干吃,这杏干已经被晒成了深褐色表面也浮着一层糖霜,吃进嘴里却先是尝到微微的酸味,开胃又好吃。

最后的山楂糕酸味更浓,但用的糖不是最好的破坏了山楂本身的味道,但略凉的山楂糕吃进嘴里唾液便开始分泌。

“这家的果子确实很好。”一般农家没有机器不能做到大批量生产,东西都是手工做的,山楂糕也不太平整看着坑坑洼洼的,卖相可能不是很好但只要吃一口就知道是真材实料的东西。

郑怡明的手指轻轻地敲打在桌面上,“嗯,给我记一下过个三四天提醒我联系这个小姑娘,她家的水果不错。”当天就联系未免显得太着急了,三四天的空挡正好。

“好,我知道了。”宋秘书随手记在备忘录中。

郑怡明说完就不自觉地开始一边吃果干一边喝茶水,“你先去工作吧,我有事再叫你。”

“好的。”宋秘书走了出去给郑怡明关上了门,她还没将下属发来的邮件看完就接到了郑怡明的电话,宋秘书懵懵地进入办公室,“老板怎么了?”

“算了你今天就打电话,以厂里的名义打听打听她的果园,派人去实地考察如果质量合适我想收购她们家的果子。”郑怡明扶着额头没看宋秘书低着头一边翻文件一边说。

宋秘书看了看垃圾桶里的空袋子,厂长这么一会的功夫就吃完了?宋秘书心里忍着笑嘴上很是严肃地问:“那我们需要订购的数目,品种,价格的大致范围呢?”

“你和采购部牵头去做,这些你们可以自己拿主意,我的要求是质量要保持她们柿子杏和山楂的质量。如果品种多数量少可以考虑做成果干杂。”郑怡明等她说完才说道。

宋秘书点了点头,虽说她在厂子里就是个小秘书,但俗话说的好宰相门前七品官,她牵头的项目也不少,就是这么着急目标这么模糊的还真没有。

“有问题?”郑怡明没听到她的反应抬起头看她。

宋秘书赶紧说道:“没问题。”

“那好,一个月之内给我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