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捐款(1 / 2)

本次小朝会,商议的主题是雪灾,自入冬以来,气温骤降。

原本勒紧腰带勉强能过活的家庭,受到寒潮影响,不得不花更多的银子添置炭火、棉衣等物资。

可对于务农的贫苦人家来说,一年的收入就那么点,吃穿用度都要紧巴巴的盘算着。

花钱买了炭和添置棉衣,就意味着没银子买米。

许多贫苦百姓没能熬过这个冬天,饥寒交迫中人口损失无数。

朝廷接二连三收到各地官府的折子,上面用十村不留一户来形容这次灾情的可怕。

大理寺丞当即出列,作揖道r>

陛下,可让户部调集钱粮赈灾,百姓缺衣短食,无法捱过冬日,那势必化作流民为祸各州。

遭了流民洗劫的百姓,也会变成流民,若不能尽早平息灾情,恐生大患。

未等永兴帝说话,户部尚书仓惶出列,高声道r>

陛下,国库空虚,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粮赈灾,请陛下三思啊。

每年的赈灾时刻,对他这个户部尚书而言,都是一场动摇官帽的风波。。

果然,户部都给事中连忙站出来补刀r>

陛下,臣要弹劾户部尚书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与其党羽吮吸朝廷骨髓,以致国库空虚。

户部尚书跪倒,大声道骸骨!

永兴帝嘴角狠狠抽搐一下,面无表情的俯瞰着众臣。

党争党争!

时至今日,还在党争!

正是你们这群只知道窝里斗的读书人,联合先帝,才把大奉祸害的民不聊生永兴帝握紧拢在袖子里的手,温和笑道r>

朕昨日便说了,灾情严重,朝堂上下,当君臣一心,共商对策,诸位爱卿就消停些吧。

户部尚书等人当即偃旗息鼓。

永兴帝满意点头,朗声道义仓储备如何?

户部尚书道开仓救灾。只是,只是秋收时,朝廷与巫神教打了一场,元气大伤。当日粮草便是从各地征调过来的。因此各地义仓储粮不足。

永兴帝想了想,道仓呢?

话音落下,堂内诸公面面相觑,右都御史刘洪出列,道r>

陛下不可,若要稳住各地局面,让胥吏、官员正常作为,官仓就不能动。

义仓是专为荒年赈灾用的。

官仓则是给官员发放俸禄的。

动了官仓,朝廷若是发不出俸禄,那才是真正天下大乱。

永兴帝脸色一沉爱卿有何良策?

刘洪沉吟道妖蛮还欠朝廷无数皮毛、盐、铁矿,陛下可派使者前往北境讨要。

永兴帝眼睛一亮,底下诸公也议论纷纷,却见王首辅走出队形,作揖道r>

此事不可!

诸公立刻反驳r>

有何不可?

本官觉得刘大人此计甚妙。

是啊,妖蛮牛羊成群,皮毛无数,正好可以御寒,解决朝廷的燃眉之急。

王首辅耐心的等诸公说完,这才继续开口r>

当日拟定誓书,是由翰林院庶吉士许新年持笔,臣亲自监督。白纸黑字写着,妖蛮给予大奉的皮毛、牛羊等物,是在三年后

如今战事平息不过两月,妖蛮亦是百废待兴,物资紧缺。此刻要让他们履行契约

王首辅没有说下去,但诸公们明白了。

这是在逼妖蛮和大奉反目。

永兴帝有些烦躁,问道大人有何良策?

王首辅心里叹息一声,就算没回头,也能感受到身后一道道灼灼目光的注视。

身为首辅,有些事他避不过,于是沉声说道r>

国库虽空虚,京城内外,乃至中原各地,却富贾横流,陛下可以号召天下义士捐款。

来了诸公心里一沉。

其实早在多日前,京中就有流言,说陛下欲号召捐款,填补国库空虚,要从他们身上割肉。

永兴帝等的就是这一刻,笑了起来r>

此法甚妙,首辅大人认为该如何号召。

王首辅道诸公带头捐款,臣愿捐出半数家财,赈济灾民。

此言一出,堂内诸公哗然。

王党和前魏党的几位成员当即响应,表示和王首辅一样,捐出半数家财,填补国库。

但更多的大臣采取反对态度。

陛下,此事不可。

我等两袖清风,勉强度日,何来家财?

商贾逐利,让他们捐款,便如割肉,必定引起哗然。

国库空虚,不得宣扬,让巫神教得知,恐有兵灾。于内,亦让百姓知晓朝廷外强中干,届时流民落草为寇,祸患无穷。

一听皇帝要号召捐款,王首辅带头捐出半数家财,诸公反响极大,无比默契的站在同一阵营。

哪怕他们平日里势如水火。

永兴帝抬了抬手,平息大臣们的喧哗。

这里是御书房,不是金銮殿,没有太监挥鞭呵斥。

待诸公安静后,他看向大理寺丞,道r>

寺丞大人,你意向如何?

在场的诸公都是党派核心人物,搞定他们,就能搞定大部分党派。

而大理寺丞现在是齐党的党魁,唯一领袖,他要是点头了,齐党就能拿下,至少能拿下大半。

陛下!大理寺丞出列,哀声道r>

臣为官二十载,兢兢业业,两袖清风,酷暑无冰,严寒无炭,不过勉强度日罢了。

说着,抖了抖手,让宽袖滑落,露出一双生满冻疮的手。

臣为朝堂愿肝脑涂地,死而后已。但臣怜悯妻儿,不愿他们冻死街头。陛下若执意如此,臣乞骸骨。

老狐狸永兴帝大脑突突的疼,连忙摆手r>

不至于此,不至于此

真要这样的话,他就成了逼迫官员捐款,导致大臣辞官的贪婪皇帝,名声就臭了,史书若再记上一笔。

得,不比先帝好多少。

永兴帝相信这般读书人肯定会这么写。

因为被逼捐款的是他们。

永兴帝又问了其他大臣,遭遇了不同的软钉子。

不是哭穷就是乞骸骨。

年轻的皇帝脸色越来越难看,骑虎难下,最后一拍桌子。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朝廷养你们何用?三日之内,朕要一个万全之策。拿不出来,统统都朕滚蛋!

陛下息怒!

诸公纷纷下跪。

小朝会因永兴帝的失态暴怒提前结束。

王首辅正了正官帽,双手拢在袖中,与魏渊的接班人、御史台右都御史、打更人领袖刘洪,并肩走在青石板铺设的宽敞道路上。

前方就是午门了。

远处有侍卫站岗,禁军巡逻,王首辅的目光,百无聊赖的追逐着禁军,片刻后,收回目光,缓缓道r>

陛下把爱名声的弱点暴露的太明显,如何与这群老狐狸斗?

陛下还是太年轻了啊。

有强国实干之心,奈何水平差了些。刘洪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

王首辅吸了一口冷气,鼻子冻的发红,淡淡道r>

手段稚嫩,心机不够深,这些都可以学。换成四皇子,不比他好到哪里。

刘洪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怀庆殿下是一介女流。

王首辅冷笑道上奏折提议朝廷号召捐款的点子,不就是怀庆殿下给出的嘛。你当我不知?

刘洪坦然道大人慧眼如炬。

没有单独让商贾捐款,而是让陛下发动群臣捐款表率,她还算有些远见。

王首辅哼一声,脸色冷了下去诉怀庆,以后想尝试自己的法子,别拿我未来女婿当枪使。陛下注定会因此事丢尽颜面,到时候,少不得迁怒二郎。

刘洪没有说话。

两人并肩走了一会儿,王首辅平息了怒火,淡淡道r>

朝廷国库空虚,户部难以为继。陛下之所以不动那些钱粮,是为防备云州的叛军。

刘洪沉声道r>

但若任由灾情扩张,流民数量日益增多,祸乱各地,这同样是叛军乐意看到的。挪用军资,正中叛军下怀。不挪用,叛军仍是乐见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