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江湖风云录十(2 / 2)

雪山童子 千雨千夜 1608 字 2020-05-05

“也可以说故龙脉乃象征漫长连贯之物。”

“而龙脉所在之地,乃为风水宝地,靠山而居为上佳风水布局,山脉越长,乃运势越旺。”

“若于龙脉旁兴家安业,可保家人平安康健,家财渐丰,人丁旺盛。”

“若将墓地选于龙脉旁,可庇佑子孙后代,旺其子孙运势,香火延续。这便是风水中难得的绝妙之地!”

“风水中,龙脉源于昆仑山,向东南延伸三条龙脉,以长江,黄河两大水为界,将山脉分为,南龙,北龙,中龙。”

“我纵观延绵不绝的河流山川,参照知道的八宅风水学说,可以判定,此地正是龙源走向的中龙!”

“要知道,龙脉分九势,乃为回龙,降龙,生龙,飞龙,卧龙,腾龙,隐龙,出洋龙,领群龙。”

“在这些当中,虽未明白全部,但绝对也不会看错,想必当时那位老者也注意到了这里的风水,所以才愿留在此地,寻求龙脉的庇护,只是不曾想到,龙脉虽能庇护,但周边风水若是改变,也可能成为龙身上的一个毒瘤,毒瘤便是这风水上的祸事!”

“中龙走向很长,本是通过黄河、长江之间的地区,包括四川、陕西、河北、湖北、安徽、山东,到达渤海终止;西安、洛阳、济南等,均为中龙气聚之所。”

“这条山脉不断延伸,贯通面积极为广阔,很难追究到其源头,如今看到此地,我才明白,很有可能此地便是中龙走向的龙头之地!”

落小七本是把这三天龙脉走向说的很清楚,到中间说法仍旧不同。

例如唐代的大地理家杨均松认为:江浙地区最平坦的当属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常州五府;

嘉兴、松江的龙脉发自古目支脉,到杭州凤凰山分出,沿江东北曲折而行后消失,到高亭忽然耸峙,进入海宁、海盐;

稍微靠中行走的有崇德、桐乡、嘉兴、秀水、嘉洋、平湖、松江,尽于西余等九峰,被太泖湖界开。

稍靠外行走的,从上海到吴凇、江口为止;沿海往西靠内行走的,有苕水,各城郡都是西目的分支。

湖州的龙脉发于东目支派,成为临安、余杭;从安吉出发,经武康、归安,终正于乌程,广德、宜兴的离墨是正龙尽头。

长兴弁山是大龙的尽头,都为南龙的分支。

常州是发于京口的支脉,接连丹阳,高原岗阜隐隐隆隆的是毗陵,与晋陵相连属,支脉是夫椒、锡山;

从晋陵沿太湖向东南行约六十里有洋山,方圆四十五里到天平山向东稍南断伏,过金山。

而金山出狮山。狮山又出索山。自此向东都是平原。

三十里后聚为吴都,丹阳与武进交于滨江,再分支江阴;沿江往东偏南,虞山出现,便有常熟。北边是大江,南面是昆湖,中间是平原;东南是昆山,东边是嘉定,太仓也到吴凇、江口而止。

山在地上行,气在地下走。中国地理上的三支干龙又是怎样由西向东行进的呢?——北龙之气脉发于祁漫塔格山,行至南山口生出雅拉达泽山和锡铁山;到达甘肃生发了祁连山,一直向东生发出拉北山、合黎山;进入青海形成了达坂山。达坂山生贺兰山,贺兰山生石嘴山,石嘴山生狼山,狼山生大青山;到山西先生发出太行山主脉,太行山生出长梁山、吕梁山,长吕二山又生出五台、山恒山,五台山、恒山又生出狼牙山等各支脉;到北京的南口关沟,与燕山相接。

太行山与燕山虽不属同一龙脉,但仍为一气。在南口燕山承接太行脉气继续东行进入河北,生发出雾灵山;往南又生发平谷的京东大峡脉,大峡脉向东生发出东陵所在的昌瑞山,昌瑞山东行生青龙山,直到秦黄岛。雾灵山往北生出承德的风山,风山生发棋盘山,棋盘山生发辽宁的虎山;虎山往北又生两支,一支为内蒙古的天山,吉林的兴隆山,二山行到内蒙合生出大兴安岭。另一支为长白山,长白山形止而气未止,朝鲜的脉气与此相接,生出了白头山和惠山;二山的脉气隐于海中,直贯日本,生发出各列岛才就此而止。

中龙之气始于阿尼马卿山,同时生发出两支:北为甘肃的西倾山,西倾山生鼠山,鼠山生武山;气冲陕西而生岐山,岐山又生秦岭,与大巴山相接。南为气入西藏先生出他念他翁山,他念他翁山生出沙离里山,沙离里山生出凉山,凉山生出大巴山,南北二气在大巴山又合为一气。大巴山主脉承接秦岭之气分生三支:南生发出二郎山,二郎山生名山,名山生邛山和崃山,邛崃二脉又生出岷山和峨眉山。岷峨二山生出乐山。中生湖北的武当山,武当山生河南的桐柏山,桐柏山气聚成大别山;进入安徽,大别山生出潜山、霍山,二山生出嘉山,嘉山生含山,含山生冶山。北生河南的伏牛山,伏牛山生发了崤山、熊耳山,两山又生出嵩山;气入山东生发出微山和苍山,二山之气生出泰山,泰山又生徕山、沂山和鲁山,三山扩展而生北崮山、兰陵和长岛,到此临海为止。

这南龙之气发于可可西里山,后生他念他翁山;

入云南生出横断山和伯舒拉岭,二气往南生出高黎贡山,往北又发生二支:一生为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过凉山后生出盘于云贵两省的乌蒙山,乌蒙山又生湖南境内的巫峡、龙山、武陵山、雪峰山。四脉气交而生南岳衡山。

衡山之气进入江西又生武功山和罗霄山;两山脉气化之成景冈山。

以景冈山为少祖又生南北二支:北为九岭山,九岭山生庐山,庐山之气贯于安徽又生发黄山;

过安徽到浙江派生出天目山、莫干山和牛头山。

此后,牛头山生煤山,莫干山生金山,最后汇于上海吴凇口和杭州湾。

横断山和伯舒拉岭所生另一支,先是沧山、宁静山、怒山、无量山、哀牢山。

五山之气入老挝生发拾宋早再山;此山不但没有南延反而回头入广西,生发十万大山,十万大山生出灵山,灵山生出云开大山,云开大山又生出大瑶山。

大瑶山脉气入广东而生云雾山,云雾山之气生发出佛山、中山和罗浮山,三气汇成九连山,再生大瘐岭,大瘐岭生莲花山;气入福建而生武夷山,再生云山;气入浙江则生出仙霞岭、括苍山,还生出南雁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