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和曹操拼一手(1 / 2)

“哦?阿斗又有什么妙计?”刘备一脸好奇的问道。

要是能劝降杨怀、高沛,那么不仅白水关的守军可以很轻易的接收,就连南下成都的路上,也可以得到很多的助益。

只是刘备心里清楚,这杨怀和高沛是刘璋的忠心干将,并不是那么容易劝降的。

庞统这时候也上前道:“少主有所不知,这杨怀、高沛二人,自从主公入蜀以来,便曾多次上书刘璋,劝刘璋将主公赶回荆州,要他主动投降,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初庞统给刘备提建议的时候,也只是说了“因而执之”四个字,并没有一点要劝降的意思。

刘禅微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刘璋是益州之主,父亲从荆州而来,他们作为益州之将,自然要思考利弊祸福,向刘璋进言,也是他们的职责。”

说到此处,他稍稍一顿,看了看微微点头的刘备,然后又继续说道:“但是无论怎样,他们都是大汉的臣子,在关键的时候,应当还是会站在兴复汉室这一边的。”

“……”

庞统眉头紧皱,望着刘禅,并没有说话。

“呃……”

刘备倒是不自主的发出了声,但是却比不说话还要让人尴尬。

刘禅的说辞,很明显并没有让他们满意,甚至可以说让人有些失望。

早在十多年前,益州的人,就已经在刘焉的主导下,断绝了和朝廷的联系。

虽然说受的还是朝廷的官爵,但是却已经俨然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寄希望于这些人能够为兴复大汉的基业而做出贡献,简直是痴人说梦,对牛弹琴。

所以,庞统以沉默相对,而刘备也大失所望。

刘禅见状,倒也不怎么在意,他微笑道:“父亲和庞先生都不相信我能这般说动他们吗?”

“阿斗,你说的虽然是正道,但是正道往往很多时候都是行不通的。”刘备倒是很耐心的给刘禅解释着。

“是啊!少主,他们若是真的心怀大汉,又岂会屡次劝刘璋赶我们出益州呢?”庞统也附和了一句。

刘禅闻言,正色道:“既然父亲和庞先生不信,不妨到时你们劝说不行之时,让我来试试好么?”

“这……”

庞统望着刘禅自信的神情,不由得开始遐想了起来。

“好!到时就让你来试一试!”

刘备倒是十分爽快,答应了下来。

他十分想知道,就连他们都不能劝动的杨怀和高沛,刘禅是如何有信心劝说他们投降的。

而且就算刘禅并没有成功的将他们两个人劝降,能够让刘禅历练一番,受些挫折,刘备也是愿意的。

毕竟刘禅现在还太小,似乎又过的太过于“顺风顺水”,所有人都对他是赞叹之语。

一个人要想成长,还是需要经历过许多的挫折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