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道破身份(1 / 2)

第一讼 百里墨染 2031 字 2020-06-15

第七百八十四章道破身份

萧樱打感情牌,一场兄妹,就别互相伤害了。换来的是萧子宁的冷笑。“兄妹一场?长宁妹妹从来没真的把我当兄长,自从我踏进京城,你便处处防备,时时提防。兄妹!真是场笑话。”

“不是我防备你,是你别有居心。事已至此,兄长不如将来意说一说,如果能帮,我一定助你一臂之力。”

萧子宁神情闪了闪,面上露出迷茫之色。“什么来意?我有什么来意?”

“兄长怎么问我?萧子宁,你真的是萧子宁吗?”

御书房中。云驰脸色很难看,正在和凤戈说着……“那位杜姑娘确认,这位萧公子便是她的意中人。可这人不姓萧,更不叫萧子宁。”

“他是谁?”娄柏昀追问。

萧府。

萧家三兄弟坐在客厅中,谁也没有说话。连平日大大咧咧的萧三皇子,也不知道能开口说什么?可也不能这么对坐到天荒地老啊。

“二哥,这事……可如何收场?”

萧子宁那样子,无论怎么看都不像只是想娶妻那么简单。先前他还真的以为萧子宁真的只是喜欢这里姑娘的温柔似水,还曾替萧子宁游说过。

如今看来,萧子宁将他们都算计了。

今天萧子宁总算露出了真面目。他……他是刻意挑事。而且挑衅意图明显到萧三皇子都能瞧出几分端倪来了。

“如何收场?我哪里知道要如何收场?永宁性子像大哥,做事周到,性子沉稳。谁知道子宁竟然是这么一幅表里不一的性子。”萧永宁,萧大皇子长子,如今坐镇萧氏都城,相助萧大皇子治理萧氏,是个说话办事都十分稳重的人。却不想次子萧子宁看上去斯文,实则是个包藏祸心的。

“一路上,这孩子挺好的。做事周到仔细,我和四弟还暗中羡慕过大哥有这么个好儿子呢。”

萧三皇子很委屈。他觉得自己被蒙蔽了,他一腔心血错付了。这个萧子宁,他简直就是……就是个两面三刀的,一面表现的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可怜,行事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什么被他怪罪。一面却又像个疯子,一次两次的挑衅他们这几个长辈的权威。如今更是闹到了皇宫里。

今天这事本就处处透着怪异。

萧子宁最后既然点了头,这事好歹也算是了结了。

他跟着他们一起出宫便是,可是他却执意留在宫中。

“他到底想要什么?”这是三兄弟心中共同的疑问,他到底想要什么?这一出接一出的胡闹,目的为何?

“我有种感觉,这个萧子宁……恐怕没安好心。”

萧二皇子沉声说道。“可是他是大哥的儿子啊,难道他会害我们兄弟?还是会连累萧氏?”

三兄弟对视一眼,心里都没有答案。因为,他们真的想不出,萧子宁意欲何为。

宫中。

虽然殿上只有萧樱和萧子宁,可萧子宁也不会傻到相信自己能动萧樱一根汗毛。

那个凤戈……凤戈话虽然不多,可周身那种冷戾的气势让萧子宁有种由心而生的惧意。他不会傻到把脑筋动到萧樱身上。她就算和传说中大不相同,可毕竟是个姑娘,他不会与一个小姑娘为难。

“我自幼在外祖父身边长大,外祖父家是书香世家,所以看起来难免带了些书卷气。长宁妹妹不能因为我不像萧氏男儿那般行事大大咧咧,便说我居心叵测。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你确实不像我萧家的男儿。不过我不会因为你自诩的那几分书卷气便怀疑你的。我听父王说,兄长很小的时候便被送到外祖父家中了,那之后数年未回帝京……大伯父隔上两三年会去探望一次兄长。十几岁的少年郎,两三年……相貌稍有变化,恐怕大伯父也察觉不出吧。”

“长宁妹妹这般话,又是何意?”

“兄长还是看看今日站出来要和兄长琴瑟合鸣,一世相守的姑娘吧。杜姑娘,你可以进来了……”

萧樱话音落下,丁香便引着一个姑娘进字门。

这姑娘依旧是青衣打扮,面上的薄纱已经摘去,露出一张花容月貌的脸。

可那张脸却让萧子宁瞬间脸色大变。这位杜姓姑娘进了门,先向萧樱行了礼。随后目光定在萧子宁身上,无论如何也移不开了。姑娘目光冷冰冰的,半晌冷笑一声开了口:“宁哥哥。”

萧子宁没有应声。

姑娘似乎也不需要他回应。

“一别三载,宁哥哥还记得我吗?”

“你是谁?”萧子宁终于开了口,语气冷硬无情。“我是谁?我便是那个被你抛弃……被家族不耻……被世人谩骂不守妇道的杜景儿。”

萧子宁心中慌乱,可脸上看起来倒一片平静。他不知道杜景儿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可明白杜景儿的出现,证明他的身份已经遮掩不住了。可是他不甘心,他数年筹谋,眼看着便要有所收获……却坏在一个他不屑多看一眼的女人身上。“抛弃?姑娘是不是认错人了。我与姑娘素未谋面,谈何抛弃一说。”

“素未谋面!好一个素未谋面?四年前,我们在年祭上相识……你甜言密语,哄我说出家里情况……说出父亲兵符所在。三个月后,父亲出征前,兵符失窃。我全家被下了大牢。而接手我父亲将军之位的……是你。”

“故事编的不错,好一出恩怨情仇。不过这与我有什么相干的。我姓萧,萧帝是我祖父。”

“你告诉我你叫梓弈,是个读书人。可你姓韩……你也不叫梓弈,你叫韩晰。是启帝韩固的第二子。”

杜景儿无声的落了泪。

十五岁前,她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她的父亲是启国将军,在朝中颇受敬重,也颇受启帝信任。

她有两个哥哥,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儿,自小到大被捧在掌心中长大。从她十岁起,便有人陆续登门求亲。父亲疼她,母亲宠她,对她未来夫婿的人选左挑右选,觉得哪个都不般配。

别人家的臭小子无论如何配不上杜家的宝贝女儿。

直到她十五岁……

年祭时出门看灯,和两个兄长走散了。人群中,偶然的一个回眸,只见一人站在五彩的灯笼下,唇角含笑,似乎感受到她的目光,微微侧头看向她。

然后,她觉得自己的心似乎停了停,然后猛的一跳。

他走上前,问她是不是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