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7章 巴河的夜雨(1 / 2)

第2667章巴河的夜雨

初秋的巴河水量充沛,这一段河面水流平缓,撞击在那个巨石上溅起细微的水花声,‘哗哗’的响。

余下只有篝火里面含着的水性蒸汽,加热爆炸的噼啪声,还有山魈的嚎叫,夜鸮扑棱着翅膀猎食的啼鸣。

更显夜的冷幽和深静。

赵长安下午扎鱼的时候,就看到那处常年被水流冲刷的地方,形成了一处于梭状的凹槽,这就是千万年水流的力量。

想来上千年前,很多走咸阳,宝鸡,汉中,巴中这条山道入川蜀的文人骚客,也有不少曾经在这条巴河边夜宿。

师徒两人享受着这难得的月夜山野,吃着香糯的烧板栗,烤红薯,瓜子,品着热茶,心神从来都没有这么的放松过。

“涨水了。”

郑文正突然说道:“上游那边应该在下雨。”

赵长安朝着河水望去,果然看到河水的流速变快了一些,而且水面也在朝着两边的河滩缓慢的扩展。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赵长安不由的想到了李商隐的这首诗,缓缓吟诵出来,一时有点怅然。

“这才出来几天,你就想明珠那边的红颜知己和事情了,看来这种野游还是适合像你师父这样的闲人老头子。”

郑文正直笑:“年轻的时候喜欢漂亮的女人,纵酒美食,这也是年轻的一种狂放。等到你师父我这个年纪,就是有漂亮的女人也没法摇了,很多需要用牙的咬合力来体味的美食,也都是已经成了永远都不可能再能品尝的追忆,也就是这个美酒,还能找回当年的一点错觉。”

赵长安知道师父没有听懂自己这句‘君问归期未有期’,此处是李商隐一千一百七十年前写的那首‘夜雨寄北’的川蜀地区。

现代很多人都解释成李商隐是在思念他的妻子,所以写下了这首其实在诗词美感上面很没意思,甚至有点垃圾的破诗。

不过实际上李商隐的妻子王氏已亡,而且以着古代中国文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尿性,思念好友应该更有可能,也更有格调。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是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情义。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这个知音是指志同道合,党同伐异的朋友,而不是女人。

就像陆放翁写了一首‘钗头凤’,搞得他有多痴情似的,其实却是和唐琬结婚了以后,然后据说是他妈让他休了表妹另娶王氏。

一个同样是名门贵女的年轻貌美的豆蔻少女。

十年以后三十一岁的陆放翁仕途失意,在他母亲的示意下休了唐琬,也没见他从此脱胎换骨,平步青云。

在程家华贵的私人花园里,遇到十年没有玩过的表妹唐婉。

陆放翁发现二十七八岁的表妹和他离婚了以后,并没有变成整日以泪洗面的怨妇,——这不免让他馋表妹还这么嫩,心里面却是难免很不爽,你被休了,不应该是郁郁而终,形销骨立么,怎么却变得比十年前还要美丽?——而是嫁给了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赵士程作为继室,有钱老公又体贴温柔不嫌弃她是二婚,变得更有女人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