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汗帐来人(1 / 2)

大明流匪 脚踝骨折 1070 字 10个月前

墩堡划分出两个区域,一处是安置战兵的区域,一排排房屋相连在一起,靠近外墙处是一大片空地,充作校场。

另一处区域是生活区域,修盖墩堡的百姓住在这一片区域内。

因为房屋还在建造的关系,多数百姓都住在帐篷里。

将来这里盖造的房屋都是砖房,盖房用的青砖在墩堡外烧制好,用大车一车车拉进墩堡中,由墩堡里的百姓建造。

墩堡内的百姓多数都是来自辽东,少部分是大同府的百姓,其中大同府出来的百姓多数都是工匠,每天有工钱拿,不像那些辽东百姓,只管一日三餐。

墩堡建造好,里面需要建造的房屋便不需要太多人,一部分年轻力壮的辽东百姓被招进第三战兵大营,成为张洪手底下的战兵。

李树衡搬进堡中,一直住在战兵大营所在的军营里。

作为军政司副司长,又是虎字旗在草原上的主事之人,他有一间单独的房间用来居住,同时在隔壁专门腾出一间屋子用来办公。

张洪带着黄鸿和张三叉,来到李树衡办公所在的屋中。

“属下见过副司长。”

三个人见到李树衡,分别行了一礼。

李树衡看了三个人一眼,笑着说道:“都坐,石斌,给他们一人沏一杯茶。”

石斌是李树衡身边的护卫。

屋中没有专门用来喝茶的盖碗或是瓷杯,只有几个大茶缸。

石斌拿去茶叶,每个茶缸里面洒了一些,又拿起炉子上的水壶,给每一个茶缸里面倒上开水。

做好这一切后,放回水壶在炉子上,把几个茶缸分别递到三个人的手中。

刚倒上开水的茶缸烫手,两只手根本托不住,三个人便把茶缸搁在腿上,隔着一层厚实的衣服,不至于感觉到太烫。

“副司长,这是这一次送来各种货物的清单,还请过目。”说着,张三叉从袖口里掏出来一份单子,放到了李树衡的桌上。

李树衡拿起清单,从头到尾扫了一眼。

看完后,他说道:“步铳七百支少了一点,如今战兵大营好几千人,这么点步铳不够分。”

“还带来了一些鲁密铳,数量有一千支,加上步铳,数量上足够保证第三战兵大营所需。”张三叉说道。

步铳是后来研发的自生火铳,用的是燧发石打火,而鲁密铳还是虎字旗最早使用的火绳枪,如今正处于慢慢淘汰中。

李树衡微微一皱眉头,说道:“鲁密铳不是已经淘汰了,怎么还发给战兵大营的战兵用。”

听到这话,张三叉面露苦笑道:“副司长有所不知,如今正处于几个战兵大营扩建,兵甲数量缺额比较大,第三大营这边好歹把火铳配齐了,第四和第五战兵大营很多人还在使用长矛,火铳的缺口很大。”

“大当家还是太急了一点。”李树衡叹了口气,旋即说道,“不应该这么急,若是几年之内扩建出几个战兵大营,便不会出现这种兵甲紧缺的问题。”

张三叉低了低头,没有接话。

“大炮带来了多少?”张洪问向张三叉。

张三叉说道:“四磅炮十门,大小佛郎机炮十门,六磅炮两门,最新研发的九磅炮一门。”

“不对呀!之前我在城头上,可没有看到六磅炮和九磅炮。”张洪眉头一皱。

作为最早装备四磅炮的千人队,他认得四磅炮,也识得佛郎机炮,唯独六磅炮和九磅炮他没有见到。

张三叉笑着说道:“六磅炮和九磅炮都装在了车上,张营正自然没有看到,待大车送入军营后,属下会让随车队一起来的炮手把六磅炮和九磅炮装好。”

“一直听说灵丘那边早铸造九磅炮,始终没能见到,这一次我可要好好见识一下咱们自己的九磅炮。”张洪激动的搓了搓手。

张三叉说道:“整个大明就没有比咱们九磅炮的威力更大的炮了,而且炮场已经铸造出十二磅炮,因为携带不方便,太过笨重,这一次没有带来。”

“什么?还有十二磅炮?”张洪眼前一亮。

四磅炮的威力他见识过,一炮下来便能在敌阵中犁出一道沟来,六磅炮和九磅炮自然更厉害,而十二磅炮,他想不出一炮打出去会是什么样子,恐怕任何城池边堡都挨不住这一炮。

张三叉笑着说道:“炮场那边已经在铸造十八磅炮了,不过听说这种炮不准备装备给战兵大营,专门给海船用的,属下离开灵丘的时候,炮场的侯大富带着炮场的一些铸炮师,已经去了大员岛,听说要再那边建一个新的炮场。”

“可惜了,若是那个什么十八磅炮能够送到我这里,在准备出足够的铁球和火药,我保证把这里守的固若金汤。”张洪感慨的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石斌从外面走了进来。

“副司长,卜石兔派人过来了。”

坐在靠近门口位置的黄鸿说道:“恐怕是来者不善,十有八九是为了哈坦部的事情而来。”

李树衡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哈坦部的事情过去这么长时间,卜石兔现在才派人来,比我预料的要晚了不少。”

“属下的人收到消息,土默特各路台吉都去汗帐议事,这会儿派人来,应该是议事结束,商量出结果来了。”黄鸿说道。

作为外情局副司局长,青城的一举一动他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