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去捡漏吧(1 / 2)

虽然已经立秋了,不过天气依然炎热。

程秉国拎着蛇皮袋,看着大儿子叹了口气,“大儿,你录取通知书都来了。”

程仁感激父母,不过实话实说,“爸,我这个夏天一直在想这个事情。我现在就算去读书,三年后不一定能考得上大学。再说就是我是老大,我要是读书,以后小的那几个怎么办?”

“只要你们考得上,我们砸锅卖铁也供你们读书。”程秉国停下脚步,认真说道,“你一年学费,最多不到一百块钱。小的那几个学杂费,也不多。老四和老五,还没读书。”

程仁也停下脚步,认真说道,“爸,但是高中的生活费也不便宜。而且大学的话,每年的学费不是一两百块钱。一年学费两三千算是少的,再加上住宿费、杂费,教材费等等,一年光是这些就好几千。生活费,也不能少。”

程秉国停下脚步,着急了,“不是说读大学不要学费,还有补贴吗?”

程仁笑了起来,解释着说道,“那是以前,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没有补贴了,开始收学费了。我要是考上大学的话,小的几个都没办法读书。我是老大,我供他们是应该的。”

程秉国从口袋里掏出烟,沉默许久后才说道,“那你读书,喊老二不读。”

不怪程秉国‘重男轻女’,儿子读了大学,还可以帮帮家里。女儿如果读了大学,说不定以后嫁人了也没办法更多的去管娘家了。

程仁认真说道,“小馨太小了,现在就算不读书,也只能在家里干活。她要是出去,顶多就是去厂里。那我肯定不放心,太容易吃亏了。先供他读书,我是男人,吃不了亏。”

看到父亲的样子,程仁继续说道,“我读书,后面四个都没办法好好读书。我不读了,我们一个劲的供着那四个小的。老三虽然玩性重,但是脑子活。他理科很好,数学很强。我就觉得吧,他有机会考大学。”

程秉国有些自责,也有些惋惜,“他现在才小学,哪知道以后的事情。你整个初中,就没掉出过年级前三。”

“我们这是农村的初中,师资力量、教学水平都一般。”程仁笑着说道,“以后的话,条件好了就把老二、老三送到市里,那里升学率更高。我先去市里转转,找个工作。”

眼见儿子真的不准备读书,程秉国追问道,“你这趟去市里,真的有地方住?”

“嗯,我有同学考了中专,就在市里。”程仁睁眼说瞎话,不希望父母担心,“我和他先住一块,然后再找找工作。你放心好了,离家也近。我要是在那里住不下去,就回来。”

程秉国从口袋里掏出来五十块钱,“这钱你拿着,在外面要小心点,不要胡来。安顿下来了就写信回来,找到了事情做,就踏踏实实做事。”

程仁接过钱,笑着答应,“爸,你放心好了,我肯定不会胡来。”

程秉国不断的交代着儿子,生怕儿子在外面吃亏,也生怕儿子在外面闹事。

程仁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担心,实事求是来说,他的父母就算现在去城里,肯定也不会适应,因为他们此前一直都是在农村。

当然程仁也不认为自己现在就可以十分受欢迎,没钱是一回事,年龄也是一回事。最主要的是八十年代末的环境,程仁实际上并不是特别了解。虽然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不过记忆是比较模糊了。

再者是原本他是在学校读书,对于外面的世界并不是特别了解。

父子两个站在路边,等着中巴车。

从乡里到市里,每天只有两趟客车。这段只有不到七十公里的距离,按照现在的路况、车况,摇摇晃晃的需要一个多小时。

还不容易才挤上客车,冲着还站在路边的父亲挥挥手。

重生已经一个多月了,程仁终于踏上了全新的旅程,也要去迎接新的挑战了。

其实程仁心里也有些打鼓,到底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他实际上也心里没数。到底能不能找到什么机会改变家里的生活条件,他也不见得有着十足的把握。

“等我有钱了,一定要买辆车。”摇摇晃晃的中巴车里,程仁小声嘀咕道,“不过我们村,车子也开不进去。真的要是买了车,还得先修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