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人间灯火点点(1 / 2)

陈平安在城外停下脚步,而此时的城头上,俞真意已经戴上了那顶银色莲花冠,身边悬停有一把琉璃飞剑。他拿出了一把玉竹折扇,每一支扇骨上都以蝇头小字记载着一门武林绝学。种秋神色释然,双肩松垮耷拉着,不像是平时的那个南苑国国师了。神色肃穆的北晋大将军唐铁意,他的拇指一直在摩挲着炼师的刀柄。

除此之外,榜上十人在场的还有周肥、刘宗和正捧着软绵绵青色衣裙的云泥和尚。至于其余几人,程元山还在桥下躲着,冯青白已经死在了好兄弟的刀下,丁老魔则死在了陈平安手里。

城头上还有气势浑然一变的黄庭,她虽然不在十人之列,但现在恐怕连周肥都不敢挑衅她。当神魂与肉身融合后,她的容貌开始出现变化,本就绝美的容颜又增添了几分光彩,愈发倾国倾城。

鸟瞰峰陆舫准备在藕花福地继续逗留一甲子,既为自己的道心,也为好友之子,担任他的半个护道人。

簪花郎周仕此时除了有离别在即的伤感,也有对六十年后的美好憧憬。而他所思所想的魔教鸦儿即将被周肥带离,丁婴一死,她是最心如死灰的一个。

当所有人看到那个年轻谪仙人停在城门外的官道上,俞真意眼神晦暗,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种秋则会心一笑:宰了丁老魔的人就该如此霸气!就像是在说:“你们都看到了,与丁婴一战,我陈平安受了伤,谁想趁火打劫,尽管来,下了城头,我们再分生死。”

刘宗唉声叹气,背靠着墙壁,正犯愁呢。见过了牯牛山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他是真没精气神去蹚浑水了,觉得没啥意思。如果这次还有机会走下城头,安然返回科甲桥的店铺,以后就老老实实当个富家翁得了,最多挑一两个顺眼的嫡传弟子,除此之外,莫作他想喽。

唐铁意眼中掠过一丝怒气,只是犹豫片刻,干脆闭目养神,眼不见心不烦。

最后,陈平安就这样径直走过城门,渐渐远去。

俞真意飘浮而起,踩在那把琉璃飞剑之上,就要去往牯牛山。那些从天下各处聚拢而来的充沛灵气已经开始四处流散,他一个修道之人,岂能错过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灵气不同于虚无缥缈的天下武运,不挑人,只要有本事,谁都能揽入怀中。

唐铁意盯上了精神萎靡的刘宗,沿着走马道缓缓前行。

刘宗悚然,蹦跳而起,骂骂咧咧道:“好你个唐铁意,敢把我当软柿子捏?!”

黄庭则盯上了周肥。春潮宫宫主在这块福地的所作所为,镜心斋童青青可以忍,她太平山道姑黄庭可忍不了!

樊莞尔眼中的普通铜镜到了黄庭手上就大有玄机。她以气驭物,将地上的铜镜抓在手中,以手指重重敲击镜面,镜面砰然碎裂,露出幽绿深潭一般的异象。黄庭伸出双指,好似拈住了某物,往外一扯,竟是被她扯出了一把带鞘长剑!

她可是桐叶洲第三大宗门太平山的天之骄子,未来的宗主,只要跻身上五境,必成十二境仙人的黄庭!这要是还没点家底,就太不像话了。

一瞬间,周仕和鸦儿面面相觑,因为都感觉到了如芒在背。

两人猛然转头,刚好与那个望向城头的白袍谪仙人对视。

周肥笑骂道:“丁老魔这个心比天高的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害惨我了。”

他转头望向陆舫,后者亦是无奈:“除非此人跟你一起飞升,否则他留在藕花福地,周仕肯定危险。”

周肥捏了捏下巴。善缘难结的话,那就要另做一番打算了。

只是就在此时,所有人都情不自禁抬头望天。

云海破开一个金色大洞,一道光柱转瞬落在城头,只是眨眼工夫,恐怕除了城头这些人,京城都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一幕。

众人视野中出现了一个矮小道童,手里拎着一个小巧玲珑的五彩拨浪鼓,却背着一只巨大的金黄葫芦,几乎等人高,显得极为滑稽。

黄庭看到这个小不点后,哟呵一声,便不再管周肥了,大步走向他。

小道童瞥见杀气腾腾的黄庭后,翻白眼道:“我这次下来可不是来打架的啊,你要是太过分,惹恼了我师父,就不怕你那太上师叔祖白白为你护道这么多年?”

黄庭若还是那个来藕花福地之前的太平山道姑,只会撂下一句“那是我家祖师的事情”,然后该出手时就出手,只是这会儿,她咧咧嘴,一脸“咱们到了浩然天下再走着瞧”的表情。小道童还以颜色,同样咧咧嘴,不以为然:跟小道爷我比靠山?一座太平山还是小了点吧?又不是中土神洲的龙虎山。

小道童润了润嗓子,挺起胸膛,大步走在走马道上,嗓音不大,但是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规矩有变,对你们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最后一次上榜的十人,活下来的,都可以飞升;不愿意飞升的,等我敲响第二声鼓之后,第三声鼓响之前,自己离开城头就行。当然了,哪怕不飞升,走下城头的人还是能够拿到一件法宝。记住啊,在城头飞升之人,肉身会被留在这儿,只以魂魄去往另外的地方,保留所有记忆。别觉得从头再来全是坏事,其中玄妙,以后自己体会。”小道童趾高气扬,走得大摇大摆,“榜上的前三就更有福气了,第二的俞真意如果选择飞升,可以带走三人;第三的周肥可以随意带走一人。我家老爷发话了,丁婴除外。这些被带走的人,肉身可以一起离开。嗯,好像很多人一头雾水。不用奇怪,你们实力太差,根本没资格参与其中,心存侥幸的话,就只有那个冯青白的下场。”

说到这里,他对黄庭嘿嘿笑道:“你说气不气人,本来你实力可以跻身前三的。唉,人算不如天算,没办法的事情。谁让你们太平山勾搭那两个外人,先坏了规矩,我家老爷当时可是很生气的。”

黄庭扯了扯嘴角,小道童歪着脑袋,凝视着她那张脸孔,火上浇油道:“黄庭,你说你咋这么臭不要脸呢,在浩然天下,你的模样可没有现在一半好看……”

小道童好像给人在后脑勺一敲,突然摔了个狗吃屎,也不觉得丢人现眼,站起身拍拍道袍,与黄庭擦肩而过的时候,做了个鬼脸,然后继续说道:“最后说一条代代相传的老规矩,今儿的事情,对外就不要轻易宣扬了,你们心里有数就好。当然,实在憋不住,跟极少数人提及,不碍事。”

一口气说完这些,小道童举起拨浪鼓,轻轻晃荡。没有任何天地异象,就是轻轻咚了一声。

这就算是第二声敲天鼓?俞真意踩在琉璃飞剑之上,对着小道童打了一个稽首:“拜别仙师。”

小道童面对这位外貌上的“同龄人”态度不太一样,多了几分正经,老气横秋道:“去吧,人各有志。我家老爷对你算不得失望,所以请好好珍惜下一个甲子。”

俞真意破天荒露出一抹激动神色,御剑去往牯牛山战场遗址,大肆汲取天地灵气,期望着出关之后再度破境,便是对敌陈平安,兴许都有一战之力。

种秋笑问道:“刘宗,你怎么说?”

刘宗想了想,笑道:“铺子以后劳烦国师帮我卖了吧,相信以国师的手段,早已晓得了我相中的那几个年轻人,到时候分了银子送给他们几人。”

种秋点点头:“不难。那么就此别过?”

刘宗叹了口气,见种秋向他抱拳,赶紧抱拳还礼,忍不住问道:“种国师,你不一起离开?走了之后,说不定还有机会回来,可要是这次不走,就再没有机会飞升了啊。”

种秋摇头道:“吾心安处即吾乡。”

刘宗始终抱拳,一直没有放下。

种秋笑容和煦,轻轻按下刘宗的手后,转身走下城头。

小道童瞥了眼种秋的背影,摇摇头。

唐铁意快步跟上了种秋,那云泥和尚一步跨出城头,飘落于城外,怀里捧着青色衣裙,往牯牛山方向快速奔去。

城头之上剩的人已经不多,周肥对陆舫说道:“先带着周仕去躲一躲,最好离开南苑国,越远越好。我一旦离开藕花福地,没人拦得住那个陈平安。”

陆舫和周仕没有犹豫,就此掠下城头,绕过牯牛山,去往南苑国边境线。

到最后,城头只剩下四人:背着巨大葫芦的小道童、太平山黄庭、玉圭宗“周肥”和在藕花福地土生土长的刘宗。

小道童看了眼城中某座石桥下,那里躲着臂圣程元山。不出现在城头,程元山就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无法飞升,也无额外的机缘。小道童满眼讥讽,打了个哈欠,随意摇晃拨浪鼓,第三声鼓响。一道璀璨光柱激荡降落,将刘宗笼罩其中,整个人瞬间消逝不见,什么都没有留下。

小道童对周肥明显刮目相看,多泄露了一点天机,轻声道:“那个陈平安,不用担心他在这里胡作非为,呵,他还有苦头吃呢。”

周肥一脸恍然,微笑道:“谢了。”

第二道光柱落在人间,周肥比刘宗滞留时间更久,身影模糊,还有闲情逸致对黄庭挥手作别。

小道童笑眯眯望向皱眉不语的太平山道姑:“是不是很忧心自己的处境?”

黄庭冷笑道:“你回去告诉我祖师,不用花钱,最多十年,隋右边做不到的,我做得到,到时候就是我破境之时,我要以肉身飞升,返回浩然天下。”

小道童笑容玩味,脚尖一点,背着那么大一个金黄葫芦,开始悬空“飞升”,没有光柱傍身,歪歪扭扭,好似狗刨一般,缓缓向天幕游去……黄庭瞥了一眼就不愿再看那幅画面。这种幼稚勾当,也就那个小兔崽子做得出来。

南苑国京城内,枯瘦小女孩卖了书籍,买了两件衣裳,用剩余铜钱点了一大桌子只会在梦中出现的美食,狼吞虎咽,生怕吃慢了吃大亏。她坐在椅子上,需要高高抬起屁股才能夹到桌对面的美味菜肴,她满脸油腻,觉得自己从未如此幸福过。

曹晴朗被一队官兵带去了衙门,大堂外边铺着四条草席,盖着四张白布。孩子痴痴呆呆蹲在那里,一言不发。

一座桥下,臂圣程元山还在苦苦等候,等着震天响的第二次鼓声。

有个寒族书生听说不远处死了人后,被好友强拉着跑去凑热闹。那里早已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书生只听说是个漂亮女子,他想着等到她回来后,一定要跟她说一说这桩惨剧,最重要的是要她少出门,如今两人拮据一些不打紧的,不用她串门走亲戚,跟人借钱为他购买书籍。

一路飞掠,回到了那条大街,拐入小巷后,陈平安脚步沉重。

入城之时,哪怕城头上站着那么多宗师,陈平安仍然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无敌之姿,穿白衣、悬酒壶、持长剑,潇洒而过。可是此时此刻,面对一座不过贴了廉价春联的市井宅院,陈平安几次抬手又都落下,没有敲门。

陈平安并不知道,老道人就站在他身后看着他。老道人要“知道”两件事:你陈平安如何认识自己,又会如何看待人间。

终于,陈平安推门而入。宅子里没有人,没了絮叨埋怨的老妪,自然就没了她的骂天骂地,刀子嘴臭豆腐心;没了看似纯朴憨厚却会偷书的妇人,她望向自己儿子的眼神永远充满了骄傲;没了臭棋篓子老翁,也没了背着包袱去碰运气的汉子,他每次大清早出门之前都会蹑手蹑脚,估计是怕吵到要去学塾读书的儿子。

陈平安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回到自己屋子,将长气剑放回桌上的剑鞘,发现桌上的书已经不见。陈平安蹲在地上,伸出手掌贴在地面,闭上眼睛,试图找到一些蛛丝马迹。飞剑十五嗖一下飞出养剑葫,贴着地面疾速飞旋,最后剑尖朝地,指向一处,陈平安立即用双手刨开地面。以他当下的武道境界,五指都可以削铁如泥了。

大街上跟种秋一战,跻身五境,之后又与丁婴一战。这两块磨刀石用来砥砺武道,比起在桂花岛与老金丹剑修的切磋,无论是体魄还是心性都要强出太多。尤其是与丁婴从城头转战牯牛山,这种涉及武学大道根本以及“天下”武运的生死之战,哪怕以落魄山竹楼的崔姓老人眼光来看,也会赞赏有加,要说一句“八、九境的纯粹武夫都未必能够打出那种气势”。

片刻之后,挖出一个将近等人高的大坑,陈平安双手捧起奄奄一息的莲花小人儿,跃出大坑,将他小心翼翼放在桌上,先脱了身上那件法袍金醴裹成一团,像是个小草窝似的,把小东西放在法袍之中,之后赶紧从方寸物里头拿出一枚谷雨钱。比起灵气淡薄的小雪钱及以手触摸依稀可以感觉到灵气如水流转的小暑钱,谷雨钱蕴含的灵气最盛,如冰冻结。陈平安将这枚山上神仙钱币攥在手心猛然一握,之后微微松开,将粉末撒在莲花小人儿身上。至于这枚谷雨钱能够在仙家店铺购买多少古怪精魅,多少在王侯之家、富贵门庭都难得一见的精灵,陈平安早已不是初出茅庐的江湖雏儿,不是那个泥瓶巷的泥腿子窑工学徒,所以一清二楚。如今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骊珠洞天,大骊王朝,东宝瓶洲,剑气长城,桐叶洲,藕花福地。

陈平安仔细观察着莲花小人儿,灵气如泉水流淌全身,就像缓慢渗入一块干裂的旱田,这让他微微放下心来:只要还能汲取灵气,就说明可以挽回。他伸出拇指,轻柔摩挲着小家伙的素洁额头。

安顿好莲花小人儿,将坑重新填好,陈平安走出屋子,坐在檐下的一条小板凳上,摘了酒葫芦,摇摇晃晃,也不喝酒。

脱去法袍金醴后,陈平安浑身散发出浓重的血腥气。跟丁婴拼死一战可谓伤透了,正因为如此,才会被那么多灵气如海水倒灌,大量涌入陈平安的各大气府窍穴。此时那些灵气盘踞在一座座洞府内,像是一股股藩镇割据势力。因为不涉及之前一口武夫纯粹真气的行走路径,这些个气府城池像是关外之地,形成了“藩镇”各自偏居一隅的格局,多却零散,并未勾连在一起,所以不成气候。陈平安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但是暂时实在是没办法去解决。当务之急,是如何搭建好长生桥,以及离开这里。

观道观竟然不是真正的道观,而是老道人行走于人间何处,道观就在何处,这让陈平安哭笑不得。剑气长城上那位结茅修行的老大剑仙为何不早早提上一嘴?

不过回头想一想,当初进了南苑国京城,成天无头苍蝇般乱撞,心烦意乱之后,干脆静下心来随便游逛,是一种很不一样的感觉。见过了市井百态,看似游手好闲,但是让陈平安想起了早年的学徒生涯。在龙窑挣到的钱不足以让人大手大脚,但已经能够养活自己,不至于饿死,所以陈平安在实现温饱以后,每次跟随姚老头进山采土大概就是这般心情,哪怕风餐露宿,山路难行,每天都精疲力竭,可他心不累,倒头就能睡。然而自陈平安第一次离开龙泉护送李宝瓶他们去大隋求学,到莫名其妙闯入这里,睡过几个安稳觉?

陈平安隔三岔五就会起身去屋内看看莲花小人儿的情况,发现虽然进展缓慢,却是在朝好的方向一点一点痊愈,这才彻底放下心。那些近在咫尺的生离死别,哪里是借酒浇愁可以摆平的,一个人总有酒醒的时候。

屋内可以放下心了,可是屋外呢?陈平安弯腰坐在小板凳上,等着曹晴朗回家。

从今往后,这条无名小巷的宅子,跟当年泥瓶巷的那栋小宅子没什么两样了。

陈平安站起身。暮色里,一个孩子走在小巷中。院门没关,他看到陈平安后,神色木然地低下头,默然且漠然地走入自己的屋子。

陈平安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坐回板凳,一直坐到了深夜。

大暑时节,哪怕到了夜里,微风拂面,还是算不得如何清凉。其间陈平安去探望莲花小人儿的时候,无意间瞥见了一把做工粗劣的蒲草团扇,就拿着走出屋子。

后半夜,遥遥传来更夫的敲更声。曹晴朗走出屋子,拎着小板凳坐在陈平安旁边。陈平安递过蒲扇,曹晴朗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去了。

沉默片刻,陈平安轻声道:“对不起啊。”

从头到尾,曹晴朗没有说什么,没有怪陈平安,也没有说不怪,只是低头呜咽。

第二天曹晴朗很晚起床,也没有了晨读的琅琅声,陈平安便去了学塾,想要帮他打声招呼,结果一路上行人寥寥,到了学塾,发现大门紧闭,连教书先生的面都没有见到。不过陈平安发现没有一个南苑国谍子出现在附近,想来应该是国师种秋的意思。

之后两天,不断有人家偷偷摸摸搬离这附近,状元巷的青楼酒肆一夜之间就清静了下来,门可罗雀。

这天黄昏,陈平安拎了张板凳坐在街巷拐角处。若是以往,这边的棋摊子上会有两个臭棋篓子厮杀得天昏地暗,旁边无数个臭棋篓子在支昏招。

大街还是沟壑纵横,断壁残垣,不堪入目。陈平安站起身,原来是种秋来了。

两人沿着大街散步,种秋满脸疲倦,微笑道:“京师这一块坊市已经暗中戒严了,各路小道消息也被控制了下来。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都对你很好奇,想要见你,被我劝阻了。不过你要是愿意的话,随时可以进宫,或是去我住处散散心。”

陈平安点头答应下来。

种秋一袭青衫,双鬓微白,短短数日,竟是有了几分沧桑老态,可见这位国师当下心情并不轻松。他继续道:“俞真意在牯牛山遗址上搭建了一座小茅屋,要在那边潜心修行。陛下提出要求,除非是俞真意将湖山派迁入南苑国境内,否则就要动用武力驱逐,俞真意不予理会。我希望陛下能够再等等,但是陛下没有同意,已经调动兵马,很快就会有万余精锐围住牯牛山一带。”

陈平安想了想,问道:“那个镜心斋樊莞尔呢?”

种秋先将樊莞尔的大略生平说给陈平安,然后无奈道:“我猜陛下应该是私下见了她,才有此决心和举措,想着只要有她压阵,加上滞留京师的北晋大将军唐铁意,当然,还要加上我种秋,形势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说到这里,种秋站在一处沟壑边缘,正是当时陈平安以顶峰拳架“校大龙”御风而过,一拳将他击飞的位置,笑了笑,“陛下多次拿话试探我,询问你的心性和来历,我既不好欺骗陛下,也不好将你扯入这些俗世恩怨,只说你既不会扶持南苑国,但也不会帮着俞真意。闲云野鹤,只在云深处,是不会与鸡犬为伍的,更不会与它们争食。”

陈平安抱拳致谢,种秋摆摆手:“换成是我,只会比你更加心烦。”

陈平安摘下酒葫芦喝了口酒,种秋想起一事:“你住处那户人家的惨事是我亲自处理的,朝廷抓了不少魔教余孽,可以确定,当时是丁婴下令让人行凶,大概是为了让春潮宫的簪花郎周仕与你早早交手,没办法置身事外,以便水到渠成地扯出陆舫以及周肥。而且通过曹晴朗在衙门的口供,得知丁婴之所以如此与你关系不大,是因为丁婴误认为曹晴朗与镜心斋童青青有关。”

陈平安嗯了一声,突然问道:“这里到底是哪里?”

种秋愣了一下,满脸疑惑。

陈平安指了指身后的长气,解释道:“我是背着这把剑误打误撞进来的,兜兜转转找了很久,都不知道自己早就身在其中。”

种秋笑着介绍了一些关于藕花福地和谪仙人的历史,陈平安这才了然。

老道人当时话只说了一半。观道观的确不存在,但其实可以说整块藕花福地就是他的“观道之地”。

一开始,陈平安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是发现一洲之内竟然有两个北晋国。要知道,莲花小人儿就是在北晋寺庙内寻见的,起先陈平安还觉得可能是桐叶洲与东宝瓶洲风土不同,还专门去状元巷书肆翻阅了许多稗官野史和文人笔札,结果越看越奇怪,还不死心,又去了那家一看就是权贵之家的私人藏书楼,想要通过正史确定南苑国在桐叶洲的具体方位,结果还是云遮雾绕,书上始终唯有四国历史。后来白河寺丑闻暴露,牯牛山四大宗师聚首,陈平安更觉得匪夷所思——竟然都喜欢用“天下”这个词语。国师种秋是“天下第一手”,南苑是“天下第一强国”,镜心斋的童青青是“天下第一美人”,等等,不胜枚举。

白河寺那一晚,丁婴和周仕、鸦儿一起潜入大殿,寻找那副罗汉金身。在这之前,陈平安由于身边就有心相寺老僧这么一位练气士,加上进入这座京城没多久就遇到了那件喜欢在月色下翩翩起舞的青色衣裙,所以就没有往深处想,只当是环境闭塞的一处“无法之地”,就像老剑圣宋雨烧所在的东宝瓶洲梳水国,武夫强盛。

如今细细思量,陈平安倍觉悚然,寒意阵阵,就像当初看了一眼那口水井。

虽然知道了自己身处藕花福地,可是如何进入、何时进入,陈平安仍是百思不得其解。老道人只要一天不出现,那陈平安就始终不知道答案。

种秋身为国师,一场大战过后,天下形势都变得云谲波诡,还有无数事情需要他定夺,今天过来拜访陈平安,一是防止出现误会,二是来这边散心,透口气,所以聊完该聊的,种秋就告辞离去。离别之际,陈平安带着歉意道:“我暂时还无法离开藕花福地。”

种秋笑道:“没关系,反正你陈平安也不像是个谪仙人。”

种秋离去后,独自走在清冷大街上,神色黯然。如果自己和俞真意当年遇上的第一个谪仙人是陈平安,会不会如今就是另外一种结局?

陈平安拎起小板凳,走入晦暗的小巷,突然又眯起眼。

院门外站着一个枯瘦小女孩,她下意识退了一步,抬起头,仔细看了看那个家伙的面容,好些酝酿好的说法竟是一个字都不敢说出口。

陈平安问道:“那些书呢?”

小女孩眨了眨眼睛,使劲摇头:“我不知道啊。”

似乎是害怕陈平安不相信,她满脸委屈道:“前几天你跟那些坏人打得那么厉害,而且当时一男一女就是从巷子里走到大街上的,我哪里敢回巷子,一直就老老实实坐在板凳上,后来见不着你,也等不到你,我怕坏人找上我,就赶紧跑了。”

陈平安挥挥手,示意她可以走了,不想再见到这个心机深沉的小女孩。

小女孩可怜兮兮道:“求求你了,让我吃完饭再走吧?”

原来是闻到了饭香。陈平安没理睬她,进门后就闩上了院门,竟是曹晴朗做好了一顿晚饭。这孩子聪明且孝顺,虽然之前从未亲自下厨,但是见多了娘亲烧饭做菜,等到他自己独力来做,虽然不会可口,但也能吃。

这两天,都是曹晴朗自己做饭,陈平安从来没有凑上去,往往是曹晴朗去了灶房就主动离开院子,今天也是如此。

以往回去的时候,曹晴朗肯定已经吃好饭,收拾了碗筷饭桌就回到自己屋子待着,偶尔晚上纳凉才会出来坐一会儿。但是今天不一样,曹晴朗坐在桌旁,吃得很慢,而且桌对面多摆了一副碗筷。

陈平安轻轻走入屋子,坐下后,细嚼慢咽,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院子里扑通一声,枯瘦小女孩站起身,拍了拍身上尘土,蹑手蹑脚来到屋子外边,没敢进去,就蹲坐在那里,伸长脖子,看着桌上的饭菜。

曹晴朗想了想,还是去灶房给她盛了一碗米饭,走到她跟前,将碗筷一起递给她:“一起吃吧。”

陈平安放下碗筷,看着她。她便泫然欲泣,放下碗筷,一动不动。

曹晴朗无奈道:“没事,吃吧。”

她仍是目不转睛望着陈平安,陈平安拿起碗筷,不想看她。

她这才开始低头扒饭,偶尔往菜碟子里夹一筷子,跟做贼似的。

三人差不多时候吃完,曹晴朗起身收拾饭桌,小女孩瞥了眼陈平安,装模作样地帮着曹晴朗收拾起来。

两个同龄人端着碗碟盘子一起回到灶房,枯瘦小女孩看了眼院子,发现那个家伙不在,便压低嗓音埋怨道:“油水也没有,还那么咸,你到底会不会做饭?!恁大一个人了,能不能有点出息?”

曹晴朗哑然,看她不依不饶的模样,只好说道:“下回我注意。”

结果陈平安突然出现在灶房门口,枯瘦小女孩立即闭嘴,刚要转头不认账,假装没看到陈平安,已经看到他招了招手,而且眼神凌厉。她只好耷拉着脑袋走出去,被陈平安扯着领子,提鸡崽儿差不多,一手开门,一手将她放在外边,关门前撂下一句:“再敢翻墙,我直接把你丢到京城外边去。”

这天夜里,陈平安一直在闭目养神,曹晴朗出来乘凉没多久就听到了院门外的咳嗽声。他过去打开门,看到了蹲在地上的枯瘦小女孩,正仰着头,双臂环胸,笑眯眯道:“不用管我,外边巷子里更凉快哩。”

曹晴朗双手挠头,他是真怕了这个家伙了。

陈平安抬起头皱了皱眉。远处一座屋脊上,月光皎洁,有个悬刀的男子,身穿黑袍,气质儒雅,一手拎着一壶酒,对着陈平安微笑示意。见陈平安没有说话,他脚尖一点,往陈平安这栋宅子飘荡而来。

陈平安趁曹晴朗还在门外,一拳递出,浑然天成。那位堂堂北晋国大将军唐铁意被无声无息的一道拳罡砸在胸口,直接倒飞出去,落回屋脊原处。

拳罡劲道,妙至巅峰,唐铁意本身就是天下屈指可数的大宗师,没有受伤,但是狼狈至极。可他非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对着陈平安歉意一笑,像是在说多有叨扰,为自己的不请自来而愧疚,就这么转身一掠而走。

对于此人,陈平安没有太深的印象,也不愿意过多接触。他想了想,跟曹晴朗说不用等他回来了,走出巷子,去往状元巷。刚好养剑葫里边没酒了,出去一趟也好。

大半夜,状元巷的一栋酒楼内只有一桌客人,但仍是彩灯高挂。

那算是一桌家宴,因为厨子都是客人自己从家里带出来的。

整条状元巷戒备森严,除了披挂甲胄的将士三步一岗,还有隐姓埋名的高手坐镇,若是有人想要刺杀,除非是榜上十人的大宗师,否则连这些客人的面都见不到。

这桌客人分别是南苑国皇帝魏良、皇后周姝真、太子魏衍,还有二皇子和年纪最小的公主魏真。除了皇室众人,席间还有换上了一身素雅道袍的太平山道姑黄庭,曾经的镜心斋樊莞尔和童青青。

魏真继承了父母的容貌,是个罕见的美人坯子,但是跟黄庭一比,还是会自惭形秽,本来挺活泼的她,今夜不太敢说话,一直依偎在母后身边。她尤其仰慕这个美若天仙的道姑,能够在她父皇面前表现得比种国师还要更……江湖!她这些年珍藏了许多禁书,都是两个哥哥经不起她的哀求,从市井书坊搜罗而来的种种志怪演义小说。

江湖是什么?她憧憬的江湖,就是在一个月黑风高夜,一对神仙眷侣杀入在武林中令人胆寒的坏人老巢,当天空泛起鱼肚白的时候,贼寇魔头们都已经授首,那对男女相视一笑,策马离去,继续驰骋江湖。

魏良笑问道:“外有俞真意,内有陈平安,当真没事吗?”

黄庭的答案不太客气:“其实这两个人都在京城内也没事,一个是修道之心异常坚定,一个是根本不稀罕搭理你们。只不过你们当皇帝的喜欢那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措辞,你心里别扭,这个我能理解,加上我对俞真意也瞧不顺眼,那就干干脆脆跟他打一架好了。我保证出十分气力与俞真意交手,如果我输了,所谓的南苑国精锐大军都没能留下俞真意,还给他闯入皇宫,杀了你们一大家子,那么我只能在飞升之前争取帮你们报仇了。”

魏良摇头苦笑,喝酒解闷。

其实最别扭的还是周姝真,师妹变成了师父,又变成了太平山黄庭。

至于最失落的,恐怕就是太子殿下魏衍了。他心中爱慕的那个樊莞尔再也找不回来了,哪怕眼前道姑比樊莞尔还要姿色动人,可他反而喜欢不起来。

最忐忑不安的,则是与魏衍相貌酷似的二皇子。魔教从太上教主丁婴到鸦儿,再到一大群潜伏京师的高手,被种国师联手镜心斋仙子和朝廷供奉来了个一锅端,悉数入狱,而魔教三门势力跟他这位天潢贵胄的魏氏皇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顿饭,二皇子吃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他有些羡慕妹妹的没心没肺,更嫉妒哥哥的洪福齐天。谁能想到,举世无敌的老魔头丁婴会被人宰掉?那个叫鸦儿的臭娘儿们曾经还信誓旦旦对他说:“你老死了,我家师爷爷都未必会死。”

酒楼外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骚乱,黄庭笑道:“贵客来了。”

魏良第一时间望向窗户外边,很是紧张,有些后悔没有喊上国师种秋,毕竟种秋跟那人关系不错。但是等了半天,才发现那人从楼梯口出现,竟是规规矩矩走了酒楼大门和楼梯。他没有穿那扎眼的一袭白袍,而是一身南苑国寻常殷实人家的普通衣衫。

魏良稳了稳心神,站起身。

皇帝都起身迎客了,其余皇室众人都赶紧起身。

黄庭没有摆架子,只是也未太过殷勤,站了起来,却离开酒桌,走到了窗口,像是把自己择了出去,交给地头蛇跟过江龙双方自己看着办,她谁也不偏袒。

魏良朗声笑道:“我魏氏招待不周,闹出这么大阵仗,陈仙师恕罪。”

陈平安摇头道:“陛下不用在意这些,这次风波,跟南苑国关系不大。”

魏良有些吃不准,担心他话里有话,而自己没有领会深意。

陈平安已经开口说道:“我这次来,是想着既然陛下都亲自来了,刚好有些话,我可以直说了。南苑国可以当我不存在,请陛下放心,如果不是丁婴和俞真意主动找上门,可能这场架自始至终都没有我的事情。”

魏良笑着点头附和:“陈仙师是山上神仙,自然不愿理会人间纷争。”

陈平安突然也笑了起来:“你们南苑国京城风景挺好的,尤其是有样吃食很不错,我离开京城之前,肯定还会再去吃一次。”

魏良好奇地问道:“敢问仙师是何处何物?寡人可以……”只是说到一半,魏良就打住了话头,举起酒杯一口饮尽,“陈仙师才定下规矩,寡人这就坏了规矩,必须自罚一杯才行。”

陈平安摘下酒葫芦:“可能还要麻烦陛下送两坛酒给我。”

魏良哈哈大笑:“陈仙师你这贵客当得也太好糊弄了!”

皇帝说了个笑话,其余人就都马上跟着笑了起来。

陈平安略显后知后觉,也笑了笑,否则就显得太不近人情了。

黄庭虽然面朝窗外,可是嘴角翘起。

陈平安将养剑葫装满了酒就离开酒楼,却没有返回巷子住处,而是凭借记忆去找了白河寺附近的那个夜市,吃了一大碗那个又麻又辣又烫的玩意儿。

“不吃辣,不喝酒,不喝着烈酒吃最辣的火锅,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这是宋雨烧说的。以前没觉得多有道理,这会儿陈平安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中,觉得老前辈的老话真是不骗人。

陈平安结了账,离开热闹喧嚣的夜市,缓缓而行,在寂静无人处掠上一座屋脊,又去了那户庭院深深的官宦人家的私人藏书楼。这一次,他不是去查寻这个天下的历史和堪舆,而是去寻找有关桥梁建造的书籍,可惜搜寻无果,就打起了工部衙门藏书和档案的主意,一番权衡,想着还是有机会就跟种秋说一声,请人家国师帮这个忙,应该不会太为难——他还得跟种秋讨要一个书生的消息。

出了书楼,陈平安最后在一栋高楼屋顶停下,坐下来喝酒,喝到最后,对着天空伸出了中指,天没打雷。

陈平安收了酒壶,迎着清风,怔怔出神。

在离开飞鹰堡上阳台和进入南苑国之间,遇到过一座纸人城镇。

心相寺住持老僧曾经重复说了一句话:“你看着它,它也在看着你。”

那个当时还是樊莞尔的女子在白河寺和夜市两次使劲盯着自己,眼神似乎有些熟悉,但她却没有开口说话,应该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细细思量,倍感悚然。陈平安叹了口气。

人间的灯火,天上的星辰。有人说过,后者可能是诸多神灵的尸骸。

是谁说的来着?陈平安拍了拍脑袋,想不起来了。今夜喝的酒其实不算多,但是偏偏醉得厉害。他后仰倒去,呼呼大睡。

一个老道人站在翘檐之上,瞥了眼正在酣睡的年轻谪仙人,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幕,扯了扯嘴角。

小院内,年轻人跟一个孩子轻声说着对不起的时候,其实满脸泪水。

老道人自言自语道:“在你眼中,人间无小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