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抵达南京(1 / 2)

徐州城外的考场内,当考生们看完考卷上的提示后,对这种区别于以往科举的考题,都感到非常的心意。

上午考的传统文科,总共也就十道题,前九题每题七分,最后一题三十七分。

但每道题的答桉,并非只单纯的给零分和十分,而是会综合考生的答桉进行一个评判。

全部答对,自然是给满分,但答对一半,也是有分的,越接近正确答桉分数就越高,字写得漂亮,同样也是加分项。

而十道题,前六题都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启蒙书籍中选取一二段,考生只需默写下一段即可,另外三题考的则是一些简单的历史,地理和一些自然常识相关的知识。

最后一题则是按题名写一篇短文,只要不跑题,散文诗词都可以,用白话文描述也行。

这样的考卷,可以说只要接受过启蒙的七八岁孩童,会默写那些书籍,及格简直就是十拿九稳。

所以此刻,无论是男子考场还是女子考场,看着这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考题,所有人心中都是狂喜。

那些少男少女,和二三十岁的妇人们反而占据了优势,前者启蒙没多久,对这些启蒙书籍最熟悉,后者则是在教育子女时又温习过一遍。

反倒是那些正正经经的读书人,对这些启蒙书籍忘了大半,但就是再忘记也总归记得一些,加上字写得漂亮,在凭借三道历史地理题,以及最后一题,只要发挥好一些,想要考及格也不难。

有些考生按照上面的提示写好了姓名,性别,籍贯以及编号后,短短半个时辰就答完了上面所有的内容。

当然也有一些有才华的夫人小姐才子们,答完前面九题后,便认真的思考第十题,想要写一篇锦绣文章,有的甚至打算做一首诗或者词。

答题的时间只有一个半时辰,随着一声炮响,各考场监督的士兵便宣布考试结束,所有考生原地坐好,不许再动笔,然后士兵们便当场挨个的封名,收试卷。

收完试卷后,就立即再次发卷,然后继续答题,根本就没有休息时间,中途上茅房更是不被允许,没办法,人手不够,条件不允许。

发完第二张试卷后,时间已经过了正午,第二张试卷考的自然是算学,上面密密麻麻的简易数字和符号,让所有考生一时都未适应过来。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好在这两年来,准备参加科举的,对十个数字和符号都已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就是临时决定参加的那些小姐夫人们,几个月下来也都掌握了十个数字和相关的符号。

而只要掌握了十个数字和符号以及简单的公式,这张算学试卷,比起文科试卷来,更加的简单。

算学试卷同样只有十道题,全是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法,和两道应用题,以及一道求图形面积的题,都在百位数以内。

比起文科试卷,考生们都是默默的答题,答算学试卷时各考场则是热闹无比。

有的闭着眼背诵乘法口诀表,有的掐着指头计算,也有的在草稿纸上列算式运算,更多的还是拿出了算盘,噼里啪啦的拨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