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二章 遇袭细节(改)(2 / 2)

“我去换了件见客衣服,耽误了点时间,别介意。小弟,这便是你同学吧,也不跟我介绍一下。”周大姐一开口,便让人觉得如浴春风,主要是她声音听上去特别温柔,让人一听便心生几分亲近感。

周老三听她大姐发了话,这才不情不愿地做介绍,“这是我大姐,你跟着我叫便是;这是我同学王启明,大姐,你喊他小明便是。”

我连忙规规矩矩地站起身,口中称呼大姐好。因为周老三已经跟她提过我的来意,坐下没多久,我们很快进入正题。我让周大姐详细描述一下,那天晚上她遇袭时的经历,不要嫌烦琐,多说一些细节。周大姐冲我点点头,开始讲述那天晚上发生的事。

话说周家大姐比周老三整整大了三周岁,今年正好上高三,读的不是顺城中学,是本县最好的县中;上了高三以后,课业繁重,每日下晚自习,都是十点以后的事情了。

这天晚上,周半城临时有应酬,无法接她放学,而周家二姐班里要开家长会。事情都凑到一起,周母跟姐弟三人商量,周大姐体谅母亲,让她去开家长会,自己则跟同学一同回家。

县中比顺城中学要远上许多,都快靠近长途汽车站了,若是走路,最快也要走上五六十分钟。平时有周父骑车接送,倒是不觉远,只是今日走路回家,周大姐便觉得有些走得累了,这一累,便走得越来越慢。

大家打打闹闹行至小西街口,同行朋友们一个个纷纷作别。此时,只有几间做夜宵生意的小商铺还没有关门打烊,平时热闹非凡的街道上,仿佛只剩下她一个人。周大姐这才害怕起来,一边急急前行,一边忍不住在脑子里开始胡思乱想。

人就是这样,一个人的时候,往往越是怕什么,就越容易想什么。

小弟的经历她是知道的,因为这件事,他可是在家结结实实病了好几周。那个被害的女学生,事情传得沸沸扬扬,就连自己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三学生都知晓了。她生怕眼前那些看不见的角落里,不知什么时候会窜出个人来。

许是怕什么来什么,没等周大姐患得患失完,眼前熟悉的街道突然变暗了,前面有一段路,一片漆黑。正街这一段,路灯不知为何突然坏了,前面一片黑,而她身侧右手方向,还有一条侧道,瞧上去,里面倒还有些灯火。

右边这条小路她是走过的,一条细窄狭长的小巷,可以绕过这段没有路灯的正街。小巷四周都是些待拆未拆、破破烂烂的小平房,仅有零星几户人家依旧住在这里,大白天走时也很安静。若在平时,她断然不会选择这条小道,只是今夜……

周大姐踌躇一番,犹豫半晌,还是拐入了右侧这条小路,却是不知,就在她犹豫这会功夫,刚好与拎着电筒匆匆赶来接她的周母将将错过。

周母开完家长会后,才将两个孩子送回家中;又想起回家时,发现正街上有几盏路灯坏了,有一段路没有灯光。她担心大女儿害怕,于是便找出手电,又匆匆赶去街口在路灯下站着。

就这么几分钟时间差,却生生与大女儿错过。周母一直站在街口路灯下等待,而周大姐却早她片刻,拐入右侧这条人烟稀少的小巷之中。

“我刚进入小巷没多久,突然就从背后冒出个人来。这人一窜出来,立刻用手使劲捂住我的嘴,用两条胳膊勒住我,死命把我往小巷边的破房里拖。我当时吓懵了,一时之间,忘记了挣扎,等反应过来,他已经快把我拖进破屋里了。

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死命挣扎,在挣扎过程中,两手像是扒住了门框一样的东西。我只知道,一定不能让他把我拖进屋里去,于是扒住门框死命不松手,一边用脚到处乱蹬,终于被我用脚探到了一个破花瓶或是罐子之类的东西;我连忙一脚蹬过去把它摔得稀碎,响动声惊动了路过的一个醉汉。

这醉汉听见声音,大声喊了一句什么,然后冲了进来,跟袭击我的人打到一处,我这才得了救,连忙逃出去喊人。我冲出巷口,刚好撞上正在寻我的母亲。等我和母亲带了人再回来,那个袭击我的人早就跑得没影了,地上就只剩下救我的醉汉躺在血泊之中。”

周大姐一口气讲完当晚遇袭经过,觉得略有些口干,起身倒水,瞧见我面前没有茶水,又顺手帮我倒了一杯。她起身倒水这片刻功夫,我已经瞧明白了这姑娘的身高长相,也对她的性格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周家大姐个子不高,比我矮了有大半个脑袋,目测就一米五出头,个子很是小巧,声音温柔,瞧上去倒像是个内向文静的姑娘。可跟她一席对话下来,我发现这人呢果然不可貌相,跟我讲述起自己遇险经历,丝毫不见胆怯,反而是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我只能感叹,估计老周家的优点都长在他们家姑娘身上了。这姑娘能逃过一劫,除了运气之外,她的冷静和机智才是救命关键,若非她一脚将罐子踢破,把李四平吸引过来,她的命运就跟他弟弟目睹的那个女学生一模一样了。

待周大姐喝完水,我继续追问,“袭击你的人,你有没有注意到,身上有什么特征?比如说口音、穿戴打扮有什么特别之处、身高、体重、裸露在外的皮肤上有没有什么标记或伤口、又或是身上有什么味道没有?”

周大姐细细思索一番,回答我,“这个人全程没有说过一句话,所以我不知道他的口音;他是从背后袭击的我,我没有看到他脸;我被救时,人很害怕,挣脱之后就逃出去了,也没有想着要回头再看一眼,就连救我那个醉汉我也没有看清楚;他袭击我时,穿着长袖衣服,带着一双手套,没有皮肤裸露在外;我也没有闻到什么特别的味道。”

看样子是无法从周大姐身上收集到关于凶手的更多线索了,我点点头,抓住两个点继续问,“你是怎么知道救你的人是个醉汉?你带人回来时,不是看见那醉汉倒在血泊之中吗?又为何没有看见他的脸?”

“因为救我的人冲进来,身上带有一股非常浓郁的酒味,这种味道,我在我父亲身上闻到过。每次他出去应酬回来,身上就是这种味道,满身酒气,所以我推测他一定喝醉了。

至于他的脸,我回来时,母亲带着电筒,她用电筒一照,发现那人躺在血泊中,我当时害怕就把头扭到一边,母亲见了,便用手将我眼睛遮住了。所以我才没有见到救命恩人的脸。如果我当时忍住害怕,看一眼,或许还能见他最后一面!我是真不知道……”周大姐话语中带出些许后悔。

“你后来知道那人是谁了吗?”我问得没头没脑,但我知道,周大姐一定明白我问的是谁。

“知道了,电视里都有放,我父亲母亲也有跟我说起过,还告诉我,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大恩大德。我的命是李叔用他的命换来的。”

听到周家大姐如此一说,我心中那块大石总算是落了下来,于是起身准备告辞。正当我要走之时,周大姐突然又叫住我,她迟疑地对我说,“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线索,我被凶手箍住胳膊时,我听见了他的喘气声,那声音离我耳朵很近,似乎刚好是从我头顶传来的。”

听到这句话,我眼睛一亮,我本以为抓不住凶手任何的蛛丝马迹,没曾想到,他的喘气声暴露了一个重要特征,他的身高。这么粗略判断下来,这个凶手——似乎跟我身高差不多。

匆匆离开周家,下一站,我要去那天晚上发生袭击事件的小巷再探寻一番。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但谁又能说得准,万一,能有什么意外发现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