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晋阳公主(1 / 2)

皇宫,立政殿。

李世民将手中的奏报交给长孙皇后后,坐下来喝了口茶,然后说道:

“观音婢,你看看吧,这就是那些所谓的豪门世家。

朕之前也让各地官员找他们募捐赈灾,他们都推辞不已,这次倒好,功德碑一出来,他们全部主动凑了过来,真不愧是世家大族啊!”

说到这里,李世民停了下来,端起桌边的茶盏抿了一口水。然后望着正在看奏报长孙皇后,又喜逐颜开道:

“还是秦天此计甚好,你看看……

这卢家捐款五万两,王家捐赠四万两,其他家族都各自捐款四万到六万两不等……这下朕的子民可以度过难关了!”

李世民说完这番话后,感觉浑身舒坦多了。

这一阵子以来,他每日忙碌朝堂之事,又因为上个月河北数州灾情严重,使得他心力憔瘁,精神疲惫不堪。

今天终于解决了这件棘手的事情,李世民的心情好极了。

这时,长孙皇后将手中已看完的奏报放置在御案上,脸上露出笑容道:

“秦天这孩子真有办法。居然想出这种法子,臣妾实在是佩服。”长孙皇后说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表情。

她抬起头,看了看李世民道:

“不知道陛下打算如何封赏秦天呢?”

李世民听完,哈哈大笑道:

“这个问题,真打算等以后他入朝立功之后再一并赏赐。现在的秦天孤身一人,我担心以后那些五姓七望家族会因为此事而针对他。现在尽量少让他参与进来为妙!”

长孙皇后闻言,面露微笑道:

“臣妾倒是希望有一天能见这孩子一面。”

“观音婢不必急切,总会见到的,到时候他肯定也会向你请罪!”李世民呵呵笑道。

李世民说完,伸了个懒腰,说道:

“观音婢,朕累了你陪朕歇息吧!”

说完,便搂住长孙皇后的纤腰,往床榻走去。

“嗯~陛下!”

长孙皇后娇羞的嗔怪道,随即乖巧的躺在李世民的怀抱里。

………

翌日清晨。

初春的长安依旧寒冷,空气中带着淡淡凉意。

秦天早早就醒来,在孔府用完早餐后便跟着孔颖达朝着国子监走去。

唐朝的国子监是设立在长安城朱雀大街东边的务本坊,而秦天一路上,左顾右盼。仿佛,想要将这个曾在后世历史中留下浓厚一笔的古都看尽。

国子监建筑宏伟庄严,墙体青灰色,高二层,宽约丈。

围墙内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块堆积成台阶状的楼阁,檐角飞翘,檐钩盘旋。墙顶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匾额,写着诸般古文。

秦天刚刚走到国子监门口时,忽然发现,国子监门前聚集着一群人。这些人无不穿着锦袍或绸缎,显然是非富即贵的人士。

毕竟,在国子监入学的人要么皇亲贵胄,要么就是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和勋贵的孩子。无不体现出这些人的身份和地位。

此刻,这些孩子正聚集在国子监门口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怎么回事,这国子监怎么堵了?”

秦天疑惑道。

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秦天?”

秦天闻言,扭头一看。

只见,一名身穿绛色衣裙的绝美少女站在一旁,俏丽的脸蛋儿红彤彤的。

她眼睛水汪汪的,闪烁着光芒,仿佛一只受惊的麋鹿般,惹人怜爱。而此刻,这双眸子正盯着他看。

看着眼前的少女,秦天愣了一下,这不是之前来长安时遇到的那个公主嘛,没想到竟在这里碰到她了。

不过想了想,公主毕竟是李世民的女儿,在国子监里读书的也还很正常的。

“原来是公主殿下,好久不见啊!”

“原来那个写出三字经被父皇恩准进入国子监的那个少年就是你啊!”

漱儿看着秦天,一脸惊讶。

之前她并不知眼前这个秦天是父皇之前提起过的秦天,毕竟天下同名同姓者甚多,不过今日既然入学国子监,想必一定就是他了。

一想到当初自己和玉儿被眼前这个俊秀的少年救下,漱儿一颗芳心扑通扑通直跳。抬起头,娇羞地看着秦天。

秦天虽然穿着简朴,却掩饰不了那股出尘脱俗的气质,一副温润如玉的模样,看起来很有礼貌,令人忍不住想亲近。

而秦天这时,也听到周围那些人说的是什么。

原来,他们不知从哪里知道消息,得知去年陛下恩准恩准进入国子监的秦天要进入学了。所以,今天得到消息后便跑来看热闹了。

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踏足这个陌生的朝代,进入大唐最高的学府,和这些富贵子弟同一个学堂,秦天心中也有些期待。

这时,一名约莫五岁的小萝莉蹦蹦跳跳的从远处跑来。看到秦天,眼睛亮晶晶的道:

“你就是皇姐们提起过的秦天哥哥吗?”